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植梦花园:从游走世界到回归故乡的园艺旅程
			》
 售價:HK$ 
			449
 
  《 
			鲍鹏山新批水浒传(全三册)
			》
 售價:HK$ 
			1520
 
  《 
			中国石窟音乐图像大典
			》
 售價:HK$ 
			1367
 
  《 
			希波战争
			》
 售價:HK$ 
			449
 
  《 
			泥土之美——探寻泥咕咕的手工艺与生活文化
			》
 售價:HK$ 
			500
 
  《 
			商业盈利模式一本通 可复制的生意经 让每一分钱聪明盈利
			》
 售價:HK$ 
			265
 
  《 
			新加坡环境发展史(1965-2015):迈向环境可持续发展之旅
			》
 售價:HK$ 
			500
 
  《 
			山水并野形图研究
			》
 售價:HK$ 
			398
 
 
 | 
         
          | 內容簡介: |   
          | 近年来,广东省社会治理蓬勃发展,日新月异,在公共事务决策征询民意制度、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城乡社区治理与服务制度等方面分别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为国家及其它地区提供了丰富的社会治理创新经验。如今,广东省社会治理创新已经进入到攻坚期和转型期,新时代要求社会治理创新要适时由粗放型向精细型发展,实现由低质量向高质量的跨越。本书超越既有研究,拟引入生命周期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对广东省社会治理创新进行诠释;构建社会治理创新的生命周期曲线;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两方面剖析社会治理创新动力的影响因素;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两方面重构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路径。 |  
         
          | 關於作者: |   
          | 李晓燕,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广东财经大学公共事业与社会保障系主任、广东财经大学社会保障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博士后,Duke University访问学者。兼任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副秘书长;广州市海珠区社会创新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佛山市社会工作委员会咨询专家;佛山市顺德区社会工作委员会咨询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社会政策、社会治理。近年来先后主持了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3YJA790054),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09YJC790038),广东省软科学项目(2013B070206064),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1WYXM051),广州市社科项目1项,佛山市社科基金项目2项,出版专著3部,在《学术研究》、《农业经济问题》、《公共行政评论》、《社会保障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首都经贸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围绕地方社会建设发展,承担多项横向研究课题。 |  
         
          | 目錄: |   
          |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篇
 一 新时代社区治理概念的本土化构建
 (一)社区
 (二)社区治理
 (三)社会创新
 (四)持续创新
 (五)三社联动
 二 新时代社区治理理论的本土化构建
 (一)宏观理论
 (二)微观理论
 三 新时代社区治理的本土化问题
 (一)治理社区和社区治理
 (二)治理悬浮化和社区微治理
 (三)社区治理行政化
 (四)社区治理精细化不足
 (五)社会组织专业能力不足
 第二部分 案例篇
 一 案例选取依据
 二 案例一 新时代X区社区治理持续创新
 (一)社会动员概况描述
 (二)社会动员阶段划分
 (三)社会动员实践
 (四)小结与展望
 三 案例二 新时代Y区社区治理持续创新
 (一)社区营造
 (二)公益创投项目
 (三)乡村振兴战略
 四 比较与启示:X区与Y区的社区治理持续创新
 (一)社区治理持续创新的制度逻辑
 (二)社区治理持续创新的主要特征
 (三)社区治理创新的问题与思考
 五 结论与讨论
 第三部分 专题篇
 专题一 新时代下的地方社会治理创新
 基于生命周期与制度变迁逻辑
 一 引言与文献回顾
 二 研究对象与资料来源
 三 Y区社区营造:一个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一)Y区社区营造的背景概况
 (二)一个困惑:创新还是因循
 (三)一种解读:基于生命周期与制度变迁逻辑
 四 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重构
 五 结语
 专题二 社会理性和精英治理嵌入新时代社会动员
 基于X区的实践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回顾与研究框架
 (一)文献回顾
 (二)研究框架
 (三)资料来源
 三 X区的新型特色社会动员实践
 (一)社会动员阶段划分
 (二)社会理性和精英治理嵌入社会动员
 (三)社会动员案例分析
 五 结论与讨论
 专题三 党建和社区基金会嵌入社区治理
 基于治理理论的一种可行性思考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回顾与评述
 (一)文献回顾
 (二)文献评述
 三 研究设计
 (一)基层党建嵌入社区治理
 (二)社区基金会嵌入社区治理
 (三)一个研究框架:党建和社区基金会嵌入社区治理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四 一个案例基层党建和社区基金会嵌入社区治理
 (一)案例描述
 (二)社区基金会(社区福利会)的党建供求图景
 (三)基层党建和社区基金会嵌入社区治理:可行性及实现路径
 五 结论与讨论
 结语
 后记
 |  
         
          | 內容試閱: |   
          | 序:为我国社区治理添砖加瓦 在当今中国,恐怕没有多少事情比社区治理更加重要、更加复杂。说其重要,一方面是因为社区承载了千家万户老百姓的生活。广大的城乡居民每天都生活在社区中,社区不仅向人们提供了基本的生活空间,而且关乎他们基本的生活条件和环境。民众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社会交往、婚丧嫁娶、育儿养老等事务和活动都在社区里展开。社区的环境、条件、秩序、和谐等方面的情况直接关系到每家每户的生活质量,是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基础。由此,每个人都不得不关注社区和社区治理,尽管不同的人关注的角度、程度和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社区又承载了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庞大的国家治理体系。社区是执政党重要的执政基础,是政府公共管理体系在基层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平台和行动者,也是中国式的政治民主、居民自治和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基础,还是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压舱石。因此社区治理很重要,它不仅对民众很重要,而且对国家也很重要;不仅对老百姓的生活很重要,而且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很重要。
 社区治理又是很复杂的工程。一方面,社区治理涉及多方面的主体,包括复杂的政府部门,多样化的居民、社区组织,以及其他很多组织,众多的主体在社区这个平台上形成复杂的关系,持续地发生着复杂的互动,形成复杂的行动者网络。另一方面,社区平台上各个行动者的利益往往是不一致的,并且其利益的不一致会导致其行为的多元化,社区治理则是要在主体间利益不一致,甚至充满利益矛盾的情况下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以实现社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此外,众多的社区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别。社区都是由人组成的,这大概是所有社区唯一的绝对共同点。除此之外,中国的社区不同于外国的社区,中国的城市社区不同于农村社区,大城市的不同于小城市的,同一个城市中不同区域和不同人群构成的社区往往也有很大的差别。甚至在所有外在环境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