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给孩子的考古
》
售價:NT$
296.0

《
文明的重建:战后德国五十年(译林思想史)从大屠杀刽子手到爱好和平的民主主义者,揭秘战后德国五十年奇迹般的复兴之路!
》
售價:NT$
505.0

《
我以为这辈子完蛋了(经历了那么多以为会完蛋的事,我还是活得好好的!)
》
售價:NT$
398.0

《
社会情绪的传递与互动研究:以情感符号为视角 (光明社科文库·法律与社会)
》
售價:NT$
434.0

《
推荐系统核心技术与实践
》
售價:NT$
505.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
售價:NT$
347.0

《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 王健文
》
售價:NT$
254.0

《
美国黑室(全译本 图文珍藏版)
》
售價:NT$
356.0
|
內容簡介: |
本书在当前全球化、地区化、跨学科的背景下,主要突出国际问题学科定位,使地区研究成为联结国别和全球问题研究的重要层面和节点,地域无问东西南北,理论和方法兼收并蓄,以新地区研究引领地区研究风气之先。本书依托云南大学特色鲜明的中国西南面向的地区和国别研究力量,同时这一研究面向的东南亚南亚正是中国周边外交与一带一路建设经略的重点地区,其大量主题既具有显著的地区特性,也具有普遍的全球性意义。
|
關於作者: |
卢光盛,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云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云南大学澜湄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云南大学东陆学者。主要社会兼职: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经济外交研究会副秘书长;澜沧江湄公河创新智库副理事长。2003-2006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专业(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经济学),获法学博士学位。2009-2011年在云南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2010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EAI)做访问研究员,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做访问学者。2015年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问题研究院(RSIS)高级访问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周边外交、东南亚国际关系、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研究,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多个研究课题。主要著作有《缅甸政治经济转型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中国与大陆东南亚国家经济关系研究》《地缘政治视野下的西南周边安全与区域合作》《地区主义与东盟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发展报告》(副主编,2011年至今)等,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评论文章多篇。曾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
目錄:
|
新形势下的东亚区域合作 张蕴岭
周边外交与周边安全 郑永年
中国传统文化与周边外交 卢光盛 别梦婕
经济利益和安全支点:印度对新加坡的战略认知 邵建平
威胁认知、国家能力与东南亚国家的军备发展 陈翔
理解南海渔业合作的目标和路径 张宏洲
《太平洋评论》中的东盟
基于区域治理与共同体构建的得与失视角 海伦E.S.尼萨杜 著 钟梅 译
东南亚研究与东南亚华人研究:田野调查的经验 吴小安
社会调查方法与东南亚区域国别研究
以缅甸综合社会调查为例 孔建勋 沈圆圆
Abstracts
《云大地区研究》注释体例
《云大地区研究》征稿启事
|
內容試閱:
|
发刊词
《云大地区研究》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与国内新近许多新创或改刊而来的区域和国别研究刊物一样,《云大地区研究》的创办首先是赶上了国内区域和国别研究大发展的好时机。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复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不断创新和实践,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和交流愈发广泛而密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日见提升,中国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地意识到需要大力加强和增进对全球事务以及各个地区和国家的了解和认识。因此,显而易见,如同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其他全球和国际问题研究一样,加强区域和国别研究正当其时。
《云大地区研究》是一份新地区研究刊物。在此明确提出新地区研究的概念,并非为了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是为了在新时代区域和国别研究的大好时机下,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当今地区研究的态势和要素,以便办好这份刊物,为学界和社会服务,并与众多同行凝聚共识、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推进这份我们国家和民众所需要的事业。关于区域和国别研究的要素和特性,近年来学界多有讨论,高见卓识不时见诸媒体报端,而在我们看来,其首要者乃在于国际性。这样说近乎老生常谈,因为在国际关系学界,区域和国别研究一向是被视为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层面和领域的,稍加回顾,改革开放前后很长一段时间,区域和国别研究其实是今天所指国际关系研究的主要部分。改革开放打开了我们国际问题研究的视野,随着欧美国际关系研究范式、理论和方法的系统引介和借鉴,大家的学科和理论意识日趋明晰强化,国际关系研究与区域和国别研究似乎才出现了界分。从世界范围追溯区域和国别研究的学术传统,大家又都认为它其实发端于二战后的美国,其理论和方法主要不在国际关系学科,而源于人文学科和其他社会科学,举凡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等不一而足。然而,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的区域和国别研究实有必要更加强调和突出国际性的身份和标签,其缘由一是信息化和全球化的不断强化和深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