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360张图表读懂6S精益管理
》
售價:NT$
449.0

《
良好生活的哲学 : 为不确定的人生找到确定的力量
》
售價:NT$
449.0

《
DeepSeek+Dify+Ollama全栈AI开发实战:前端本地部署到大模型集成训练
》
售價:NT$
403.0

《
五维管理:管理入门九堂课
》
售價:NT$
449.0

《
剑桥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马利亚研究
》
售價:NT$
398.0

《
大家艺述 园林的意境
》
售價:NT$
551.0

《
你的叛逆少年
》
售價:NT$
454.0

《
草木有灵
》
售價:NT$
1367.0
|
編輯推薦: |
★教育部推荐书目,语文新课标必读。
★特邀北京市特级教师王俊鸣老师为本系列图书撰写序言、著名翻译家李玉民老师撰写前言。
★多位名校特级教师联合推荐。
★本系列图书精选了国内近现代经典名著,以及宋兆霖、李玉民、陈筱卿、高中甫、罗新璋、李辉凡、张耳等多位著名翻译家的国外经典名著权威译本。深入浅出全方位解读经典,以专业品质为青少年打造高价值读物。
★提倡经典精读,引导青少年回归阅读本质。
★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品,幽默大师以夸张、讽刺的手法,还原一个冷暖无常、充斥着物欲的人间。
|
內容簡介: |
本书精选了幽默文学泰斗马克吐温的代表性小说,共十七篇。其中《百万英镑》是家喻户晓的一篇,讲述了一位流浪到英国的穷困青年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中的一次奇妙经历。这位青年偶然被两个富翁选中,成为了赌约中得到百万英镑的人,他的人生也因此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在这篇小说中,批判了金钱对人性的腐蚀,以幽默诙谐的手法呈现出一幅世态讽刺画。可以说,《百万英镑》是折射现实的一面镜子,是百部伟大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一篇。
|
關於作者: |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演说家,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常在作品中以幽默与讽刺的手法描写十九世纪末期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代表作品有《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
目錄:
|
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 002
坏孩子的故事008
我近期辞职的经过012
火车厢里的吃人事件 020
卡匹托尔山的维纳斯传奇 031
田纳西的新闻业一瞥 038
竞选州长045
我是如何编辑一份农业报纸的 051
好孩子的故事058
大宗牛肉购销合同履行始末062
中世纪传奇故事一则 071
真实故事一则079
一段奇特的经历 085
被盗走的大白象 117
百万英镑142
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 167
三万美元遗产224
|
內容試閱:
|
青少年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语文特级教师 王俊鸣
欧阳修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高尔基也说过: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名人都在强调着读书的重要意义。现今,语文课程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一门课程,更应借助课外阅读的开展和指导,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积淀学生的人文底蕴,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一、课外阅读可以陶冶情操
读书重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以及读书之后的心得,领悟某种书籍对自己成长的意义。读到一本好书,找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心灵会感到幸福,从而强化道德、理想意识,净化心灵,一生朝着理想的目标奋斗不已。
二、课外阅读是储备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少年儿童时期,正是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对书籍的强烈好奇。书是历史、自然、人类灵魂的记载。读书,不仅能开拓视野,增添知识信息,了解和认识世界,还能满足少年儿童天然具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他们长大或工作时,会发现这些丰厚的积存能让自己大受裨益。
三、课外阅读有益于积累和构建文化
学生通过阅读在脑海里点滴积累的有意义的东西,就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课堂教学是学生积累和吸取优秀文化营养的主要窗口,但学生文化的积累和文化的建构更多的还要依靠课外阅读。在阅读中,各种信息、文化因子在头脑里聚集、碰撞、渗透、积淀,逐步建构自己的文化。要提高语文能力,就不能只囿于课本里的几篇文章。只有在长期的课外阅读过程中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才能吸收文化,感悟、积累、运用语言,形成文化的积淀,逐步建构自己的文化。
四、课外阅读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智力背景
阅读是智力和思维发展的源泉,广泛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使学生获得知识底子、智力基础,乃至情感、审美基础。可以说课外阅读能够改变人生。很多书如果只读一遍的话,可能你读完了就会忘记书中的内容。但是读书时的思考与感悟却会留在脑海里,读书时的某段韵律会深深刻在记忆里。你看过的书、见过的人、经历过的悲欢离合,最后都变成了你自己。
五、提高素养,培养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
要使孩子有着宽广的胸襟,有着真善美的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应该从哪儿做起?能够肯定地说就是从读书做起,从文化的教育做起。课外阅读不单是学生求知、开智的便捷手段,而且是提高学生素养、培养人格精神的有效途径,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与精神品格形成过程中的功能是巨大的、潜移默化的。阅读的很美妙的一个地方在于,可以感受这么多的美好际遇。
以上简单归纳了一下阅读的意义,但读书的意义并不全在此,还在于那些书里传达出的道理,让你在成长的道路上愈发坦然。书中的知识变成你日后骄傲的资本,让你成长为最好的自己。读书只是成长的一种方式,要把书中隐藏的变成自己展露的,这才是阅读的终极目标和最好的回报。
精读经典作品 收获精品人生
著名翻译家 李玉民
文通天下,名字不错。文即作品,天下即人,人文相通,即人文精神,这也正是这套推荐书目的宗旨。
在一个场合我设问过,中华文明最大的奇迹是什么?不是长城,不是秦俑帝陵,也不是难以计数的流散到国外的文物瑰宝,而是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受用不尽的汉语。
汉语这种意合文字,奇妙无穷:稍一解释文通天下,就全连接起人文精神和这套丛书编选的宗旨。
这套丛书收录的鲁迅等国内大家的作品,都是汉语的璀璨结晶。同样,外国文学经典,一经好的翻译家用汉语创作出来,就成为能与原著相媲美、汉语版的经典作品了。好的翻译是一种特殊的创作,达到质的飞跃。
这套丛书的编选,恰恰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提供给青少年整本的好读物。
当然,这也只是沧海一粟。读好书,首先是读,读才能通,通往精品人生。要走向精品人生,别无选择,阅读是唯一可行之路。
读书因人而异,而每个人心目中都可能有自己的经典。所谓经典,在这里也是相对而言的。像雨果、司汤达、托尔斯泰、狄更斯、勃朗特、马克吐温、海明威等大家的作品,是公认的世界性经典。也有一些作品,在我国读的人多了,也就被列入经典。个性阅读以乐趣为本,并非价值评估,不好一视同仁。
个性阅读中,了解世界和认识自己,是互动而并行不悖的。好读书是起点,读好书是关键,读书好是收获。编选者只管出版一批好书,但无法预判哪盏明灯照亮哪颗心灵,只能是开放性的,由读者自选。
无论拿起哪本书,都不要急于放下。一颗心灵的开窍,一种人生的转折,往往是一两句话触发的,可遇而不可求,不可放过可遇之机。
我并非坐空论道。惭愧吾生也早,以为人生便是逐波大潮。到了不惑之年,方受到超越你自己这句话的启发,才开始自主人生,自称80后。1980年至今,读好书和译好书,每天收集我的快乐时光,组成我不断升值的人生。
青少年的心灵,春天的花蕾,只待曙光的抚弄而绽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