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海洋治理与中国的行动(2024)
			》
 售價:HK$ 
			500
 
  《 
			阿萨姆茶园:一部环境文化史
			》
 售價:HK$ 
			500
 
  《 
			乐道院潍县集中营资料编译·第一辑
			》
 售價:HK$ 
			500
 
  《 
			绝对历史主义何以可能?--黑格尔主义进路下的葛兰西绝对历史主义思想研究
			》
 售價:HK$ 
			449
 
  《 
			新民说·欧洲城市现代史:从 1815 年至今
			》
 售價:HK$ 
			449
 
  《 
			拍出绝世佳作 世界顶级摄影师私藏技法解密
			》
 售價:HK$ 
			653
 
  《 
			意大利读画记
			》
 售價:HK$ 
			347
 
  《 
			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 大师与我们的时代 2025版 
			》
 售價:HK$ 
			551
 
 
 | 
         
          | 編輯推薦: |   
          | 以通信技术与系统为主线,将传统的涉及信号与线性网络、高频电子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多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压缩,做到把理论知识与通信技术工作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以通信技术与系统为主线,将传统的涉及信号与线性网络、高频电子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多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压缩,将庞杂、认识上有难度的知识体系化繁为简,并尽量做到把理论知识与通信技术工作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总的学习内容可压缩为一门课(60~70学时)。 本书主要包括通信系统概述,通信信号、滤波器与传输信道,频率的产生与合成技术,模拟通信技术与系统、模拟信号数字化与编码技术,数字信号基带与频带传输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与系统共7章内容,其中第2~6章共安排了16个仿真实训,各章均含有适量的思考题与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 目錄: |   
          | 出版说明 前言
 第1章通信系统概述1
 11通信和通信系统1
 111通信的基本概念1
 112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2
 113通信的分类3
 12模拟通信系统简介4
 121无线电广播通信系统基本组成4
 122无线电广播发送设备5
 123调制基本原理5
 124无线电广播接收设备5
 125模拟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6
 126通信波段划分6
 13数字通信系统简介7
 131数字通信系统基本组成7
 132信息量的概念及其计算8
 133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9
 134数字通信的特点10
 14现代通信网简介11
 141现代通信网的基本结构11
 142通信网的协议12
 143通信网的质量要求14
 15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前沿技术15
 151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15
 152现代通信的前沿技术16
 思考题与习题17
 第2章通信信号、滤波器与传输信道19
 21通信信号19
 211信号的分类19
 212正弦信号20
 213矩形波信号21
 214单次脉冲信号24
 215语音与图像信号24
 216数字信号26
 217噪声与干扰27
 218通信信号仿真实训28
 22滤波器31
 221滤波器的作用与分类31
 222LC滤波器34
 223集中参数滤波器35
 224滤波器仿真实训39
 23传输信道41
 231信道分类41
 232有线信道42
 233无线信道44
 234信道传输特性46
 思考题与习题47
 第3章频率的产生与合成技术48
 31反馈式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原理与性能指标48
 311反馈式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原理48
 312反馈式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条件49
 313振荡器的性能指标50
 314正弦波振荡器能否产生振荡的判别51
 315三点式振荡电路组成原则51
 32电容三点式振荡器53
 321基本电容三点式振荡器53
 322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54
 323正弦波振荡器仿真实训55
 33石英晶体振荡器56
 331并联型晶体振荡器56
 332串联型晶体振荡器57
 34混频技术58
 341模拟乘法器的基本概念58
 342模拟乘法器实现混频的原理59
 343混频技术仿真实训61
 35频率合成技术61
 351锁相环路的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61
 352频率合成器64
 353频率合成器仿真实训65
 思考题与习题66
 第4章模拟通信技术与系统68
 41电波传播与天线68
 411电波传播68
 412天线71
 42调幅通信发射技术与系统74
 421调幅波的基本特性74
 422模拟乘法器调幅电路78
 423现代调幅通信发射系统的一般组成78
 424调幅技术仿真实训79
 43调幅通信接收技术与系统79
 431超外差式接收技术79
 432接收机混频器80
 433调幅信号解调技术81
 434现代调幅通信接收系统的一般组成84
 435检波技术仿真实训85
 44调频通信技术与系统85
 441调频波和调相波的数学表示方法86
 442调频实现的方法89
 443调频信号解调的方法90
 444现代调频通信系统的一般组成92
 445调频及其解调技术仿真实训93
 45微波通信技术与系统94
 451微波器件与天线95
 452微波通信系统96
 453卫星通信系统98
 思考题与习题99
 第5章模拟信号数字化与编码技术101
 51脉冲编码调制(PCM)101
 511脉冲编码调制概念101
 512抽样101
 513奈奎斯特抽样定理103
 514脉冲调制技术仿真实训103
 52抽样信号的量化104
 521量化的过程104
 522量化误差105
 523均匀量化与非均匀量化106
 53PCM编码与解码106
 531常用二进制编码码型106
 532PCM编码108
 533PCM信号的码元速率和带宽109
 534PCM量化编码技术仿真实训109
 54语音压缩编码技术110
 541音频与语音110
 542语音压缩编码器的种类110
 543语音压缩编码技术的种类111
 55差错控制编码技术111
 551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111
 552纠错编码的分类112
 553差错控制方式113
 554差错控制编码原理113
 555码长、码重、码距和编码效率114
 556分组码的结构图115
 557抗干扰能力与最小码距的关系115
 558常用的简单差错控制编码116
 思考题与习题118
 第6章数字信号基带与频带传输技术119
 61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系统119
 62数字基带信号及其传输技术120
 621数字基带信号的基本要求120
 622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传输码型121
 623信道带限传输对信号波形的影响124
 624时域均衡127
 625再生中继传输技术127
 626数字信号基带传输技术仿真实训128
 63数字信号频带传输系统129
 631数字调制130
 632数字信号频带传输调制系统130
 64数字调制技术130
 641二进制幅移键控调制130
 642二进制频移键控调制131
 643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134
 644数字信号频带传输技术仿真实训138
 645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140
 646正交振幅调制(QAM)142
 65复用技术144
 651时分复用技术144
 652频分复用技术145
 653码分复用技术145
 66数字通信系统的同步技术147
 661同步的概念和分类147
 66
 |  
         
          | 內容試閱: |   
          |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与此同时,产业发展对职业类岗位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重点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信息系统及工程的实施与运行保障能力而非设计与开发能力;对相关的底层电路和信息处理的底层技术只需了解其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即可,无须做深入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因此,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内容需要进行有效的调整。在原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一般都包含信号与线性网络、高频电子技术(或射频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基础(或数字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内容,这些内容总体来说,存在着学习周期较长、理论程度较深、学习难度较大、实践教学难以开展、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差距较大等问题。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为回避此类课程学习难度问题,甚至取消了信号与线性网络、高频电子技术等课程内容,但同时也造成了学生在通信技术与系统方面基础知识结构的缺陷和认知上的不足,也对今后从事相关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目前急需能有效解决上述教学问题的相关教材。 基于上述思路,本书依据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相关岗位对信息与通信系统工程实施与运行等方面的职业技能要求,大幅度调整传统课程体系,按照毕业生岗位能力结构的变化重新组织相关教学内容,并嵌入一定的仿真实践学习内容,以增强学习者良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全书分为7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介绍通信的基本概念和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现代通信网组成结构与核心指标等内容。
 第2章:介绍通信信号、滤波器和传输信道等内容;并安排了三个仿真实训。
 第3章:介绍反馈式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原理与性能指标、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石英晶体振荡器、混频技术、频率合成技术等内容;并安排了三个仿真实训。
 第4章:介绍电波传播与天线、调幅通信发射技术与系统、调幅通信接收技术与系统、调频通信技术与系统、微波通信技术与系统等内容;并安排了四个仿真实训。
 第5章:介绍脉冲编码调制(PCM)、抽样信号的量化、PCM编码与解码、语音压缩编码技术、差错控制编码技术等内容;并安排了两个仿真实训。
 第6章:介绍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信号及其传输技术、数字信号频带传输系统、数字调制技术、复用技术、数字通信系统的同步技术等内容;并安排了四个仿真实训。
 第7章:简述移动通信发展历程;介绍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工作频段、工作方式、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由华永平担任主编,范宇担任副主编,余华参编。
 因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