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隋唐与东亚
			》
 售價:HK$ 
			296
 
  《 
			理解集(1930-1954)(阿伦特作品集)
			》
 售價:HK$ 
			551
 
  《 
			智慧储能革命 揭示储能行业的技术路线与底层逻辑 洞见能源革命的未来图景
			》
 售價:HK$ 
			403
 
  《 
			身体知道幸福:发现感恩、幸福与喜悦的意想不到的方式
			》
 售價:HK$ 
			403
 
  《 
			海外中国研究·道家与中国治道(国际汉学泰斗顾立雅集大成之作,一部打破哲学迷思的中国治道探源经典。开辟
			》
 售價:HK$ 
			296
 
  《 
			人体雕塑解剖学
			》
 售價:HK$ 
			653
 
  《 
			投喂AI: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底层工人纪实
			》
 售價:HK$ 
			352
 
  《 
			诛仙.全6册(最新典藏版)
			》
 售價:HK$ 
			1616
 
 
 | 
         
          | 內容簡介: |   
          | 《反歧视评论》是由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主办,刘小楠教授和王理万博士主编的国内首个以平等权利和反歧视为主题的学术性连续出版物,迄今已经出版五辑。《反歧视评论》旨在汇集反歧视研究的前沿理论,展现反歧视实践的*成果,进一步推动反歧视的法律和制度变革。《反歧视评论》系国内*册(迄今也是*的)反歧视法律专门刊物。自2014年首辑《反歧视评论》出版以来,具有很好的学术影响力,得到学界高度关注和好评。该学科领域有哪些较具影响的期刊或集刊:除本集刊外,尚未有专门研究反歧视法律制度的同类集刊。 |  
         
          | 關於作者: |   
          | 刘小楠,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法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耶鲁大学法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社会法研究会理事、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法学会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人权法学、反歧视及性别方面的研究。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及国际研究项目,国际劳工组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项目专家。撰写或主编了《反歧视法讲义:文本与案例》、《港台地区性别平等立法及案例研究》、《20年,我们走了多远?95世妇会后中国妇女权利发展状况研究》、《反就业歧视法专家建议稿及海外经验》等多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  
         
          | 目錄: |   
          | 主题研讨:美国反歧视制度与实践 美国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简介/〔美〕何宜伦 刘超 译
 就业性别歧视中性别概念的发展
 基于美国立法和司法判例的研究/何霞
 原旨主义支持同性婚姻吗?/郭晓飞
 美国禁止询问犯罪记录法案的立法与实践/王彬
 美国反歧视法治实践中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兼论反歧视诉讼中的统计证据规则/李昊
 美国反就业歧视法律救济研究/卢杰锋
 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对就业歧视的救济/孙萌 封婷婷
 美国反歧视案件举证责任分配与证明问题的考察及启示/朱桐辉
 美国就业歧视当事人的诉讼权保障/黄溢智
 
 学术专论
 用人单位防治职场性骚扰的合同义务及违约责任
 基于德国法律规定及司法经验的考察/赵进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黄家声
 我国消除怀孕歧视的困境及改革路径/刘畅
 
 案例研读
 就业歧视司法认定路径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165份判决书的实证分析/陆银清
 
 调研报告
 中国跨性别者受教育权实现状况及法律对策/刘小楠
 
 《反歧视评论》征稿启事
 |  
         
          | 內容試閱: |   
          | 卷首语 
 第6辑《反歧视评论》如约与读者见面了!回首2014年《反歧视评论》创办,迄今已然经过六年时光。这六年中,社会和公众对于反歧视经历了从集体无意识到全民觉醒的可喜进步。反歧视从精英话语转变为公众话语,并且已经开始影响和推动国家政策的发展。2018年至2019年,相关政策成果集中涌现:2018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增加民事案件案由的通知》,明确在一般人格权纠纷下增设平等就业权纠纷案由,在侵权责任纠纷中增加性骚扰损害责任纠纷案由;2019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九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着手解决招聘中的就业性别歧视问题;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做政府工作报告时重申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中的性别和身份歧视。由此,反歧视不再是知识精英的吁求,也不再是民间共识,而成为实实在在的国家行动。
 《反歧视评论》作为国内首个以平等权利和反歧视为主题的学术集刊,躬逢和参与了反歧视由理论到实践的艰辛历程。个中甘苦,也与诸位反歧视同仁共同经历和分担。反歧视阶段性政策成果涌现,并不意味着反歧视研究可以告一段落,反而对理论提出了更高、更新和更细致的要求。比如,如何在增设案由之后为歧视案件提供更周延的司法救济,如何分配举证责任,如何保障当事人诉权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反歧视评论》主办方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于2018年组织专家团队赴美参访,集中了解和研究相关问题。专家团队成员包括本书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刘小楠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孙萌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郭晓飞副教授,西南财经大学何霞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彬副教授,对外经贸大学卢杰锋副教授,南开大学朱桐辉副教授,四川大学李昊副教授,北京市瑞凯律师事务所黄溢智律师等。代表团先后参访了纽约市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纽约市人权委员会、法律援助协会、平等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