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罪案调查科:罪终迷局
》
售價:HK$
269

《
从达·芬奇到互联网 : 文艺复兴以来的技术与文化
》
售價:HK$
439

《
绑架游戏(东野圭吾相当出色的设定系推理)
》
售價:HK$
305

《
逆战: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之警示(日本财政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金子胜深刻解读日本经济 敲响中国警钟)
》
售價:HK$
347

《
不要担心2小时和8公里以外的事情
》
售價:HK$
254

《
叫卖伦敦:街头商贩与英国都市生活
》
售價:HK$
398

《
写给不同体型健身者的力量训练指南
》
售價:HK$
500

《
隐秘的翅膀
》
售價:HK$
367
|
| 內容簡介: |
|
人是一个不断向自身生成的过程。李惊涛的这本《西窗中国书籍文学馆》就是这个过程的记录。因此书里的38篇散文,既是我献给母亲,也是我献给朋友,更是我献给逝去的时光的文章;里面有喜悦,有泪水,有疼痛,有感恩,有缅怀,有忏悔,有惊悸,有解嘲。读者如果有心情读下去,会看见我和我的亲人、朋友、同事、师长,也会看见很多我不熟悉、您更陌生的人,那是我们同生共处的族群。相对于虚构,非虚构也是一种有价值的叙述;在这个意义上,生活把精彩赐给了散文。
|
| 關於作者: |
|
李惊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0年生,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1986年调入江苏省连云港市文联,历任《连云港文学》编辑部副主任、主任、执行主编、文联秘书长;1998年调入连云港电视台,历任台长助理、副台长、台长;2007年调入中国计量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曾任公共事务系副主任、中文系主任。现任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
| 內容試閱:
|
|
序李敬泽中国书籍文学馆,这听上去像一个场所,在我的想象中,这个场所向所有爱书、爱文学的人开放,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都可以在这里无所顾忌地读书文革时有一论断叫做读书无用论,说的是,上学读书皆于人生无益,有那工夫不如做工种地闹革命,这当然是坑死人的谬论。但说到读文学书,我也是主张读书无用的,读一本小说、一本诗,肯定是无法经世致用,若先存了一个要有用的心思,那不如不读,免得耽误了自己工夫,还把人家好好的小说、诗给读歪了。怀无用之心,方能读出文学之真趣,文学并不应许任何可以落实的利益,它所能予人的,不过是此心的宽敞、丰富。实则,中国书籍文学馆并非一个场所,它是一套中国当代文学、当代小说的大型丛书。按照规划,这套丛书将主要收录当代名家和一批不那么著名,但颇具实力的作家的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等。中国书籍文学馆收入这批名家和实力作家的作品,就好比一座厅堂架起四梁八柱,这套丛书因此有了规模气象。现在要说的是中国书籍文学馆这批实力派作家,这些人我大多熟悉,有的还是多年朋友。从前他们是各不相干的人,现在,中国书籍文学馆把他们放在一起,看到这个名单我忽然觉得,放在一起是有道理的,而且这道理中也显出了编者的眼光和见识。当代文学,特别是纯文学的传播生态,大抵集中在两端 :一端是赫赫有名的名家,十几人而已 ;另一端则是新锐青年。评论界和媒体对这两端都有热情,很舍得言辞和篇幅。而两端之间就颇为寂寞,一批作家不青年了,离庞然大物也还有距离,他们写了很多年,还在继续写下去,处在最难将息的文学中年,他们未能充分地进入公众视野。但此中确有高手。如果一个作家在青年时期未能引起注意,那么原因大抵有这么几条 :一、他确实没有才华。二、他的才华需要较长时间凝聚成形,他真正重要的作品尚待写出。三、他的才华还没有被充分领会。四、他的运气不佳,或者,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写作生涯不够专注不够持续,以至于我们未能看见他、记住他。也许还能列出几条,仅就这几条而言,除了第一条令人无话可说之外,其他三条都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这些作家深怀期待。实际上,中国当代文学的丰富性、可能性和创造契机,相当程度上就沉着地蕴藏在这些作家的笔下。这里的每一位作者都是值得关注、值得期待的。中国书籍文学馆收录展示这样一批作家,正体现了这套丛书的特色它可能真的构成一个场所,在这个场所中,我们不仅鉴赏当代文学中那些最为引人注目的成果,而且,我们还怀着发现的惊喜,去寻访当代文学中那相对安静的区域,那里或许是曲径幽处,或许是别有洞天,或许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