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乱世流离三百年:两晋南北朝十二讲(3版)两晋南北朝历史入门读物,东晋仍为皇权政治时代
》
售價:HK$
500

《
二战图文史:战争历程完整实录
》
售價:HK$
1112

《
中世纪生活图鉴(保命tips:别被蜗牛追杀,更别惹会爆炸的猫!)
》
售價:HK$
449

《
草原帝国
》
售價:HK$
653

《
战争日记 硝烟中的生命诗笺 战争亲历者以第一视角记录一战凡尔登战役
》
售價:HK$
403

《
赢家法则 : 股市交易的底层逻辑
》
售價:HK$
347

《
新加坡科学之路 从1965年至今 科学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HK$
602

《
1922至1923年孙中山在沪期间各地来电辑释 全3册
》
售價:HK$
3050
|
| 內容簡介: |
|
《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与制度完善研究》基于国家粮食安全与地区间经济发展平衡的角度,借鉴已有的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利用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粮食产销平衡区的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等统计数据,运用比较分析法,计量分析法,分析粮食主产区对国家粮食生产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因粮食生产而产生的利益流失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说明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完善的必要性和依据;利用理论推演法分析现行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产粮大县奖励政策的利弊,说明现行产粮大县奖励政策不足以弥补粮食主产区因粮食生产的利益流失,政策目标实现程度不高,因此应该建立科学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对粮食主产区因粮食生产而造成的损失进行合理补偿,以期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提高粮食主产区地方□□产粮的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
| 關於作者: |
陈璐,女,1980年生,山东招远人,管理学博士,东北农业大学副教授,黑龙江省法理学会理事,黑龙江省知识产权法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建议办理第三方专家评估委员会专家。多年来,一直从事农业经济、农业政策与法规问题研究,先后主持黑龙江省哲学社科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以及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绥化市人民□□等委托横向课题4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等研究课题6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编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马凤才,男,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系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教育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理事,黑龙江省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管理学会理事。长期从事农业经济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省和厅局级各类科研项目13项,以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
陈璐,女,1980年生,山东招远人,管理学博士,东北农业大学副教授,黑龙江省法理学会理事,黑龙江省知识产权法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建议办理第三方专家评估委员会专家。多年来,一直从事农业经济、农业政策与法规问题研究,先后主持黑龙江省哲学社科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以及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绥化市人民□□等委托横向课题4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等研究课题6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编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马凤才,男,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系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教育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理事,黑龙江省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管理学会理事。长期从事农业经济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省和厅局级各类科研项目13项,以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
王建华,1979年生,河南汝南人,管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江苏省食品安全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消费者行为科学,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理论与政策研究。
2016年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2017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2013-2018年获得江南大学□□-6届至善青年学者称号,2016年入选江南大学首届科研之星。中国空间统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发展经济学会理事、江苏省系统工程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食品安全治理评论》执行主编。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社科重大基金(子项目)2项;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及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以作者身份在《Food Control》、《China Agricurtural EconomicsReview》等SSCI源刊发表论文10余篇,在《中国农村经济》等CSSCI源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等学术专著3部;科研成果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获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