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见明代南京仓场文书:天一阁藏公文纸本《国朝诸臣奏议》纸背文献整理与研究
》
售價:NT$
1785.0

《
逃避不可耻,但没用,如何走出回避型人格的困境?
》
售價:NT$
286.0

《
人生,体验而已
》
售價:NT$
301.0

《
中国近现代媒介批评史(1815-1949)
》
售價:NT$
2545.0

《
透过地理看历史全5套:战国篇+春秋篇+历史篇+大航海+三国篇
》
售價:NT$
2091.0

《
稻盛和夫与论语
》
售價:NT$
275.0

《
乐观和爱才是生活的解药(累计50万册畅销书《别想太多啦》作者新作 )
》
售價:NT$
306.0

《
不败:避开创业路上的81个坑(厚朴投资创始人李书文写给创业者的避坑指南。不败即可稳赢)
》
售價:NT$
305.0
|
內容簡介: |
《艺术与道德》是西田几多郎在1923年完成的著作。西田首先考察了美学和伦理学的价值与规范,并重申了《自觉中的直观与反省》 中对《善的研究》所作的补充,进而涉及美的形式,指出艺术活动存在于意识的深层次中,*后讨论了美、善、真、法、道德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时,西田已经通过《善的研究》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艺术与道德》从《善的研究》中继承了类似费希特的唯意志论和对于新康德主义的立场,西田广泛涉猎当时欧洲流行的主要哲学家、美学家、心理学家甚至美术史家的学说,并将其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可以认为,《艺术与道德》是对《善的研究》中作为核心观点的知情意合一的纯粹经验的再强调。
|
關於作者: |
西田几多郎(にしだ きたろう,1870年5月19日1945年6月7日),生于日本石川县,哲学家,京都大学教授,京都学派的开创者与领导者。1940年获得日本文化勋章。
|
內容試閱:
|
导 读
唐剑明
西田几多郎曾在《从动者到静者》的序言中提及,他的立场从《善的研究》到《艺术与道德》有过改变和发展。简单来说,在《善的研究》当中,他以纯粹经验为基础,欲解决物心对立、关系等问题,但是却不得不思考对于李凯尔特那样的新康德主义哲学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且,当时的他曾经在费希特的自觉当中去寻求这一立场。《意识的问题》中论及了从这一立场到知情意的区别及关系,《艺术与道德》则论及了艺术和道德的对象界及其相互关系。西田在《艺术与道德》中计划先做完美学和伦理学的价值和规范相关的考察,并将《自觉中的直观与反省》合并成三合一的哲学体系。《艺术与道德》中也从前作继承了类似费希特的唯意志论和对于新康德主义的立场,并广泛涉猎当时欧洲流行的主要的哲学家、美学家、心理学家甚至美术史家的学说,将其纳入自己的体系当中。
《艺术与道德》从称之为意识和感情的心理学问题出发,将作为美学核心问题的美的感情和审美的鉴赏我的问题用立普斯和科恩的理论进行审视,并继续考察。将立普斯的移情和科恩的知觉预料的原理结合起来,就是西田所说的那种意志预料和行为预料的原理了。按西田的话来说,就像所谓感觉嵌入知觉预料的原理中而获得客观性那样,所谓实在界是嵌入亦应称为行为预料的移情之中而成为文化现象的,即获得了自由性。这样,美的感情与其说是作为能动意志的运动,不如说是作为艺术创作作用中的生命奔流的表现来看更加合适。
从这里开始产生两个分流。一个是 最后立场或称为绝对意志的立场,还有一个是从菲德勒的论文推导出的作为艺术创作作用的通往行为的流向。那是称之为动即见或者由动而见的后期中的通往行为直观的方向。那是像日本艺术中所谓型的概念那样,也是通过修行才能领悟的通往解脱的方向。这两个分流在《艺术与道德》的前半部分中并没有明确的关联,但是在后半部分中因为人类的精神活动和文化行为被认为是宗教性质的,以此为基础,人类的一切行为就被编织进了历史长河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