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万物皆有时:中世纪的时间与生活
			》
 售價:HK$ 
			449
 
  《 
			英特纳雄耐尔——《国际歌》的诞生与中国革命
			》
 售價:HK$ 
			857
 
  《 
			爱丁堡古罗马史(上辑1-4卷)
			》
 售價:HK$ 
			1422
 
  《 
			心悦读丛书·善与恶的距离: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学
			》
 售價:HK$ 
			347
 
  《 
			万有引力书系 · 崇祯七十二小时:大明王朝的最后时刻
			》
 售價:HK$ 
			398
 
  《 
			跟着TED学科学:物理
			》
 售價:HK$ 
			255
 
  《 
			希特勒与第三帝国(全二册)(第三帝国通史写作的里程碑!7年魔鬼养成期+6年帝国崩塌录=13年人类至暗
			》
 售價:HK$ 
			959
 
  《 
			没有民主的政治(1815—1914):英国政府的观念与关注
			》
 售價:HK$ 
			551
 
 
 | 
         
          | 編輯推薦: |   
          | 发轫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使一个瞬间具有了永恒的意义,让一阵波澜化出震古烁今的气势。《上海报告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短篇报告文学》一书,力求展视宏阔的视野,所包含的40篇短篇报告文学作品虽非宏篇巨制,却涉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集纳成一幅记录上海改革开放历程的全景图。在这样的画卷里,浦东开发开放、世博会举办、自贸区建设、大飞机上天等标志性的瞬间和片段,都留下了各自的浓墨重彩,成为串起这段辉煌历史的醒目标注。 |  
         
          | 內容簡介: |   
          | 《上海报告》一书从开发开放浦东建设自由贸易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C919大飞机试飞司法改革等40个选题出发,全方面、多角度回首上海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具有浓郁的上海特色与鲜明的时代特征。本书的作者均由媒体界、文学界和宣传口的人士担任,分头采写,故而笔法多样,文风各异,内容丰富,画面多彩。所录的报道兼具历史标本式的文献性和报告文学式的纪实性。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当下,具有出版的价值和意义。 |  
         
          | 關於作者: |   
          | 该书由上海市作家协会组织,由程小莹、朱大建、马尚龙、朱蕊、默音、李西闽、杨绣丽、徐畅、路明、甫跃辉、沈轶伦、赵潋等30余位具有创作热情和能力的中青年作家、资深媒体人构成,青年作家作为创作队伍的主力军,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新的角度、新的方式阐释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  
         
          | 目錄: |   
          | 序言 追寻时代前进的足迹 王伟..iii 陈思 与海港一起成长..1
 程小莹 红角..11
 朱蕊 温暖..22
 张重光 2007,那个夏季,那个眼眸..33
 马尚龙 江南之匠..47
 路明 起步..61
 简平 大墙里的绿光芒..69
 杨绣丽 挟一股洪荒之力,奏响世界大合唱..80
 沈轶伦 群团改革在路上 92
 君天 与时间赛跑的上海地铁人..102
 甫跃辉 顺流逆流,百舸争流..113
 赵潋 中国大飞机背后的上海面孔..124
 王瑢 任世间嘈杂 我对你情有独钟..135
 游本凤 载人丰碑 傲立苍穹..145
 李西闽 浦东,浦东..160
 吴清缘 F1的上海方程式..170
 章慧敏 万里飘香白玉兰..183
 葛圣洁 为爱而生的中国智造..195
 高彦杰 钢铁的新娘:汽车板..205
 陈晨 2001年上海APEC记忆..219
 简平 世界文化奇迹:中国网络文学..232
 杨绣丽 红旗画卷:七彩之虹与心灵之桥..242
 朱大建 数学课堂的异与同..259
 默音 人人都在大数据当中..270
 茅捷 上上下下的享受 扎扎实实的党建..280
 唐吉慧 东方之睛 邮轮之城..291
 林楣 金融卫士打造上海新名片..302
 三三 上海世博:城市嘉年华184日..314
 葛圣洁 不知道背后的秘密..324
 张蓉 上海:在乎健康之城..333
 沈轶伦 洋高参给上海带来什么..343
 汤朔梅 双创潮头,矗立起无中生油的平台..354
 郭浏 横着做根梁,竖着做根柱..365
 潘阿虎 走进中国药谷..374
 徐亦嘏 大虹桥的足迹..386
 徐畅 春风吹过的苏州河..397
 凌寒 上海博物馆珍藏之二三事..407
 李西闽 一个张江人的故事..417
 三盅 海上拼图,上海榫卯..427
 三盅 上海奇迹的创造者:上海经济三剑客..437
 后 记.马文远..448
 |  
         
          | 內容試閱: |   
          | 序言.追寻时代前进的足迹 4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个瞬间,却足以创造一个时代,激起壮阔而持久的波澜。
 发轫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开放,使一个瞬间具有了永恒的意义,让一阵波澜化出震古烁今的气势。
 4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已成为历史飞跃的一个鲜明例证。中国的方方面面及其亿万人民,无不为这场古今罕有的变革所深刻影响。对于文学而言,改革开放是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能够给予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丰沛的创作灵感。在4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责任用文学的手段,来生动地记录、重温、审视改革开放的历程,让人们能够温故知新、获得启迪,从而增强对国家繁荣发展、民族振兴崛起的信心。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在2018年春夏,组织上海作家和各方写作者,历经数月深入采访,集体撰写了这份《上海报告》。
 记录沉甸甸的历史,这份《上海报告》堪称厚重。它力求展示宏阔的视野,所包含的40篇短报告文学作品虽非鸿篇巨制,却涉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集纳成一幅记录上海改革开放历程的全景图。在这样的画卷里,浦东开发开放、世博会举办、自贸试验区建设、大飞机上天等标志性的瞬间和片段,都留下了各自的浓墨重彩,成为串起这段辉煌历史的醒目标注。
 《上海报告》试图在历史演进中,更多关注个人事业、生活和情感的变迁,留下一部属于他们的成长奋斗史。个人的历史是社会大历史的一部分,与时代大潮同频共振的,是无数个人实现其理想、追求的足音。经由普通人的命运,可以以小见大,更真实地再现变革发生的社会氛围和生动细节,使人们深切体察历史脉络曾经的律动。这也是纪实文学所能发挥的独特作用。
 《上海报告》这样的文学书写,也是上海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跟随时代前进步伐、升华现实主义写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一次具体行动。参与采访写作的,既有著作等身的名作家,也有初出茅庐的文学新秀。从他们的笔下,人们能够感受来自改革开放成就和人民奉献精神的触动。而他们对完成写作任务的热情投入,也体现了一种责任和担当。
 《上海报告》将是一个新起点。今后,上海的作家和文学工作者会进一步响应新时代对文学创作的呼唤,追寻历史的足迹,描摹生动的现实,展望美好的未来,特别是用文学记录下人民正在进行的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交出一份份真实而生动的报告!
 王伟
 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