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ETF投资 低利率时代财富进阶必修课(普通人躺赢的投资方法,领先一步学会ETF投资,早日赢得财富自由
			》
 售價:HK$ 
			352
 
  《 
			肩部康复训练 损伤预防 评估与恢复(修订版)
			》
 售價:HK$ 
			500
 
  《 
			速写随手画 临摹训练素材集
			》
 售價:HK$ 
			285
 
  《 
			女性的奥秘
			》
 售價:HK$ 
			398
 
  《 
			理解人性:成熟不是看懂事情 而是看透人性 任何事件中 都别低估人性的影响
			》
 售價:HK$ 
			286
 
  《 
			看见情绪价值2(做个情绪自由的成年人 不要和别人一起欺负自己,你的情绪比全世界的期待都重要)
			》
 售價:HK$ 
			254
 
  《 
			罪案调查科:罪终迷局
			》
 售價:HK$ 
			269
 
  《 
			从达·芬奇到互联网 : 文艺复兴以来的技术与文化
			》
 售價:HK$ 
			439
 
 
 | 
         
          | 編輯推薦: |   
          | 本书是象棋特级大师、象棋教练刘殿中,对自己象棋人生中的精彩对局的解析。全书共选了120局,皆是作者与象棋界泰斗、大师的对决。作者从复盘的角度,对每一局做了解析,对关键时刻的步数和策略也进行了深度分析,对于读者提高象棋水平,历练比赛心态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是一本稳扎稳打的象棋对局精粹和棋谱,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象棋特级大师、象棋教练刘殿中,对自己毕生精彩棋局的选择和解析。全书共选取了120局,都是作者与象棋界著名大师、泰斗的对局,包括与胡荣华、赵国荣、吕钦、许银川等象棋大师的切磋。作者对每一局的解析都是从自我总结的角度出发,仔细复盘,指出精妙之处,同时也深刻反思失误,顺便对一些棋局棋路做了阐述,有的还有升华和改进,便于读者从中吸取经验,增长棋艺。 |  
         
          | 關於作者: |   
          | 刘殿中,1948年出生,河北唐山市人。象棋特级大师,教练员,先后培养出李来群、胡明两名特级国际大师及黄勇、阎文清等六名象棋大师。 1975年、1984年、1992年三次获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第四名,1996年获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第五名
 1985年获亚洲象棋个人锦标赛第三名
 2002年获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第三名
 2004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亚军
 1983年、1985年、1997年、1998年率领河北队获全国象棋团体赛冠军。
 1982年晋升中国象棋大师
 1992年晋升象棋国际大师
 1993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刘殿中,1948年出生,河北唐山市人。象棋特级大师,教练员,先后培养出李来群、胡明两名特级国际大师及黄勇、阎文清等六名象棋大师。
 1975年、1984年、1992年三次获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第四名,1996年获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第五名
 1985年获亚洲象棋个人锦标赛第三名
 2002年获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第三名
 2004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亚军
 1983年、1985年、1997年、1998年率领河北队获全国象棋团体赛冠军。
 1982年晋升中国象棋大师
 1992年晋升象棋国际大师
 1993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98年晋升象棋特级大师
 著述颇丰,《盘河马探秘》为其力作。
 |  
         
          | 目錄: |   
          | 第1 局 周顺发 负 刘殿中 第2 局 刘忆慈 负 刘殿中
 第3 局 刘殿中 胜 杨茂荣
 第4 局 刘殿中 胜 傅光明
 第5 局 刘殿中 胜 李义庭
 第6 局 丁晓峰 负 刘殿中
 第7 局 刘殿中 和 胡荣华
 第8 局 刘殿中 胜 孟立国
 第9 局 刘殿中 胜 臧如意
 第10 局 刘殿中 和 蔡福如
 第11 局 郭长顺 负 刘殿中
 第12 局 李国勋 负 刘殿中
 第13 局 刘殿中 胜 杨官璘
 第14 局 郭长顺 负 刘殿中
 第15 局 李忠雨 负 刘殿中
 第16 局 刘殿中 胜 钱洪发
 第17 局 刘殿中 胜 刘剑青
 第18 局 刘殿中 胜 蒋志梁
 第19 局 殷广顺 负 刘殿中
 第20 局 刘殿中 胜 李国勋
 第21 局 孟立国 负 刘殿中
 第22 局 刘殿中 胜 徐天利
 第23 局 李望祥 负 刘殿中
 第24 局 刘殿中 胜 柳大华
 第25 局 刘殿中 胜 王嘉良
 第26 局 刘殿中 胜 言穆江
 第27 局 刘殿中 胜 钱洪发
 第28 局 徐天利 负 刘殿中
 第29 局 刘殿中 胜 吕 钦
 第30 局 刘殿中 胜 赵国荣
 第31 局 柳大华 负 刘殿中
 第32 局 刘殿中 胜 赵国荣
 第33 局 臧如意 负 刘殿中
 第34 局 赵国荣 负 刘殿中
 第35 局 刘殿中 胜 柳大华
 第36 局 刘殿中 胜 陈孝堃
 第37 局 甘小晋 负 刘殿中
 第38 局 于幼华 负 刘殿中
 第39 局 李锦欢 负 刘殿中
 第40 局 刘殿中 胜 蔡福如
 第41 局 刘殿中 胜 李来群
 第42 局 刘殿中 胜 徐天红
 第43 局 刘殿中 胜 柳大华
 第44 局 刘殿中 胜 陈孝堃
 第45 局 刘殿中 胜 林宏敏
 第46 局 吕 钦 负 刘殿中
 第47 局 胡荣华 负 刘殿中
 第48 局 刘殿中 胜 徐天红
 第49 局 刘殿中 胜 蒋志梁
 第50 局 刘殿中 胜 吕 钦
 第51 局 刘殿中 胜 林宏敏
 第52 局 孙志伟 负 刘殿中
 第53 局 刘殿中 胜 庄玉庭
 第54 局 刘殿中 胜 臧如意
 第55 局 刘殿中 胜 徐健秒
 第56 局 吕 钦 负 刘殿中
 第57 局 刘殿中 胜 蒋志梁
 第58 局 李家华 负 刘殿中
 第59 局 刘殿中 胜 庄玉庭
 第60 局 刘殿中 和 赵国荣
 第61 局 刘殿中 胜 胡荣华
 第62 局 于幼华 负 刘殿中
 第63 局 梅青明 负 刘殿中
 第64 局 廖二平 负 刘殿中
 第65 局 刘殿中 和 胡荣华
 第66 局 刘殿中 胜 傅光明
 第67 局 刘殿中 胜 陶汉明
 第68 局 柳大华 负 刘殿中
 第69 局 胡荣华 和 刘殿中
 第70 局 刘殿中 和 胡荣华
 第71 局 刘殿中 胜 汤卓光
 第72 局 于幼华 负 刘殿中
 第73 局 刘殿中 胜 于幼华
 第74 局 金 波 负 刘殿中
 第75 局 刘殿中 胜 张晓平
 第76 局 刘殿中 胜 杨德琪
 第77 局 刘殿中 胜 柳大华
 第78 局 刘殿中 胜 于幼华
 第79 局 卜凤波 负 刘殿中
 第80 局 洪 智 负 刘殿中
 第81 局 许银川 和 刘殿中
 第82 局 刘殿中 胜 陶汉明
 第83 局 于幼华 负 刘殿中
 第84 局 刘殿中 胜 胡荣华
 第85 局 刘殿中 胜 景学义
 第86 局 刘殿中 胜 熊学元
 第87 局 洪 智 和 刘殿中
 第88局 刘殿中 胜 徐天红
 第89 局 柳大华 负 刘殿中
 第90 局 刘殿中 胜 陈孝堃
 第91 局 刘殿中 胜 徐天红
 第92 局 刘殿中 胜 葛维浦
 第93 局 刘殿中 胜 郑一泓
 第94 局 吕 钦 负 刘殿中
 第95 局 杨德琪 负 刘殿中
 第96 局 刘殿中 胜 金 波
 第97 局 刘殿中 胜 徐天红
 第98 局 刘殿中 胜 洪 智
 第99 局 刘殿中 胜 赵国荣
 第100 局 刘殿中 胜 胡荣华
 第101 局 刘殿中 胜 蒋 川
 第102 局 刘殿中 胜 王 斌
 第103 局 刘殿中 和 胡荣华
 第104 局 万春林 负 刘殿中
 第105 局 赵鑫鑫 负 刘殿中
 第106 局 景学义 负 刘殿中
 第107 局 刘殿中 胜 苗永鹏
 第108 局 许银川 负 刘殿中
 第109 局 洪 智 负 刘殿中
 第110 局 刘殿中 胜 陶汉明
 第111 局 赵国荣 负 刘殿中
 第112 局 于幼华 负 刘殿中
 第113 局 刘殿中 胜 徐天红
 第114 局 刘殿中 胜 胡荣华
 第115 局 刘殿中 胜 阮武军
 第116 局 刘殿中 胜 吴贵临
 第117 局 汪 洋 负 刘殿中
 第118 局 靳玉砚 负 刘殿中
 第119 局 刘殿中 胜 庄玉庭
 第120 局 刘殿中 胜 蒋 川
 |  
         
          | 內容試閱: |   
          | 宋代苏东坡曾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叹人生如梦。我自1964 年十六岁时首次角逐全国象棋大赛至2008 年从河北棋院院长岗位上退休, 再到如今已过古稀之年,也生出了人生如梦之感。其间,我参加了多次象棋赛事,对局无数,可以说把一生献给了象棋事业。 19641975 年,由于一些社会客观原因,象棋比赛一度中断,70 年代末象棋比赛复兴,这一阶段恰是我开始探索象棋,棋艺不断成长进步的阶段。由于比赛稀少,进步速度受到了影响,这一阶段棋下得生疏,对于象棋攻守的内在规律、理论、知识一知半解。另外,因为不懂战略,布局缺少章法,临局攻杀操刀生硬,以刚猛粗犷进攻为主,所以练就了进攻型身手。象棋比赛复兴后,我已到而立之年,通过与全国各地象棋高手进行大量的交流比赛,然后进行复盘总结,我开始潜心探索象棋理论,棋艺逐渐成熟起来, 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实战成绩也有所提高。
 1977 年河北省成立象棋队,我有幸担任了首任教练之职。由于重任在肩,我更加重视团体成绩与学员的进步成长。象棋训练计划的制订,对整体比赛成绩的追求,对学员们德、智、体各方面的培养,尤其是小队员的衣食住行和繁杂的行政事务,占用了我大量的时间,导致白天不能专心致志地研究象棋,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静下心来面对棋盘,从而影响了个人比赛成绩的突破。不过令我欣慰的是,1983 年、1985 年,河北男队两次获得全国团体冠军,李来群1984 年首获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男子冠军,胡明1987 年首获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女子冠军,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20 世纪90 年代后期至21 世纪初,我已到知天命之年。随着阅历的增多,我求胜的欲望减退,心态渐趋平和,临局时能做到收放自如、攻守兼备,比赛成绩反而较年轻时有了突破。2002 年、2003 年,我连续两年跻身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前三名,距冠军宝座一步之遥。只可惜岁月不饶人,好光景难以为继。现在回过头来审视这一阶段的对局,发现我临局时喜欢攻杀,因为攻杀能激发我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我善于进攻,下出了许多精彩的攻杀对局。然而,对局时我经常过高地估计对手的棋型弱点,漠视己方的阵型缺陷,因此,也有许多贪攻致败的战例。我攻杀起来往往将兵家主张的守拙 置于脑后,做不到致人而不致于人,经常违背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城有所不攻的求胜之道,面对铜墙铁壁执意攻坚,反而惨遭对方暗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至高境界,我还做不到,这也许与我的性格有关吧。
 文革期间,我成为开滦煤矿的一名工人,工友们旷达豪爽的处世态度令我受益匪浅,不计得失的工友情谊影响了我的一生。反映在棋盘上,就是不顾一切地往前冲!我的个性和棋艺风格的形成,与这一段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棋虽小道,但人生如棋。
 本书收录了我精心筛选出来的精彩且有重大意义的120 局对局,基本体现了我的棋艺水平与行棋风格,也再现了我的成长历史,包含了我50 多年来投身于象棋事业的感悟。我将自己成功与失败的战例进行了归纳总结,呈现给广大象棋爱好者,为您茶余饭后把玩象棋提供精神食粮。对于象棋专业人士来讲,本书可以为您思考攻守的辩证关系树立一面镜子,从而为您的棋艺进步提供帮助。同时,我希望本书能为象棋宝库增砖添瓦。书中内容若有不当之处,恳请朋友们不吝赐教。
 刘殿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