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拉开人生差距的关键能力
			》
 售價:HK$ 
			306
 
  《 
			创新无限:深圳奇迹启示录
			》
 售價:HK$ 
			352
 
  《 
			大家京范 燕都掌故
			》
 售價:HK$ 
			449
 
  《 
			写作革命2.0:在所有学科和年级中通过写作提升思维的指南(美国亚马逊高分畅销教育类图书)
			》
 售價:HK$ 
			306
 
  《 
			理想国译丛073——他们也是幸存者:纳粹大屠杀亲历儿童的人生与记忆
			》
 售價:HK$ 
			500
 
  《 
			蝴蝶的世界:它们的自然史与多样性
			》
 售價:HK$ 
			653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755
 
  《 
			可持续盈利 可再生战略变革释放企业发展潜力(剖析当下环境挑战,探讨企业应对策略,推动企业可持续盈利)
			》
 售價:HK$ 
			347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以漫画图解方式生动地介绍了汽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内容包括:汽车的行驶原理、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发动机的工作机构、发动机的辅助系统、驱动车轮旋转的机构、汽车停止和转弯的机构、车轮及其支撑结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形式活泼,通俗易懂。本书适合对汽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可供青少年作为课外读本,亦可作为车主、驾驶员了解车辆工作原理、工作性能的普及读本。 |  
         
          | 目錄: |   
          | 绪论 前进、停止、转弯是满足汽车功能的三要素驱动、制动、操控 2 
 
 
 第1章 汽车的行驶原理 5
 
 1-01 汽车前进是因为轮胎和路面之间存在着摩擦摩擦力和驱动力 6
 
 1-02 当超过摩擦力的极限时将无法驱动汽车摩擦力的极限 8
 
 1-03 有了驱动力的作用就会产生加速度从而提高速度力与加速度 10
 
 1-04 汽车行驶中不断克服行驶阻力惯性与行驶阻力 12
 
 1-05 运动的汽车具有动能动能 14
 
 1-06 坡道上的高度差形成的能量会帮助或阻碍行驶势能 16
 
 1-07 倾斜的路面会减小驱动力坡度与摩擦力 18
 
 1-08 轮胎的变形、空气压力及摩擦阻碍汽车行驶行驶阻力 20
 
 1-09 发动机分两步实现能源转换热机与内燃机 22
 
 1-10 活塞和气缸形成的燃烧空间发动机的基本构造 24
 
 1-11 发动机在进气、压缩、做功以及排气四个行程中的动作汽油发动机的四个行程 26
 
 1-12 发动机在进气、压缩、做功以及排气四个行程中的动作柴油发动机的四个行程 28
 
 1-13 燃料的能量不能全部转换为动能热效率 30
 
 1-14 发动机的转矩即使直接传递给车轮,汽车也无法行驶发动机的性能 32
 
 专栏1 转子发动机
 34
 
 
 
 第2章 发动机的基本构造 35
 
 2-01 若不将活塞的往复运动变换为旋转运动则无法利用能量曲柄连杆机构 36
 
 2-02 发动机只在做功行程中产生动能多气缸化和飞轮 38
 
 2-03 金属铸件制造的气缸内装活塞气缸体和气缸盖 40
 
 2-04 在缸筒与活塞间形成的空间产生动力燃烧室和排气量 42
 
 2-05 气缸数量越多,输出越大且发动机运转越平稳气缸数量和气缸排列 44
 
 2-06 发出动力之际或往复运动或旋转运动的部分主运动系统 46
 
 2-07 配合行程开闭控制进气和排气进、排气门 48
 
 2-08 利用曲轴的旋转进行凸轮的开闭控制配气机构 50
 
 2-09 进、排气门的开闭时机有着微妙的差异气门的时差 52
 
 2-10 发动机的运转需要有各种系统的辅助发动机本体与辅助系统 54
 
 专栏2 直列型6缸发动机
 56
 
 
 
 第3章 发动机的工作机构 57
 
 3-01 稳定地向发动机提供清洁的空气进气系统 58
 
 3-02 操作油门踏板来控制空气进入量节气门 60
 
 3-03 如果不能顺畅地排出废气,下一循环的燃烧就不能正常进行排气系统 62
 
 3-04 为防止大气污染将有害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催化转化器 64
 
 3-05 降低尾气的压力和温度,安全低噪声地排出消声器 66
 
 3-06 在最佳的时刻喷射最适量的燃料供给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68
 
 3-07 为促进燃料和空气的混合喷射微细的雾状燃料进气道喷射和缸内直喷 70
 
 3-08 利用高压电流产生的电火花给混合气体点火点火系统 72
 
 3-09 ECU控制电流的断续从而产生高压电流直接点火系统 74
 
 3-10 尖细状的电极头能产生强烈的电火花火花塞 76
 
 3-11 收集汽车的各种运转数据来控制发动机的状态发动机的ECU控制 78
 
 专栏3 超稀薄燃烧
 80
 
 
 
 第4章 发动机的辅助系统 81
 
 4-01 发动机过热就无法正常运转冷却系统 82
 
 4-02 冷却液即使超过100℃也不会沸腾加压冷却 84
 
 4-03 发动机过冷则会出现各种缺点节温器 86
 
 4-04 为使发动机内的各零部件能够顺滑地运动润滑系统 88
 
 4-05 发动机机油除了润滑以外还有其他多种作用发动机机油 90
 
 4-06 电动机驱动曲轴旋转进行启动启动系统 92
 
 4-07 利用发动机进行发电以备启动用电和电力不足充电系统 94
 
 4-08 利用化学反应储存或者释放电能蓄电池 96
 
 4-09 向发动机输送压缩空气而提高发动机性能增压器 98
 
 专栏4 机油和流体 100
 
 
 
 第5章 驱动车轮旋转的机构 101
 
 5-01 汽车有前轮驱动方式和后轮驱动方式动力总成和驱动方式 102
 
 5-02 通过变速使转速和转矩变换到适应行驶的最佳状态齿轮、滑轮及变速 104
 
 5-03 变速器依据是否手动操作和变速的挡数进行分类变速器 106
 
 5-04 从齿数比不同的齿轮组合中选择所需要的变速挡位MT 108
 
 5-05 利用摩擦来顺滑地衔接旋转的两轴离合器 110
 
 5-06 利用液体的流动传递旋转运动同时增加转矩液力变矩器1 112
 
 5-07 蠕动模式能使汽车更容易控制液力变矩器2 114
 
 5-08 利用液体的压力传递动力使机械运动液压机构 116
 
 5-09 AT使用像行星那样运动的齿轮进行变速行星齿轮机构 118
 
 5-10 通过ECU指示适应行驶状况进行变速AT 120
 
 5-11 通过改变带轮的宽度(实质上改变带轮直径)来实现变速CVT 122
 
 5-12 转弯时左右轮的旋转速度不同差速器 124
 
 5-13 依据左右驱动轮所受阻力大小分配转速差速器和主减速器 126
 
 5-14 解决差速器缺点的同时提高转弯时的行驶性能LSD 128
 
 5-15 即使位置关系发生变化轴也能传递转动轴和万向节 130
 
 5-16 4WD的魅力不只是适应恶劣路况4轮驱动 132
 
 5-17 通过吸收前后轮的转速差来顺滑行驶弯道全时四驱 134
 
 5-18 必要时能自动从2WD切换为4WD适时四驱 136
 
 专栏5 环形CVT
 138
 
 
 
 第6章 汽车停止和转弯的机构 139
 
 6-01 使汽车减速的制动力就是摩擦力的反力制动力与摩擦力 140
 
 6-02 踏制动踏板的力由液压机构传递到制动器主体脚踏制动器 142
 
 6-03 从两侧夹住刹车盘使其产生摩擦进行减速盘式制动器 144
 
 6-04 通过将摩擦片压向刹车鼓的内壁产生摩擦进行减速鼓式制动器 146
 
 6-05 利用大气的压力增加踩制动踏板的压力刹车助力泵 148
 
 6-06 控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不超过临界状态ABS 150
 
 6-07 通过棘爪保持刹车的制动状态驻车制动器(手刹) 152
 
 6-08 行驶在弯道的车辆需要有抵制离心力的力离心力和向心力 154
 
 6-09 轮胎的摩擦和变形产生转弯的力牵引力和摩擦力 156
 
 6-10 通过侧推改变轮胎前往的方向转向系统 158
 
 6-11 利用液压或电动机助力方向盘的操纵动力转向系统 160
 
 专栏6 发动机制动
 162
 
 
 
 第7章 车轮及其支撑结构 163
 
 7-01 确保轮胎接触地面及安全稳定行驶悬架 164
 
 7-02 惯性力和离心力起到使汽车倾斜的作用汽车的动态 166
 
 7-03 控制弹簧的运动来实现悬架的功能弹簧 168
 
 7-04 利用油液通过窄小的孔隙时产生的阻尼吸收振动减振器 170
 
 7-05 车轮的运动方式因支撑的部位而变化非独立悬架 172
 
 7-06 使用的连杆数量不同会形成性能不同的悬架独立悬架 174
 
 7-07 轮胎的不同部位使用性质不同的橡胶轮胎 176
 
 7-08 利用沟槽顺利排出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水轮胎花纹 178
 
 7-09 轮胎的性能因高度和宽度的比值而变化扁平比 180
 
 7-10 轮胎的性能变化和轮胎内气压的变化空气压力 182
 
 7-11 轮毂的存在才能将旋转运动传递到轮胎轮毂 184
 
 7-12 轮毂和轮胎越轻加速性能越好弹簧下的重量 186
 
 专栏7 连续踩刹车
 188
 
 
 
 第8章 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189
 
 8-01 没有发动机而靠电动机行驶的汽车电动汽车 190
 
 8-02 永久磁铁在交流电形成的旋转磁场中旋转永磁同步电动机 192
 
 8-03 回收废弃的能量减少浪费再生制动 194
 
 8-04 电池容量越大,续航里程越长二次电池式电动汽车 196
 
 8-05 由车载罐中的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产生电能来驱动燃料电池式电动汽车 198
 
 8-06 搭载两种动力源而高效行驶的汽车混合动力汽车 200
 
 8-07 电动机利用再生制动的能量进行辅助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202
 
 8-08 高效使用两种动力源行驶的混合动力汽车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204
 
 
 
 参考文献
 206
 |  
         
          | 內容試閱: |   
          | 汽车渐渐成为现代家庭的标配,但是很多驾驶员并不了解:汽车为什么可以跑起来?汽车是由哪些机构组成?汽车的各个系统都是怎么工作的? 
 本书从为什么轮胎旋转汽车就能够行驶、燃料开始燃烧就会产生动力等角度讲解,知道了这些原理,就可以更好更深入地理解汽车的工作原理。例如,知道了减缓轮胎的旋转速度汽车就能够减速的原因,就能很容易地理解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功能。
 
 当然,若要讲清楚这些基础知识,难以避免地会涉及物理学的知识,为了便于理解,本书避免用复杂公式来说明原理。
 
 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希望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本书更加深入地了解汽车的构造和使用原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