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见字如面:奏折里的雍正
			》
 售價:HK$ 
			352
 
  《 
			经纬度丛书·亚历山大帝国
			》
 售價:HK$ 
			347
 
  《 
			金钱的艺术
			》
 售價:HK$ 
			296
 
  《 
			部落:文化本能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
			》
 售價:HK$ 
			403
 
  《 
			匹配
			》
 售價:HK$ 
			403
 
  《 
			ETF投资 低利率时代财富进阶必修课(普通人躺赢的投资方法,领先一步学会ETF投资,早日赢得财富自由
			》
 售價:HK$ 
			352
 
  《 
			肩部康复训练 损伤预防 评估与恢复(修订版)
			》
 售價:HK$ 
			500
 
  《 
			速写随手画 临摹训练素材集
			》
 售價:HK$ 
			285
 
 
 | 
         
          | 內容簡介: |   
          | 这是广州市社科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梁凤莲博士的一部关于广州城市文化演变与形成的理论著作,全方位阐释了百年广州为实现梦想不断奋进的国际大都市演变进化史,多维度深入探讨了广州近百年来的迅猛发展态势和种种缘起,深层次地揭示了城市改革对广州这座千年商都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  
         
          | 關於作者: |   
          | 梁凤莲,广州市社科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技术岗二级)、一级作家,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多伦多大学东亚系东亚研究所博士后及访问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被授予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广州市优秀专家、广州市高层次人才、羊城十大杰出女性、广东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发表学术论文过百万字,发表文艺作品数百万字。共出版个人著作32部,其中文化理论研究与文艺评论专著16部,代表作有《容度之间》《城市的拼图》《文化在场》《乱云飞渡》《佛山状元文化》等;文学作品16部,长篇系列小说《羊城烟雨》《西关小姐》《东山大少》《巷娈》,散文专集《被命运催赶的夜晚》《远去的诺言》《广州散韵》《应愿之地》等;并主编各种文集13种。 |  
         
          | 目錄: |   
          | 绪 论 一、19世纪末广州文化的基本特点 002
 二、城市自主选择文化身份构建 005
 三、图层叠加:文化形成的过程  008
 (一)文化图层叠加的原理 008
 (二)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图层千年不变  012
 (三)近代叠加于广州的西方文化图层  014
 (四)外来图层与本土图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018
 (五)外来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020
 第一章
 西方的角色:近代广州文化是在进化还是被播化
 一、文化交流的理论模式  029
 (一)播化论与相对论 029
 (二)冲击反应模式  031
 (三)维模功能 033
 二、中国文化的生命周期  035
 (一)中国文化独具两个周期  035
 (二)中国文化南北两个地区  036
 三、19世纪西方视野中的广州及岭南文化  038
 四、西方对于广州的影响  042
 (一)外国商品带来崇尚消费的享乐主义  044
 (二)裂冰之城 045
 五、半封建、半殖民地城市的进化之路  049
 (一)19世纪广州的文化繁荣奠定了进化的坚实基础  049
 (二)防范外夷政策:一口通商时期广州的无形城墙 051
 (三)民风与广州官民的反入城运动  053
 (四)从近代文化输出看广府文化的难以同化 056
 第二章
 文化主体演变:自觉的外向视野
 一、文化认同意识的出现  069
 (一)教育成为强制性的文化认同手段  071
 二、岭南知识分子的近代分野  075
 (一)科举废除,士绅转型为知识分子  075
 (二)广州孕育了早期公共知识分子  079
 三、近代广州士绅的来源与介入城市事务的特点  084
 四、辛亥革命前的广州官僚 092
 (一)开放:两广总督的外务之道 093
 (二)开放浪潮之中的逆流 098
 五、辛亥革命后的新官员  101
 (一)陈济棠时代的短期成功  102
 (二)民国时期技术型的城市管理者  105
 (三)折中中西的艺术家  109
 |  
         
          | 內容試閱: |   
          | 广州城市精神的近代历史探源与文化建构 广州城市精神的近代历史探源与文化建构广州是全球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是千年不衰的商业型城市。在海上丝绸之路2000多年历史中,广州一直是中国面向世界的开放窗口和贸易中心。她依山傍水,满城葱茏,河流湖泊众多,四季花果飘香,自然气候环境宜居,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是中国自然禀赋最好的一线城市。云山珠水让乐山乐水的仁者与智者均能诗意地栖居。仙羊衔穗祝福五谷丰登的美丽传说,一年一度迎春花市带来的花城美誉,共存于千年商都璀璨商业文明史之中,铸造了羊城广州浪漫人文主义与务实理性主义兼容并蓄的独特城市气质。
 作为中国最现代的特大城市之一,她保留着城市发展各历程中面积最大与最完善的老城街区,建筑与地理传承岭南风土习俗;既有韵味独特的广府文化传统,又受到海外文化的影响得风气之先,近代西方教育与东方儒家文化并存,建筑风格华洋杂陈,现代文明与传统民俗交相辉映;既有避免冲突、多元思考的淡定的包容性思维,又有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生猛与创新精神,文化氛围体现出多样性、兼容性和开创性、引领性;既有清代在数量上居全国之首的广州书院,曾经钟灵毓秀聚英才,又有随处可见的食肆,汇聚天下美食,形成了精神与物质盛宴同享的独特人文景观。
 如果说,几乎每个城市都具备自身独一无二的代表性人文色彩,那么在广州却似乎难以找出一种主导色调代表城市。广州的人文色彩始终表现出对各种文化的宽厚包容。丰富多元的文化色彩形态,增强了广州城市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这样一个内涵丰富多彩的城市,的确难以用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清楚。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能够帮助我们博古通今,明辨是非,放眼过去,理解当下,展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任何现实事物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都有它的渊源和成因。真正认识一个事物,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只有了解它的历史脉络,才能把握它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真正去解读一座城市,不仅要近距离观察,而且要远时空怀想,原始察终,通古今之变。从历史的深处,追本溯源,寻找缘起,深挖细察城市发展历史文化积淀与人文精神的铸造发展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它是由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两种价值反差极大的文化相互较量与交融而成。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广府文化,也是在这一时期有了新气象、新内涵,进而在诸多方面领先潮流,影响全国。
 《百年城变十九世纪以来广州的城市演变与文化形成》一书,正是客观而且全面地反映近代1840年至1949年这109年间广州城从物质到精神的变化。
 戊戌深秋 谭晓红 谨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