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希特勒与第三帝国(全二册)(第三帝国通史写作的里程碑!7年魔鬼养成期+6年帝国崩塌录=13年人类至暗
》
售價:HK$
959

《
没有民主的政治(1815—1914):英国政府的观念与关注
》
售價:HK$
551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东亚的车舆社会史
》
售價:HK$
913

《
大西洋现实主义:帝国与国际政治思想的德美交汇
》
售價:HK$
407

《
四海车书总会同 元代文人游历与行旅诗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售價:HK$
653

《
接触 2025全新升级版
》
售價:HK$
347

《
21天打造翘臀
》
售價:HK$
301

《
匠心传承:山西非遗日历·2026年·木版年画
》
售價:HK$
704
|
| 編輯推薦: |
★它诞生在战乱不息、饱经苦难的塞尔维亚,它开创了辞典小说的先河,它完全打破了小说的固有界限,把史诗和传说融在了一股魔鬼气质之中。它出自一位文学帝王之手米洛拉德帕维奇,他具备一种君临天下的气势。
★帕维奇是巴尔干地区**影响力的思想家,一直是诺奖热门人选。评论家称帕维奇是21世纪**位作家,而《哈扎尔辞典》则是21世纪**部小说
★此书1984年荣获南斯拉夫**小说奖;2012年南山、戴骢、石枕川三位译者凭借此书荣获塞尔维亚代表文学海外翻译竞赛大奖。出版至今30年,已被译成25种文字
★此书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写作技巧的集大成者,是一部真正的神书,堪与《百年孤独》、《我的名字叫红》、《跳房子》、《小径分岔的花园》媲美。就各方面而言,它不会辜负哪怕*苛刻*挑剔的读者的期待。又有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师进入了世界文坛,在其编年史上写下了罕见其匹的美丽一页。
★评论家认为,与《百年孤独》相比,此书的内容与结构均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它具有更放纵恣肆的想象力,以现在的眼光看,它更具开创性。比之《盗梦空间》,后者只是好莱坞商业片,剧情简单无聊,仅有视觉刺激,无法与小说《哈扎尔辞典》瑰奇的想象力相
|
| 內容簡介: |
|
《哈扎尔辞典:一部十万个词语的辞典小说》一直记录这个曾经存在后又没落的王国的历史。这部《哈扎尔辞典》分为红书基督教、绿书伊斯兰教和犹太教黄书三部分,综合了这三宗教各自记录下来的史实,并是以辞典的形式记录的。它不用时序处理,反而是字母的次序来记录,但毕竟它不是一本辞典,每个人名和事件等都记载了关于那个名字的故事及历史。从辞典反映的资料来看,三部书记录了三段时期的事件,成了一个3x3的matrix3可能是三位一体的象征。此书中的人物不停地转世,或者是来回时空的旅程,在一段三个人的关系里,两个人互相托梦,透过梦境,这些人穿梭时空。俄罗斯评论家萨维列沃依认为《哈扎尔辞典》使作者得以跻身于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科塔萨尔和埃科这样的当代文学大师的行列。
|
| 關於作者: |
作者:米洛拉德帕维奇(1929-2009),塞尔维亚作家,文艺学家,哲学博士,贝尔格莱德大学教授,塞尔维亚科学和艺术院院士,全欧文化学会和全欧科学与艺术家协会成员。曾被美国、欧洲和巴西的学者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代表作《哈扎尔辞典》开创了辞典小说的先河。1967年发表了诗歌《羊皮纸》。1971年发表的长诗《月长石》奠定了他在前南斯拉夫文坛的地位。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铁幕》(1973)、《圣马克的马》(1976)、《青铜器》(1979)、《俄罗斯猎犬》(1979)、《贝尔格莱德故事新编》(1981)、《翻过来的手套》(1989);诗歌散文集《最后时刻的灵魂谷》(1982);长篇小说《哈扎尔辞典》(1984年获南斯拉夫很好小说奖)、《用茶水画成的风景画》(1988年获南斯拉夫很好作品奖)、《风的内侧,又名海洛和利安德尔的小说》(1991)。近作有剧本《永恒之后的一天》(1993)、长篇小说《君士坦丁堡最后之恋》(1995)、短篇小说《鱼鳞帽艳史》(1996)。
1931年生,江苏宜兴人,解放军外语学院俄语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知名俄苏文学翻译家。1953年自哈尔滨外语专科学校毕业后,即南归苏州,在江苏师范学院(现为苏州大学)外语系任教。1980年调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讲授苏联文学作品等课程,2004年10月29日在苏州去世。
作者: 米洛拉德帕维奇(1929-2009),塞尔维亚作家,文艺学家,哲学博士,贝尔格莱德大学教授,塞尔维亚科学和艺术院院士,全欧文化学会和全欧科学与艺术家协会成员。曾被美国、欧洲和巴西的学者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代表作《哈扎尔辞典》开创了辞典小说的先河。1967年发表了诗歌《羊皮纸》。1971年发表的长诗《月长石》奠定了他在前南斯拉夫文坛的地位。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铁幕》(1973)、《圣马克的马》(1976)、《青铜器》(1979)、《俄罗斯猎犬》(1979)、《贝尔格莱德故事新编》(1981)、《翻过来的手套》(1989);诗歌散文集《最后时刻的灵魂谷》(1982);长篇小说《哈扎尔辞典》(1984年获南斯拉夫很好小说奖)、《用茶水画成的风景画》(1988年获南斯拉夫很好作品奖)、《风的内侧,又名海洛和利安德尔的小说》(1991)。近作有剧本《永恒之后的一天》(1993)、长篇小说《君士坦丁堡最后之恋》(1995)、短篇小说《鱼鳞帽艳史》(1996)。
|
| 目錄:
|
中译本译者序
卷首导语
一、《哈扎尔辞典》编纂始末
二、《哈扎尔辞典》版本溯源
三、《哈扎尔辞典》使用说明
四、达乌勃马奴斯母版序言残片(译自拉丁文)
达氏母版于1691年面世后被毁
红书
基督教关于哈扎尔问题的史料
绿书
伊斯兰教关于哈扎尔问题的史料
黄书
古犹太教关于哈扎尔问题的史料
补编
杰奥克季斯特尼科尔斯基神甫
初版《哈扎尔辞典》的编纂者
补编二
阿布卡比尔穆阿维亚凶杀案证词
笔录(节录)
结束语
作者简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