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文传统一(“人文传统”系列丛书第七版,人文传统1:史前时期—中世纪,回溯人类文明的源头)
》
售價:NT$
653.0

《
西瓜船
》
售價:NT$
255.0

《
轻松阅读: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
》
售價:NT$
305.0

《
帝都绘“图解世界文化遗产”三部曲(长城、中轴线、大运河)
》
售價:NT$
1856.0

《
左岸译丛:袜子的哲学
》
售價:NT$
245.0

《
全球对话主义(第二版)
》
售價:NT$
500.0

《
思考,快与慢
》
售價:NT$
500.0

《
集成式机器学习算法理论与应用
》
售價:NT$
505.0
|
編輯推薦: |
为何在充满盗版和抄袭的环境下,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得以爆发出未有的生命力? 网络时代的文学如何日益成为娱乐文化生产的总源头、进而影响公共想象和意识形态的形成?
如何理解这种法律视野中的悖谬,以及悖谬背后传统的法律想象与新技术生产之间的张力?
本书力图从历史的角度理解这种错位,以及错位背后生产与制度之间的张力,试图为读者理解法律与创作、法律与社会之关系带来全新的灵感。
|
內容簡介: |
本书的研究关注点来源于一个非法的社会事实:在充满盗版和抄袭的环境下,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爆发出未有的生命力,正日益成为娱乐文化生产的总源头,进而影响公共想象和意识形态的形成。如何理解这种错位,以及错位背后生产与制度之间的张力,成为研究的核心问题。
本书中,三段看似不相关而实际纠缠的历史被统一于以上问题意识:18 世纪以来著作权制度及相应法律想象的形成;20 世纪文学领域对文学商业化和资本主义化的不断反思和突破性尝试;21 世纪互联网兴起之后,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生产机制的变化和未来发展。在法律和技术的交织影响下,网络文学领域实际上构成了一次有关知识生产关系变迁的社会实验。我们看到网络小说的诞生,读者的变化,写作者的焦虑,网站的繁荣和分裂,公众对网络文学理解的变化,从中也可以重新理解互联网的意义,著作权之于个人自由和社会繁荣的影响,法律与社会运动背后的焦虑,以及制度讨论的社会建构性意义。
在经验层面,本文糅合了两个看似不同而实际相互关联的实证研究:1)著作权制度及相应法律想象形成的历史分析,2)互联网兴起之后,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生产机制以及走向的经验观察。在历史与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本书旨在探讨传统的法律想象与新的技术生产之间的张力及其根本社会意涵。
|
關於作者: |
储卉娟,2013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讲师。研究兴趣包括法律与社会、城市生活与社会理论,致力于在新兴经验领域内发现和探究制度与集体心态之间的生成性关系。
|
目錄:
|
致谢 绪论 网络文学与可能的历史
第一章 狂热读者、污点作家与法律的忧思
第二章 旧制度:著作权与文学制度
第三章 新阅读:文学的焦虑与突破
第四章 从类型小说到网络文学:格拉布街的逆袭
第五章 技术时代的新文学(上):生产机制
第六章 技术时代的新文学(下):生产内容
第七章 历史的分岔:网络文学生产的两条道路
第八章 历史的交叠:起点中文网的故事
结论 说书人与梦工厂:互联网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余论 知识社会的结社自由:制度何为?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