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地图中的战争史.陆战篇(一本书看透军事地图对500余年来近现代世界的塑造)
》
售價:NT$
857.0

《
我们的箱根驿传
》
售價:NT$
332.0

《
思想的手法:如何“做中国哲学”
》
售價:NT$
398.0

《
图说新质生产力2:智能制造 落地化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精髓
》
售價:NT$
301.0

《
日本公司法(第四版)
》
售價:NT$
913.0

《
故宫叙事:百年守宝传奇
》
售價:NT$
403.0

《
女性,战争与回忆 了解中国女性地位蜕变史
》
售價:NT$
347.0

《
明仕录(真实还原明代精致生活)
》
售價:NT$
1015.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作者历经三十余年的思考集成,重点围绕法治的实践和实践的法理展开论述,主题多元又聚焦在中国法治的实践问题和法治的基础原理问题,既有法理的建构,也有现实的关怀。 通过分析的思维路径和中国语境的强调,对掣肘中国法治建设和法治实践的问题提出深度描述和刻画,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重点是两个主题:一是中国法治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二是法治的基本原理。作者详细论述了中国法治实践的主体即中国的律师业、中国法律解释体制合理性与正当性、欧洲人权保障的实践和裁判范式、转型中国法律体系的基本特征以及建构思路、中国司法的功能形态等问题,强调了中国司法独特的积极主义模式,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法理逻辑与作用机制以及在探索和确立法治过程中的认知逻辑和演变规律。对*基本的法理学主题展开了论述,聚焦在法律价值、法治、法律关系、法律规范、法律现代化以及法律解释概念等六大主题。 全书30余万字,共14章。
|
關於作者: |
张志铭,男,1962年生,浙籍。北京大学法学学士、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现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人文学者特聘教授A岗、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学位委员会主任、教授委员会主席、基础法学教研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兼任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立法学会研究会副会长等。 1986-1994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工作,任编辑、副编审;1994-200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法学理论研究室主任兼《法学研究》副主编,法学所职称评定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教学委员会首任召集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2005年任国家检察官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教授,《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主编;2005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工作,曾任《法学家》执行主编。 主要研究方向:法理学基本概念、法律方法和法律职业、法治与公共政策、司法原理和司法制度。 代表性著述:《法律解释操作分析》(独著)、《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合著)、《法理思考的印迹》(独著)、《世界城市的法治化治理》(合著)、《法律解释学》(独著)、《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合译)、《惩罚与责任》(合译)、《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独译)、《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合译)、《宪法的政治理论》(独译)、《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合译)、《沃伦法院对正义的追求》(合译);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清华法学》、《法学家》、《法学》、《政法论坛》、《环球法律评论》、《比较法研究》、《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发表论文文章百余篇; 曾获首届“胡绳青年学术奖”、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青年、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等,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