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俄罗斯通史(1917-1991)
》
售價:NT$
602.0

《
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2025版)
》
售價:NT$
254.0

《
大学问·市镇内外:晚明江南的地域结构与社会变迁(以地方权势阶层为切入点,剖析市镇兴衰与社会秩序变迁,为江南市镇研究开辟全新视角。)
》
售價:NT$
398.0

《
王朝的赌局:宋徽宗联金灭辽的致命抉择
》
售價:NT$
398.0

《
盔甲骑士:为自己出征(纪念版)
》
售價:NT$
254.0

《
地图中的战争史.海战篇(世界知名历史学家杰里米·布莱克口碑之作!)
》
售價:NT$
755.0

《
预见6G
》
售價:NT$
449.0

《
全球视野下的投资机会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古人以当时所熟悉的生态环境、特殊植物形态、植物名称语言、植物体的气味及植物的用途等,来表达心中的意念,从而形成带有植物名称的成语。其中有今日仍朗朗上口者,如指桑骂槐,也有不常用到的艰涩成语,如黄杨厄闰。每句成语所选用的植物都与该植物的特性息息相关,本书即针对成语中的植物专章介绍,使读者在阅读与使用这些成语时,能更深入了解其含义与用法。本书精选383则成语典故,涉及109种植物,300多张精美图片,从多个角度理解古人如何观察植物特性、发挥想象力、赋予丰富的意象。以科学印证文学的匠心有所本,欣赏文学也能获得扎实的科学知识。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自然科学与古典文学邂逅的创意,把彩色图解应用到中国古典文学领域。古人以当时所熟悉的生态环境、特殊植物形态、植物名称语言、植物体的气味及植物的用途等,来表达心中的意念,从而形成带有植物名称的成语。其中有今日仍琅琅上口者,如指桑骂槐,也有不常用到的艰涩成语,如黄杨厄闰。每句成语所选用的植物都与该植物的特性息息相关,本书即针对成语中的植物专章逐一进行详细图文介绍,使读者在阅读与使用这些成语时,能更深入了解成语中的植物的含义,从而增加对植物的了解。
|
關於作者: |
潘富俊,台湾大学森林研究所硕士、美国夏威夷大学农艺及土壤学博士,历任林业试验所生物组组长、恒春研究中心(原恒春分所)主任。曾任台湾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东华大学自然资源管理研究所、高雄医学院(高医大前身)生物系、福建闽江学院环境规划系兼任教授,教授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等。现任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景观系教授,开授景观植物学、植物与文学、台湾的植物文化等课程。
|
目錄:
|
第一章 乔木类
木兰(木莲)
甘棠(棠梨)
柳(垂柳)
杞柳(筐柳)
蒲柳(旱柳)
杨(白杨)
松(马尾松)
柏(侧柏)
柿(柿)
红豆(红豆)
桂(肉桂)
栗(板栗)
梧桐(梧桐)
桐(泡桐)
梓(梓树)
梨(沙梨)
枣(枣)
楮(构树)
榆(榆树)
榆(榆树)
樗(臭椿)
栎(槲栎)
槐(槐树)
昙花(优昙花)
蘗(黄檗)
漆(漆树)
橡(槲树)
第二章 灌木类
桃(桃)
李(李)
杏(杏)
梅(梅)
枇杷(枇杷)
桂(桂花)
桑(白桑)
檿(山桑)
荆(黄荆)
棘(酸枣)
黄杨(黄杨)
榴(石榴)
橘(橘)
枳(枸橘)
铁树(苏铁)
紫荆(紫荆)
芙蓉(木芙蓉)
牡丹(牡丹)
第三章 藤蔓类
瓜(甜瓜)
胡椒(胡椒)
苜蓿(苜蓿)
瓠(瓠瓜)
菟丝(菟丝)
葛(葛藤)
薇(野豌豆)
茨(蒺藜)
第四章 竹及棕榈类
竹(桂竹)
竹(斑竹)
竹(毛竹)
竹(华西箭竹)
箬竹(箬竹)
蒲葵(蒲葵)
第五章 双子叶草本类
艾(艾草)
芙蓉(荷)
芹(水芹)
芷(白芷)
荼(苦菜)
麻(大麻)
莪(播娘蒿)
菽(大豆)
菊(菊)
菘(白菜)
葵(野葵)
葑(芜菁)
蓬(飞蓬)
莼(莼菜)
蓼(水蓼)
蕙(九层塔)
莸(莸)
蓝(蓼蓝)
荠(荠菜)
芍药(芍药)
藜(藜)
兰(泽兰)
蓍(蓍草)
藜(杖藜)
黄连(黄莲)
芝麻(胡麻)
第六章 单子叶草本类
芒(芒草)
茅(白茅)
韭(韭菜)
莠(狗尾草)
荻(荻)
麦(小麦)
荳蔻(荳蔻)
粟(小米)
萍(浮萍)
黍(黍)
萱(萱草)
蒲(香蒲)
蒲草(藨草)
葭(芦苇)
稻(稻)
蔗(甘蔗)
燕麦(燕麦)
蕉(芭蕉)
姜(姜)
苡(薏苡)
芋(芋)
鬯(郁金)
第七章 低等植物
芝(灵芝)
萝(松萝)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