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如果未来可以被编辑 关于基因编辑的技术、哲学和艺术悖论
》
售價:HK$
301

《
数字芯片后端设计基础与实践(微课版)
》
售價:HK$
305

《
AI赋能财务:写给CFO的AI使用手册
》
售價:HK$
458

《
无人机技术 未来趋势与实际应用
》
售價:HK$
857

《
谁在研究中国:海外中国研究中心要览
》
售價:HK$
408

《
小白理财进阶之道:富爸爸的财富花园+财务自由笔记+有钱人穷的时候都在做什么(共3册)
》
售價:HK$
915

《
谎言的逻辑:洞悉谎言背后真实的心理和人性 专享版
》
售價:HK$
254

《
汗青堂丛书022——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部古罗马史(新版)
》
售價:HK$
653
|
| 編輯推薦: |
|
大学生们被称为天子骄子,但是他们在大学里的学习、生活以及生存状态到底如何?不同的大学生会面临什么不一样的选择与命运?不同的大学生为什么有不同的表现?本书对此既有总体的描述也有理论的分析,既可以帮助没有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和家长等了解大学生的生存状态,也可以对身在大学中的大学生和管理者以及研究者等有所启发和借鉴。
|
| 內容簡介: |
|
大学的根本使命在于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大学生是大学*重要的主体,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如今的大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本书关注的正是当下大学生们在大学期间的存在焦虑和真实生存状态及其深刻社会原因。本书既运用了量化方法对大学生的存在焦虑进行了调查研究,也使用了质性研究对6名大学生的存在焦虑和真实的内心世界深入挖掘,同时,还运用布尔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帮助读者清晰地认识大学生表面行动背后深层的逻辑以及被掩盖的社会结构因素,揭示资本、惯习、场域是如何渗透在大学生个体的行动当中的,从而使读者能够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当代大学生的存在焦虑和生存境遇。
|
| 關於作者: |
|
艾巧珍,1983年生,湖南人。本科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博士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期间专业为课程与教学论,博士期间专业为教育经济与管理。现就职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学校发展,课程教学等。曾参与十三五全国规划课题普及背景下我国高中普职协调发展研究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大兴区教育发展改革与规划、联合国儿基会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修订等十余项课题及项目研究,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高校教育管理》《当代教育科学》《中国教师》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
| 目錄:
|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大学生存在性焦虑初探
第三章 入大学之场:场域转换与角色适应
第四章 在大学之场:资本争夺与阶层固化
第五章 离大学之场:惯习形塑与选择策略
第六章 结论及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
| 內容試閱:
|
|
在初步的调查和访谈研究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层面来深入剖析。本书借用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对大学生存在性焦虑表现及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及形成机制进行深入剖析,着重从场域、惯习、资本的视角透视大学生存在的焦虑问题,分析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危机、本体性安全缺失、价值观混乱以及存在性无助是如何受到大学生所具有的资本、惯习及连同场域的作用而形成的。从而揭示大学生存在性焦虑的内在机制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社会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