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无论在哪儿都是生活(中国好书奖、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奖特别奖得主肖复兴新作)
			》
 售價:HK$ 
			245
 
  《 
			隋唐与东亚
			》
 售價:HK$ 
			296
 
  《 
			理解集(1930-1954)(阿伦特作品集)
			》
 售價:HK$ 
			551
 
  《 
			智慧储能革命 揭示储能行业的技术路线与底层逻辑 洞见能源革命的未来图景
			》
 售價:HK$ 
			403
 
  《 
			身体知道幸福:发现感恩、幸福与喜悦的意想不到的方式
			》
 售價:HK$ 
			403
 
  《 
			海外中国研究·道家与中国治道(国际汉学泰斗顾立雅集大成之作,一部打破哲学迷思的中国治道探源经典。开辟
			》
 售價:HK$ 
			296
 
  《 
			人体雕塑解剖学
			》
 售價:HK$ 
			653
 
  《 
			投喂AI: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底层工人纪实
			》
 售價:HK$ 
			352
 
 
 | 
         
          | 內容簡介: |   
          | 中国社科院国际学部每年推出一本集刊,围绕着一个主题,就涉及国际问题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挑选国内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编辑成册。本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与世界》主编为张蕴岭、高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中国特色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与之相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家发展战略的诸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对中国外交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并促进中国外交战略的新调整。本文拟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有关内容,结合*总书记十八大以来的有关论述以及中国共产党已有的外交战略思想,对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梳理、解析,以期在理清各外交思想、理念、战略、政策等在体系框架内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关系上做出初步探索,以助于学界从学理上对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做更深入研究和实务部门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把握。 |  
         
          | 關於作者: |   
          | 张蕴岭,男,1945年5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山东大学韩国学院教授,第十、十一、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外事委员会委员,专长于国际经济和国际关系问题。 高程,女,汉族,1977年11月出生, 博士学历,《当代亚太》编辑部主任。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院研究员。民革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  
         
          | 目錄: |   
          | 前 言【张蕴岭】 
 上篇 理论篇
 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基本框架论析【刘建飞】
 中国外交理论探索四十年【赵可金】
 当代中国国际定位的若干思考【蔡 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对国际格局的认识与争鸣【周方银】
 反思中国外交政策研究中的思维定式【徐 进 杜哲元】
 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的角色定位【刘 丰】
 诚意信号表达与中国外交的战略匹配【尹继武】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外交【李 巍】
 全球治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张宇燕 任 琳】
 
 下篇 实践篇
 中国外交转型与制度创新【张清敏 杨黎泽】
 中国伙伴关系战略及其升级动因【孙学峰 丁 鲁】
 周边伙伴关系网络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刘博文 方长平】
 中美权力博弈与新型大国关系的演进
 基于公共产品与关系专用性投资的视角【冯维江】
 中俄关系是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邢广程】
 中日关系的既往、现实与未来
 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及《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
 【高 洪 吴 限】
 中印战略信任:国家类型与战略利益【周 帅】
 从邻居到伙伴:中国大战略中的东盟【张蕴岭 王玉主】
 规范互动与中欧关系【潘忠岐】
 中国经验与非洲发展:借鉴、融合与创新【贺文萍】
 改革开放战略与中拉整体合作【牛海彬】
 |  
         
          | 內容試閱: |   
          | 前言 张蕴岭
 张蕴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至2018年9月30日),山东大学韩国学院教授。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本辑的主题是中国与世界。中国的改革与开放,就是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各有议程,但又紧密相连,相辅相成。总的来说,对内改革为对外开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对外开放则促进了对内改革,正是这两个进程的互动,才使中国在短短的40年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当属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巨大变化,对地区和世界发展的影响力大大增强,使中国走近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中国作为非西方大国崛起,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大国道路,在发展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倡议。比如,中国先后提出了解决领土争端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安邻、睦邻、富邻 亲诚惠容的新邻国观;提出了基于协商、合作的新安全观,相互尊重、不冲突、不对抗、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结伙不结盟的新型伙伴关系;提出了基于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倡议。
 作为新型大国,一方面,中国通过积极参与现行的国际经济体系获得发展,同时积极推动现行体系的改革;另一方面,中国通过加大投入提升自身军事能力,同时积极推动基于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新型安全关系。
 尽管中国宣誓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外部世界对中国的崛起、倡议、行为也有这样那样的疑虑,甚至被看作威胁。特别是像美国这样的霸权国家,许多人,包括决策者,往往以对抗性的思维看待中国,认为中国挑战美国,排斥美国,并为此制定遏制战略和采取遏制行动。鉴于中美是两个较大的国家,在此情况下,人们担心中美会掉入必有一战的修昔底德陷阱,进而导致世界大乱。对中国倡议并推动的一带一路也多有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