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文明的重建:战后德国五十年(译林思想史)从大屠杀刽子手到爱好和平的民主主义者,揭秘战后德国五十年奇迹般的复兴之路!
》
售價:NT$
505.0

《
我以为这辈子完蛋了(经历了那么多以为会完蛋的事,我还是活得好好的!)
》
售價:NT$
398.0

《
社会情绪的传递与互动研究:以情感符号为视角 (光明社科文库·法律与社会)
》
售價:NT$
434.0

《
推荐系统核心技术与实践
》
售價:NT$
505.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
售價:NT$
347.0

《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 王健文
》
售價:NT$
254.0

《
美国黑室(全译本 图文珍藏版)
》
售價:NT$
356.0

《
咨询的奥秘2:咨询师的百宝箱(珍藏版)
》
售價:NT$
356.0
|
編輯推薦: |
编史修志是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世代延存。自民国时期至今,年鉴成书近六千余种,仅上海地区就有近千余种,其中浦东地区就有县志、镇志、村志、专业志、地区年鉴、专业年鉴以及各类地情资料百种之多。在中国,随着地方志和年鉴学的研究深入,志鉴界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一些学者的理论得到广泛认同并付诸实践,一批有影响的著述为志鉴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本书为浦东文化丛书第四辑中的一本。全书收录笔者的26篇对历史和史志工作的探索性文章,既是作者在史志工作实践中的深刻体会和理论认同,也是其对地情史、专业史研究所表达的见解,可作为志鉴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参考性书籍。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浦东文化丛书第四辑中的一本。全书篇幅约20万字,收录笔者的26篇对历史和史志工作的探索性文章,分为地方志研究和年鉴研究两大部分。这些既是作者在史志工作实践中的深刻体会和理论认同,也是其对地情史、专业史研究所表达的见解。本书可作为史志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参考性书籍。
|
目錄:
|
目录
地方志研究
小议地名语源
从历史文化名城看旅游中的文化行为
谈地方志编纂的改革与创新
地方志印数风险及对策浅析
地方志、年鉴档案的数字化建设研究
信息技术应用与地方志发展关系研究
地方志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论地方志的信息化策略
《清明上河图》流传排年记事研究
从浦东历史遗址、出土文物看其成陆过程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
谈历史上白银的比价
论元明清三朝火器发展
浅议元朝疆域扩张中的火器运用及西传
年鉴研究
论我国年鉴出版的形态变化、趋势和特点
论年鉴期刊的个性化与经营管理
论年鉴编纂规范化
论年鉴稿源开拓和组稿形式变革
论年鉴资料的整体优化
年鉴条目写作
年鉴的情报价值及其作用
拓展年鉴发行业务:年鉴适应国家出版和发行开放之策
论年鉴编纂的现代化
论年鉴局域网中多数据库系统互联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年鉴网络的采购原则
论年鉴品牌创新和市场营销策划
年鉴质量管理与内容创新
|
內容試閱:
|
自序
编史修志是我国传承历史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古以来,我国史志图书存至当今万余种二十余万册,历史文化绵绵传承,世代延存。
远的不说,单上海地区,就有众多方家学者之著述:宋代《琴川志》,明代《南河志》《赵州志》《上海田赋志》和《龙江船厂志》,清代《分建南汇县志》《川沙抚民厅志》《南汇县新志》和《川沙厅志》等。近代,随年鉴学之兴起,自民国起至共和国至今,年鉴成书近六千余种,仅上海地区就有近千余种。浦东地区就有县志、镇志、村志、专业志、地区年鉴、专业年鉴以及各类地情资料百种之多。在我国,随着地方志和年鉴学的研究深入,志鉴界学术成果的不断涌现,一些学者的理论得到广泛认同并付诸实践,一批有影响的著述为志鉴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笔者从事志鉴工作逾二十余寒暑,对史志结缘颇深,先后参与六十二部《浦东年鉴》的编纂(中文版二十二部,英文版二十部,电子版二十部),并任副主编和执行主编。同时还参与编纂《川沙县续志》《浦东新区志》等,曾主编《人文浦东》《话说上海》(浦东卷)、《黄炎培诗抄文选》等。发表论文七十余篇,通讯、报道、辞条、图照等九百余篇(张)。
在理论研究中,不少方家学者及同事给予我众多鼓励,促使我将一些私意我见见诸于笔端,此书便是选择有代表性文字而结集的。全书收录十余年来笔者对历史和史志工作的探索性文章二十八篇,这既是我在史志工作实践中的深刻体会和理论认同,也是对地情史、专业史研究所表达的浅见。不当之处,请专家、学者和朋友们给予指正。
本书署名的皆为合撰,余系本人所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