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602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精装
			》
 售價:HK$ 
			449
 
  《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售價:HK$ 
			449
 
  《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疏证:自由诸形态论(刘小枫主编;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售價:HK$ 
			449
 
  《 
			广雅·法史万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撷英(通过礼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展现法律史背后的文化史。)
			》
 售價:HK$ 
			403
 
  《 
			要有光
			》
 售價:HK$ 
			352
 
  《 
			岁月的泡沫(波伏瓦、加缪的密友,法国文坛鬼才书写爱情霍乱!)
			》
 售價:HK$ 
			214
 
  《 
			索恩丛书·帝国计划:英国世界体系的兴衰(1830~1970)
			》
 售價:HK$ 
			862
 
 
 | 
         
          | 編輯推薦: |   
          | ▲ 2020年日本奥运场馆设计师、日本当代建筑设计代表、*建筑大师隈研吾经典之作。 ▲ 以7个经典项目,展示隈研吾在建筑材料、与自然的关系性等方面的探索,深度挖掘隈研吾的建筑哲思与设计理念。
 ▲ 石木竹等自然材料、木结构建筑等东方色彩令隈研吾与中国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他在中国亦因竹屋、瑜舍、三里屯SOHO等地标性建筑享有盛誉。阅读隈研吾,探寻中国本土建筑发展的另一种可能。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日本当代建筑大师隈研吾的著作《反造型》的再版。书中通过隈研吾*著名的几个建筑设计案例,包括日向邸、水玻璃、龟老山、森林舞台、村井美术馆、莲屋,展示了隈研吾东方式的建筑哲思与设计理念。 自希腊-罗马时代开始,建筑便一直沿袭着割裂的手法,建筑师利用立柱、台基等手段,为了让建筑从环境中凸显出来而绞尽脑汁。进入二十世纪,商品经济令建筑成为买卖对象,即房地产,这使得建筑与自然的割裂变本加厉。隈研吾认为,建筑的原点在于与大地的紧密联系,在于与住在那里的人们的生活哲学紧密联系。在本书中,隈研吾提供了一种审视建筑的新思路。通过为布鲁诺陶特正名,他揭露并批判造型式建筑的局限性,通过在材料、与自然的关系性等方面的种种新尝试,他试图将作为巨大块体的建筑粒子化,开拓建筑的新可能撕碎建筑的硬壳,让建筑成为柔软而灵活的媒介。
 |  
         
          | 關於作者: |   
          | 【作者简介】 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大师,隈研吾都市设计中心代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建筑设计师。作为当今日本建筑界的领军人物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隈研吾的建筑风格融合古典与现代风格为一体,主要建筑作品有1995年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等。他与中国亦联系紧密,在中国有诸多知名建筑项目,如长城脚下公社竹屋、瑜舍、三里屯SOHO等。隈研吾还曾赢得多项国内、国际大奖,包括芬兰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2002)、日本建筑学会东北宪章设计大奖(2000)和日本建筑学会奖(1997)等。
 除了作为建筑师活跃于国际舞台,隈研吾还在各种公共机构讲演,并致力于写作,已拥有多部畅销著作,其代表作《负建筑》中文简体字版于2008年推出,引起广泛关注。
 
 【译者简介】
 朱锷,著名平面设计师,出版人,策展人。致力于介绍日本设计师和国际设计最新动向,出版作品包括日本设计师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建筑师隈研吾《负建筑》等。【作者简介】
 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大师,隈研吾都市设计中心代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建筑设计师。作为当今日本建筑界的领军人物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隈研吾的建筑风格融合古典与现代风格为一体,主要建筑作品有1995年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等。他与中国亦联系紧密,在中国有诸多知名建筑项目,如长城脚下公社竹屋、瑜舍、三里屯SOHO等。隈研吾还曾赢得多项国内、国际大奖,包括芬兰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2002)、日本建筑学会东北宪章设计大奖(2000)和日本建筑学会奖(1997)等。
 除了作为建筑师活跃于国际舞台,隈研吾还在各种公共机构讲演,并致力于写作,已拥有多部畅销著作,其代表作《负建筑》中文简体字版于2008年推出,引起广泛关注。
 
 【译者简介】
 朱锷,著名平面设计师,出版人,策展人。致力于介绍日本设计师和国际设计最新动向,出版作品包括日本设计师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建筑师隈研吾《负建筑》等。
 
 蔡萍萱:毕业于国立华侨大学日语专业。曾就职于平面设计工作室、翻译公司,长期接触翻译工作。目前长居日本。与他人合译的著作有《日本的设计》《无印良品生活研究所》。
 |  
         
          | 目錄: |   
          | 新版序 序
 第一章 连接 日向邸
 第二章 流出 水/玻璃
 第三章 隐去 龟老山
 第四章 极少化 森林舞台
 第五章 村井美术馆
 第六章 莲屋
 第七章 粉碎成粒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