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史记·货殖列传新诠》 一篇学问世故、治身治国的文章;一个经济、教育大学者的经世解读;奇伟文章在乱世
			》
 售價:HK$ 
			194
 
  《 
			博物馆里的中国 故宫
			》
 售價:HK$ 
			398
 
  《 
			海洋治理与中国的行动(2024)
			》
 售價:HK$ 
			500
 
  《 
			阿萨姆茶园:一部环境文化史
			》
 售價:HK$ 
			500
 
  《 
			乐道院潍县集中营资料编译·第一辑
			》
 售價:HK$ 
			500
 
  《 
			绝对历史主义何以可能?--黑格尔主义进路下的葛兰西绝对历史主义思想研究
			》
 售價:HK$ 
			449
 
  《 
			新民说·欧洲城市现代史:从 1815 年至今
			》
 售價:HK$ 
			449
 
  《 
			拍出绝世佳作 世界顶级摄影师私藏技法解密
			》
 售價:HK$ 
			653
 
 
 | 
         
          | 內容簡介: |   
          | 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和综述,对产业、旅游和文化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从经济学属性分析了文化旅游产品的特征,分析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的内容和互动机制,立足宏观角度和以供求引致为基础的微观角度探讨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的必要性,基于旅游和文化的产业功能探讨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的可行性,*后以国际旅游城市黄山为例,分析了旅游产业和代表性地域文化徽文化产业融合的现状和存在的障碍,并从宏观和微观供需双重体系的角度为旅游产业和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提出了相关对策。 |  
         
          | 關於作者: |   
          | 汪艳,1979年出生,江西婺源人,硕士,美国奥本大学访问学者,台湾实践大学高级访问学者,韩国又松大学交流教师,现为黄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出版专著《低碳经济范式下新型城市化三大动力研究》和《巴菲兔的经济学之旅》,主编《世界经济概论》教材,发表论文多篇。 程鹏,1979年出生,黄山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教师,主要承担城市规划、城市生态、乡村规划等课程的教学,研究领域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方微,1983年出生,黄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承担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研究领域为公司治理。
 |  
         
          | 目錄: |   
          |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界定
 第三章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的必要性
 第四章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的可行性
 第五章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的促进以黄山为例
 |  
         
          | 內容試閱: |   
          | 新型城市化的发展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在城乡一体化过 程中实现的人文、环境和社会友好和谐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这必然要求国家产业发展结
 构的重心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升级优化为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社会公众提高生活品质的
 方式也从最初对物质的追求转向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追求,而且社会生产力越是发展,
 公众对精神需求的依赖程度越高。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都是带动性极强的综合性第三产
 业。 旅游产业是以旅游业生产力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为核心,利用旅游设施,
 以旅行社为产业龙头,由一系列行业部门组成的集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于一体的综
 合产业;文化产业则是一种借助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的过程,将文化产品转化为
 文化商品的产业。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都能为公众提供满足精神需要的产品,这一点已
 经获得了社会的认可。过去以自然风光观赏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业,如果继续过分依赖
 自然资源,不仅气候、传播性疾病等不确定因素是不可克服的障碍,还由于当时过分追
 求经济利益,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伴随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也日益严重,旅游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遭遇了危机。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创造出各种地域文化,也需要享受
 这些文化,可如果地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只限于产业内的平台,则必然会影响其传播广
 度和深度。如果旅游产业能够以文化为内涵,品质自然提升;文化产业若是以旅游为形式,
 活力自然迸发。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如果能实现有机融合,将会使旅游者在游览自然的同时享受更
 有内涵的学术性文化,也能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最小化扰动。而且文化的大力产业化,能
 充分吸纳劳动力,有助于城乡统筹发展逐步渗透到经济整体发展中,有利于城乡差别的
 消失和社会公平的实现,更是对十九大报告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积极响应。
 本书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了相关文献,对工业化和城市化,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产业结构及其升级,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互动,
 新型城市化与旅游产业,新型城市化与文化产业,产业融合的一般概念、动因和意义,
 旅游产业的产业融合,文化产业的产业融合等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本书的研究内容和
 方法。
 第二部分对产业、旅游及旅游产业、文化及文化产业、市场和文化旅游市场、文化
 旅游和旅游文化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经济学属性出发从无形产品、体验性、不可转
 移性、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等角度分析了文化旅游市场
 产品的特征,并分析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的内容及互动机制。
 第三部分从宏观视角探讨了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必要性,同时也从微观角度探讨了文
 化和旅游融合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文化旅游产品需求的决定因素研究了需求如何引致文
 化和旅游的融合;通过分析文化旅游产品供给的决定因素,并以徽州水口为例说明了文
 旅融合中的文化产品供给旅游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文化化,研究了供给如何引致文化和旅
 游的融合。
 第四部分介绍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旅游产业具有引领多
 产业发展、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增加资金积累和外汇收入、迎合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功能,也分析了文化产业具有满足民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促进产业
 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深化文化体制的改革、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顺应可持续发展
 理念等功能。
 第五部分介绍了国际旅游城市黄山市的概况,分析了黄山市旅游产业和文化产
 业的发展现状,针对黄山地域文化徽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现状,和在有机融合过
 程中存在的系列障碍,从宏观体系和微观供需体系构建的双重角度为文旅融合的有效形
 式提出了相关对策。
 本书是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 SK2017A0381,基地重点研究
 项目 SK2016A0876,一般研究项目 SKHS2015B04 和人文重点研究项目 SK2015A531 的研究成果。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项目组成员的大力支持。具体分工为: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界定和第四章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的可行性
 由汪艳执笔;第三章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的必要性由程鹏执笔;第五章旅游
 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的促进以黄山为例,有关数据资料由方天霞搜集和整理,并
 由方微和汪艳共同执笔。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汪颖玲的建议,且引用了其他作者的观
 点并做了相应标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书中不到之处,敬请同行专家不吝批评指正。
 汪艳 2018 年 8 月于黄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