| 
 新書推薦:
 
  《 
			甲子园 高校棒球100年与近现代日本
			》
 售價:HK$ 
			301
 
  《 
			20世纪20年代日本侵华研究(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
 售價:HK$ 
			755
 
  《 
			物联网漏洞挖掘与利用:方法、技巧和案例
			》
 售價:HK$ 
			505
 
  《 
			家族财富管理:永续繁荣的智慧体
			》
 售價:HK$ 
			347
 
  《 
			让我留在你身边升级新版
			》
 售價:HK$ 
			286
 
  《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报告(2025)
			》
 售價:HK$ 
			755
 
  《 
			我在东汉学伤寒 全两册  仲景医案解读《伤寒论》
			》
 售價:HK$ 
			296
 
  《 
			消息(贾平凹新书,长篇笔记体小说)
			》
 售價:HK$ 
			352
 
 
 | 
         
          | 編輯推薦: |   
          | 投资的根本哲学就在这本书里。 从交易金字塔拾级而上
 10步打造你自己的交易系统
 1、你自己
 2、自我承诺
 3、交易纪律
 4、资金管理
 5、风险控制
 6、三项简单规则
 7、系统参数
 8、交易系统方法体系
 9、实践操作
 10、利润亏损
 |  
         
          | 內容簡介: |   
          | 许多人在市场中亏钱只有一个单纯的原因他们常常进行情绪化交易。成功操作的重点,不在于你进行了哪些交易,而是你在何种情况下交易。 事实上,成功的交易者并不刻意去做什么,他们仅仅呈现出色的自我而已。要成为成功的投资者,你必须建立自己的投资方法,创造自己的交易模型。本书将助你达成目标:
 建立起你自己的交易金字塔。
 本书教你从贪婪导向、恐惧导向,成长为风险导向的优秀投资者。
 除传统的股票和期货之外,还提供了期权市场操作原则。
 持续稳定地赚钱,打败市场不是梦。
 如果你想达到这样的投资境界,就必须依循一套经过反复验证且适合你自身性格的投资方法,本书将提供实用的参考建议,帮你找到成功的路径。
 |  
         
          | 關於作者: |   
          | 约翰派珀从二十多岁起就参与金融市场交易,并一直持续稳定获利,现任伯克利期货有限公司高端客户金融产品的基金经理。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开始专职从事期权交易,并且在1987年的全球大股灾中安然无恙。这段经历对他现在的交易来说可谓受益良多。他主编英国顶尖的专业期刊《技术交易员》(The Technical Trader)已长达十余年,该刊物面向的读者群是从事全球期货与期权市场交易的人士。他的文章可以帮助读者在分析市场时获得优势。 |  
         
          | 目錄: |   
          | 目录 推荐序(亚历山大埃尔德博士)
 为何你不能错过这本书
 绪论
 致谢
 作者简介
 第一部分 交易哲学基础
 第1章 交易金字塔模型概述  2
 交易金字塔  3
 小结  9
 第2章 交易者进阶历程和55个步骤  11
 3个阶段(从贪婪到恐惧再到风险导向)  13
 55个步骤(通往成功的个人历程)  16
 小结  21
 第3章 人类大脑  22
 大脑结构  23
 《证券混沌操作法》  27
 小结  28
 第4章 你自己:金字塔第一层  30
 交易经验  32
 小结  34
 第5章 自我承诺  35
 市场的本质  36
 市场剖面图  37
 小结  40
 第6章 交易纪律  41
 交易纪律与交易金字塔  43
 系统参数  44
 小结  45
 第7章 资金管理  46
 资金管理应用  47
 头寸规模  49
 监测头寸  50
 小结  51
 第8章 风险控制  52
 交易品种的内在风险  54
 市场的内在风险  55
 其他风险形式  55
 小结  58
 第9章 三项简单规则(或交易秘诀)  59
 交易秘诀  60
 遵守规则  62
 小结  68
 第10章 系统参数:系统设计背后的思考  69
 买入期权  70
 卖出期权  71
 期货  71
 设计一个交易系统  71
 小结  78
 第11章 系统参数:简单交易规则和人类大脑  79
 交易系统  81
 人类大脑  82
 小结  84
 第12章 形成自己的方法体系  85
 时间框架  86
 交易类型  87
 分析类型  87
 资金管理  88
 风险控制  90
 进场方法  90
 离场方法  91
 与一名机构交易者的访谈  91
 小结  97
 第13章 实践操作  98
 交易启动条件  99
 实践操作中的难题  101
 小结  103
 第14章 整体结构=利润亏损  104
 小结  106
 第15章 止损与价格接受  108
 止损是否必要  108
 止损方法  110
 价格接受  111
 小结  114
 第16章 需要找交易教练吗  115
 接受教练指导的益处  116
 艾德里安娜托格雷伊  118
 入门步骤  120
 小结  120
 第二部分 市场技巧和方法体系
 第17章 几项基本原则  122
 较为一般性的原则  124
 低风险交易机会  125
 交易诀窍  128
 小结  130
 第18章 市场剖面图与价格未延续形态  131
 市场剖面图  131
 价格未延续形态  134
 价值区域  134
 其他概念  136
 选自《技术交易员》中的一篇文章  137
 市场剖面图的交易诀窍  142
 小结  143
 第19章 期货和期权  144
 股票  144
 期货  145
 期权  146
 买入期权难以赚钱  153
 小结  155
 第20章 长钉形价格运动  156
 交易趋势  157
 价格长钉类型  157
 小结  159
 第21章 一项期权策略  161
 期权策略:原理  161
 期权策略:操作  163
 期权:对冲策略  165
 小结  170
 第22章 一些期货策略  171
 开盘跳空(代号:鹅)  172
 突破失败(代号:山羊)  176
 回测失败(代号:蛇)  179
 方形密集区域(代号:箱子)  180
 关键价格水平(代号:钢琴)  181
 艾略特五波浪(代号:幻象)  182
 形态中止(代号:鸭嘴兽)  184
 跟随趋势(代号:马)  184
 价格调整运动  186
 其他系统化方法  187
 小结  187
 第23章 交易系统  189
 止损  190
 一个成功秘诀  191
 一些补充说明  192
 我自己的交易  192
 我的交易规则  193
 风险警示或免责声明  195
 尚未结束  196
 小结  197
 第24章 交易系统和使用时机  198
 交易系统  199
 如何创造财源滚滚的交易未来  202
 小结  204
 第25章 市场迷思  205
 指标与市场分析技术  205
 新闻  206
 零和游戏?千万别相信  207
 系统  207
 小结  208
 第26章 期货和期权成功交易10步法  209
 步骤1:当前我身在何处  209
 步骤2:我想要去何方  210
 步骤3:生存(1)  210
 步骤4:生存(2)  211
 步骤5:方法体系  212
 步骤6:理论  213
 步骤7:实践  213
 步骤8:恐惧  214
 步骤9:让利润奔跑  215
 步骤10:专业能力  215
 咨询服务  215
 小结  217
 第三部分 图表教程
 第27章 美国与英国市场中的低风险交易机会  220
 第四部分 一场期权交易竞赛
 第28章 消耗战  232
 结语  244
 附录
 附录A 后续服务  254
 附录B 受困扰的交易者  257
 附录C 推 荐 读 物  273
 附录D 交易与心理调查问卷  275
 附录E 艾略特理论是否容易使人沉迷  285
 《获利策略》(作者著作自荐)  291
 译后记  304
 |  
         
          | 內容試閱: |   
          | 推荐序 证成功的交易建立在3个M的基础之上,即心智(mind)、方法(method)、资金(money)。
 心智指的是你的交易心理。你必须遵循某些心理规则,这些规则如果得以忠实执行将会使你最终胜出,同时也使你避开那些对大多数亏损者而言是死亡圈套的心理陷阱。
 方法指的是你如何找到自己的交易机会,即你如何决定买入或卖出什么。每位交易者都需要一套选择具体股票、期权或期货的方法,以及像扣动扳机(pulling the trigger)这一类决定何时买入和卖出的交易规则。
 资金指的是如何管理你的交易资金。你可能拥有一套优异的交易系统,但如果你的资金管理很糟糕,铁定会亏钱。如果缺乏资金管理,单独一笔不走运的交易就可能重创你的账户。
 其他人有时会问我,交易心理、交易方法和资金管理这三者之中哪一项最为重要?我的回答是:请设想自己坐在一个三脚凳上,三脚凳是非常稳固的,但如果从中拿掉任意一条凳脚,你再试试还能轻松地坐安稳吗?现在请告诉我这三条凳脚中哪一条最重要?
 交易者的成长过程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当初涉市场交易时,他们通常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方法上。大多数人无法在这个阶段幸存下来,因为他们太缺乏经验了,并且身边没有人能够告诉他们如何远离麻烦。再多的优化移动平均线或微调趋势线都无法帮助他们在市场中幸存下来。
 那些从这个阶段幸存下来的交易者将会获得较强的自信感。他们获得了一套选择交易对象的方法以及一些分析市场与判断何时买卖的工具。有些人变得相当精通于运用技术分析、市场指标和交易系统,以及使用计算机搜索网络数据库。之后,较聪明的幸存者开始问自己:如果我这么棒,为何我只赚到了那么一点点钱?为何我的账户资金某个月增长了20%,而下个月却下降了20%甚至更多?我清楚地知道了市场中的某些知识,却为何保不住自己的盈利成果?
 处于第二阶段的交易者往往会尽快使利润落袋为安,并且常常会因过早买入而使自己的资金在一连串的亏损交易中蒸发殆尽。直到有一天,在他们照镜子的时候才意识到,获胜的最大障碍其实就是镜子中看到的那个人。既冲动又缺乏自律并且没有设置保护性止损的交易必然导致亏损。在第二阶段幸存下来的交易者终于认识到自己的个性(包含所有的心理情结、癖好和缺陷)与自己的计算机一样,也是重要的交易工具。
 从第二阶段幸存下来的交易者会变得更加坦然平静,面对市场变化不再忐忑不安。他们现在进入了第三阶段专注于交易账户的资金管理。他们的交易系统已经确立,也能够平和地安顿自己的内心,他们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思考如何配置交易资金以减少整体风险。
 以上3个M的概念来自我的畅销书《以交易为生》。我是在6年前认识约翰派珀的,并且很高兴看到他成长为一名当之无愧的交易者和交易者培训师。令我感到非常欣喜的是,我们对市场的许多理念是共通的,比如2%规则、市场是人类心理的显现、在价值区域下方买入并在价值区域上方卖出、市场是负和游戏,等等。
 在你将要读的这本书里,约翰派珀将通过非常实用的图表教程章节来带领你超越理论。他将邀请你跟随他复盘一系列的交易实战案例,并在整个过程中对他的操作行为进行评论和解释。他为大多数新手提供了他们从未接触过的重要课程。
 在这本书里,约翰派珀提到了过去一年里他管理的基金盈利丰厚。我知道在做到这一点之前他已经从事交易许多年。在美国,要想获得管理大额资金的资格需要通过5年交易记录的审计。我希望约翰派珀能够继续成功地实现稳定持续的盈利,也希望他的读者能够在金融市场上开启精彩纷呈与盈利丰厚的旅程。
 亚历山大埃尔德博士
 于纽约―莫斯科
 1998年11月
 ◆绪论◆
 我在期货与期权市场中交易已超过10年了,现在担任基金经理并且正在赚取稳定丰厚的利润。因此,我对市场所发表的观点已经受了市场烈火的淬炼,我也经受了所有交易者在通往成功之路上都将经历的大起大落所带来的磨难。
 本书的独特性在于它将带领读者经历整个交易过程,同时它还使用了一个模型,即金融交易金字塔来解释整个交易过程及过程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基础性的交易哲学是成功交易最关键的组成部分,而其恰恰被许许多多的交易书籍和培训班所忽略。许多人都在撰写或者讨论交易分析方面的内容,但交易分析只是游戏的一小部分而已。好的交易不是一个怎么做的问题,而是一个怎么呈现个人本质的问题。本书将献给那些想要成为优秀交易者的人。对于那些不曾经历整个交易成长过程的人来说,单单有分析与交易技巧是毫无用处的。
 在解决了基础性哲学问题之后,我们将注意力转到具体交易技术以及构建这些技术的基础性分析上。我不相信在全球市场上进行资本冒险的绝大多数人能够正确地运用分析。分析不是用来分析市场的,它仅仅是用来生成你在市场上的方法(或方法体系)。你必须生成一套方法体系并不断地运用它,这样你便会成为应用该方法体系的专家,然后钱就会源源不断地向你涌来。
 你必须有自己的方法体系,让现在的当红大师填鸭式地告诉你怎么交易对你并无益处,因为他们的方法与你的交易个性相适合的可能性非常小。本书将告诉你如何构建自己的方法体系,并且阐明了交易金字塔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反馈过程,使得交易金字塔能够真正为你所用。
 许多人在市场中亏钱是出于一个单纯的原因,即他们常常进行情绪化交易。当交易者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他们会通过机械化交易来改进。这是一次重大的改进,但仍旧存在欠缺。要想获得真正的成功,你必须能够进行直觉化交易。这就意味着你要成为自己所做事情方面的专家,唯有通过经验你才能达到如此的境界与水平。在本书中,我将描绘出这样的路径。我相信你会享受整个进步过程。
 不要只从字面上理解与接受书中的内容。交易者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审慎考虑市场的方方面面和个人应对市场的方法。我故意将书中的某些表述写得具有挑动性,意图在于激励读者亲身投入整个成长进程。所以,不要盲目接受我所说的,而要进行深入思考,得出你自己的结论,并且据此建立起对你自己而言十分有用的市场信念和方法体系。在这里,关键是有用的这三个字。你的信念和技巧必须通过创造可观的利润来证明其有用性。
 最后,我必须再补充说明一点,在我们通往成功的历程中,存在着许多在特定时期内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交易教训。出于这个原因,你在第一次阅读本书时,可能会觉得书中的有些部分看上去对你而言并没有多少意义或者不太相干,但你可能会在后续几次的阅读中体会到它们对你的意义。这也许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常读常新的书!
 约翰派珀
 1998年1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