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论在哪儿都是生活(中国好书奖、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奖特别奖得主肖复兴新作)
》
售價:HK$
245

《
隋唐与东亚
》
售價:HK$
296

《
理解集(1930-1954)(阿伦特作品集)
》
售價:HK$
551

《
智慧储能革命 揭示储能行业的技术路线与底层逻辑 洞见能源革命的未来图景
》
售價:HK$
403

《
身体知道幸福:发现感恩、幸福与喜悦的意想不到的方式
》
售價:HK$
403

《
海外中国研究·道家与中国治道(国际汉学泰斗顾立雅集大成之作,一部打破哲学迷思的中国治道探源经典。开辟
》
售價:HK$
296

《
人体雕塑解剖学
》
售價:HK$
653

《
投喂AI: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底层工人纪实
》
售價:HK$
352
|
| 編輯推薦: |
|
内容阐述清代北京宫廷宗教文化是通过具体的宗教行为、空间模式、建筑方式、建筑动机、宗教内容的选择等各个或大或小,或抽象或具体的方向综合在一起形成的。本书通过宫廷宗教建筑所涉及的多个方面研究,探索清代宫廷宗教文化的本来面目。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历史溯源,提供一个总体宗教发展的背景和宫廷宗教建筑的演变情况,主要着眼于宗教史研究成果的介绍,为正文的展开做了铺垫。其次是清代宫廷宗教建筑具体而微的个体介绍,着重回答与文化相关的几个问题,即为什么建、如何建、如何使用、历史演变等情况。这部分主要反映本书研究基础工作的成果,包括具体的考证和推断。这一部分的展开在大的方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从*核心的紫禁城逐渐向外扩散,直至西郊离宫御园中的宗教建筑。在一定的地理位置内部,一般以宗教属性作为细目展开,这样便于进一步在宗教文化方面进行讨论。第三部分就是在充分占有第二部分资料考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在于循着建筑特有的线索解读文化现象,因此不乏建筑上具体特色的探讨,如空间关系、建筑尺度、艺术特点等,以建筑印证历史、文化。同时将考察的范围略为放大到建筑的管理系统和不同帝王个人的宗教态度等方面的研究上,以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一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结论在论述中自然产生。全书试图通过宫廷宗教建筑所涉及的多个方面来研究、探寻清代宫廷宗教文化的本来面目。
|
| 關於作者: |
方晓风,1969年生于上海,199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建筑学学士学位;1992至1997年任职于上海中建建筑设计院;2002年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今,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7年至今,任职于《装饰》杂志。
担任中国人居环境学年奖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致力于中国空间设计教育的交流与人才选拔,倡导环境审美意识。同时,出任筑巢奖组委会主席,致力于奖项的平台化建设,引导中国住宅室内设计的研究与交流,培育优秀的青年设计师,助推行业发展。近年来,方晓风专注于两个方面的研究:城市公共空间、中国传统造园理论与实践。
曾参与中央电视台《为中国而设计境外设计二十年》和《为中国而设计世博建筑》两部大型纪录片的策划。2008年为纪念《装饰》创刊50周年,策划了装饰中国路新中国设计文献展,引起广泛关注。2009年策划的艺之维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邀请展着重展现了中国设计传统中的文人文化。
策展与获奖:2008年策划装饰中国路新中国设计文献展;2009年策划艺之维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邀请展。方晓风,1969年生于上海,199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建筑学学士学位;1992至1997年任职于上海中建建筑设计院;2002年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今,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7年至今,任职于《装饰》杂志。
担任中国人居环境学年奖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致力于中国空间设计教育的交流与人才选拔,倡导环境审美意识。同时,出任筑巢奖组委会主席,致力于奖项的平台化建设,引导中国住宅室内设计的研究与交流,培育优秀的青年设计师,助推行业发展。近年来,方晓风专注于两个方面的研究:城市公共空间、中国传统造园理论与实践。
曾参与中央电视台《为中国而设计境外设计二十年》和《为中国而设计世博建筑》两部大型纪录片的策划。2008年为纪念《装饰》创刊50周年,策划了装饰中国路新中国设计文献展,引起广泛关注。2009年策划的艺之维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邀请展着重展现了中国设计传统中的文人文化。
策展与获奖:2008年策划装饰中国路新中国设计文献展;2009年策划艺之维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邀请展。
著作出版:《写在前面》(著),凤凰出版集团美术出版社,2014;《中国园林艺术历史技艺名园赏析》(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