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东亚朱子学研究:日本朱子学研究
			》
 售價:HK$ 
			398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1980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2739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380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413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858
 
  《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售價:HK$ 
			380
 
  《 
			聊斋志异:2025全新插图珍藏白话版(全4册)
			》
 售價:HK$ 
			2745
 
 
 | 
         
          | 編輯推薦: |   
          | 呈现新商业时代的12个锦囊妙计 1.售卖生活方式
 2.赚取交易补贴
 3.运用外包删除
 4.重视用户传播
 5.通过分享链接
 6.关注服务体验
 7.制定免费模式
 8.设立创客制度
 9.搭建平台社群
 10.采取逆向众筹
 11.利用产业联邦
 12.实现快速迭代
 |  
         
          | 內容簡介: |   
          | 今天在中国跑起来*快的跑道在哪里?在这条跑道上行驶有哪些新规则、新玩法?12个锦囊妙计其实就是接下来做生意的12个趋势,换句话说就是钱会在哪里和用什么方式赚钱,实现赚钱倍增的12个新方法。透过12个商业模式的设定,一换空间,即换市场:从消费市场迈向创业市场;二换维度:从事业、企业的维度迈向行业、产业、商业的维度;三换盈利方式:从产品品牌盈利迈向模式/系统盈利;四换客户:从争夺准客户迈向获取非客户。 |  
         
          | 關於作者: |   
          | 周导 中国新商业研究院联席院长、智客商业服务集团董事局主席,他曾先后帮助500多家企业进行商业模式的升级转型,不断创造了企业发展倍增的神话,人称“商界卧龙”。
 |  
         
          | 目錄: |   
          | 前 言 锦囊1
 新时代:售卖生活方式 1
 1.1 暴利期:产品稀缺,正向盈利  2
 □案例1-1 义乌小商品城—正向盈利催生的“世界超市”  3
 1.2 微利期:产品过剩,模式先行  5
 □案例1-2 “网红”江小白凭什么异军突起  7
 1.3 无利期:产品泛滥,消费升级  9
 □案例1-3 品质升级—高质低价  13
 □案例1-4 尚品宅配—给你的生活方式来一次私人定制  17
 小结:以“融资+招商”构建新商业框架  18
 □案例1-5 声牙科技的融资招商之路  20
 锦囊2
 新思维:赚取交易补贴 22
 2.1 利己服务:目光短浅,绞尽脑汁赚钱  23
 □案例2-1 三鹿集团“毒奶粉事件”  26
 2.2 利他服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创富  27
 □案例2-2 Google浏览器利他经济之路  30
 2.3 利众服务:战略联盟,构建商业生态链  31
 □案例2-3 YY直播和小米直播的成功牵手  34
 小结:以服务的自由实现成人达己  35
 □案例2-4 马云—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38
 锦囊3
 新业态:运用外包删除 41
 3.1 轻压力:减法效应,别做负重前行的蜗牛  42
 □案例3-1 青岛啤酒的转型升级  44
 3.2 轻资产:以小博大,最少资产撬动最大利润  46
 □案例3-2 万达开启轻资产转型之路  49
 3.3 轻运营:化繁为简,增效才是重中之重  53
 □案例3-3 碧桂园由重资产转轻资产  55
 小结:以价值驱动提高资本回收率  57
 □案例3-4 价值驱动的格力电器  60
 锦囊4
 新渠道:重视用户传播 62
 4.1 粉丝激活:聚焦痛点,激发痒点迭代产品  63
 □案例4-1 蘑菇街的生意经  65
 4.2 粉丝诱惑:内外兼修,让口碑生根发芽  66
 □案例4-2 海尔创造品牌美誉度  69
 4.3 粉丝裂变:以点带面,品牌力长治久安  70
 □案例4-3 脑白金—一条广告火遍全国  73
 小结:以共谋分享抢占用户心智制高点  74
 □案例4-4 海底捞的生财之道  77
 锦囊5
 新形势:通过分享链接 79
 5.1 微平台:聚焦微信,信任背书创个人品牌  80
 □案例5-1 “滴滴出行”的微信公众平台推广  83
 5.2 短视频:玩转抖音,流量洼地的第三架马车  84
 □案例5-2 抖音短视频—成就“摩登兄弟”的传奇蜕变  87
 5.3 微传播:对症下药,塑造粉丝经济生态链  89
 □案例5-3 粉丝经济:粉丝=流量=钱  91
 小结:以小众带动实现病毒式传播  93
 □案例5-4 微时代点燃病毒式传播的激情  96
 锦囊6
 新零售:关注服务体验 99
 6.1 线上平台:数据赋能,深度触达消费者  100
 □案例6-1 大数据时代下爱奇艺的精准营销  102
 6.2 线下门店:以人为本,追求用户极致体验  106
 □案例6-2 体验店—开拓体验式消费下的商业空间  108
 6.3 智能物流:击破壁垒,快和近殊途同归  110
 □案例6-3 京东商城的智慧物流  112
 小结:以全渠道满足客户全方位需求  114
 □案例6-4 “盒马鲜生”的新零售模式  117
 锦囊7
 新模式:制定免费模式 120
 7.1 企业银行:出谋划策,做好项目成功率剧增  121
 □案例7-1 优质项目打造企业银行  123
 7.2 人脉银行:熟人传播,耳听未必虚  126
 □案例7-2 信任转嫁,顾客才是业绩最好的销售人员  128
 7.3 时间银行:回报回本,未来收益提前变现  129
 □案例7-3 看企业如何实现未来变现  132
 小结:以零成本稳固顾客强势地位  134
 □案例7-4 免费模式强调顾客中心地位  137
 锦囊8
 新团队:设立创客制度 139
 8.1 人才吸引:高收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140
 □案例8-1 人才的“价值”  142
 8.2 人才凝聚:高水平,良禽择木而栖  143
 □案例8-2 马云和蔡崇信的缘分  145
 8.3 人才蓄力:高管理,众人拾柴火焰高  146
 □案例8-3 腾讯的人才管理秘密  148
 小结:以饱和现金流实现放养政策  150
 □案例8-4 华为的“三高”人才管理机制  152
 锦囊9
 新圈子:搭建平台社群 155
 9.1 社群搭建:人以群分,精准定位用户  156
 □案例9-1 小米之家的社群管理模式  158
 9.2 社群运营:培养斗士,平台自发生长  160
 □案例9-2 意见领袖就是撬动商机的杠杆  162
 9.3 社群链接:创造新奇,持续注入活水  164
 □案例9-3 二手车市场何以成为汽车行业新蓝海  167
 小结:以经营会员贩卖品牌内在属性  168
 □案例9-4 奢侈品贩卖品牌策略  171
 锦囊10
 新战略:采取逆向众筹 173
 10.1 众人之智:集思广益,选取最优方案  174
 □案例10-1 魔性的“冰桶挑战”  176
 10.2 众人之资:整合资源,空手套白狼  177
 □案例10-2 蒙牛的资源整合之路  180
 10.3 众人之梦:步调一致,小人物也有大梦想  182
 □案例10-3 影视众筹起家,淘梦网达人达己  184
 小结:以优化标配持续获取多型收益  185
 □案例10-4 如何提高资本收益率  189
 锦囊11
 新同盟:利用产业联邦 191
 11.1 合作动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192
 □案例11-1 日系企业携手摆脱对上游的依赖  194
 11.2 合作模式:同心同德,千斤担子众人挑  196
 □案例11-2 沃尔玛和宝洁公司的铁壁联合  199
 11.3 合作预期:金蝉脱壳,救夕阳产业于水火  201
 □案例11-3 索尼和爱立信的并购案  203
 小结:以志同道合出资促成多方共赢  204
 □案例11-4 打造企业品牌,实现合作共赢  208
 锦囊12
 新动能:实现快速迭代 210
 12.1 金钱导向:现金为王,生存排第一  211
 □案例12-1 万通地产的“现金为王”理念  214
 12.2 人才导向:借力打力,方可事半功倍  215
 □案例12-2 空降CEO改变春雨医生的命运  218
 12.3 机会导向:相时而动,站稳风口  220
 □案例12-3 哈罗单车乘共享经济之势  226
 小结:以孤注一掷的魄力扩张商业版图  228
 □案例12-4 万科专注住宅领域的房产开发  231
 后记 233
 参考文献 240
 |  
         
          | 內容試閱: |   
          | 历经近一年的构思、写作和修改,《商业之巅:新商业时代的12个锦囊妙计》终于完稿了。轻松过后,掩卷再思,是什么动因驱使自己提笔写作?为什么选择写这些内容?写这本书的目的又是什么? 当然,我对这几个问题是早有考虑的,但在此书完稿后,似乎又有了新的感悟和认识。
 自研究商业模式以来,这些年我一直忙于给全国的商业人士讲课,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无论人们是否接受过培训,对于经营企业,他们总是反复提出同样的问题:为什么赚钱越来越难了?
 这就好像鲁迅曾经说的: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商业恰好相反,过度竞争反而使生意难做。所谓过度竞争,无外乎采取正向盈利的商业模式去经营,这样经营企业的人太多了,而他们之中的多数人都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时代变了!
 一方面,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由产品短缺到产品饱和,再到今天的产品过剩,企业利润也从暴利时代、微利时代逐渐迈入无利时代,就好比下午六点钟堵在北京二环上,任凭你的驾驶技术再好,汽车油量再充足,也是跑不快的。所以,今天做生意更多的是要想办法换一条跑起来更快的跑道,而不是在拥堵的二环上加油门和提升驾驶技术。
 另一方面,互联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导致商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市场、客户狭义地下定义,因为企业可以化整为零,市场可以万马奔腾,客户可以主导整个行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在这个时代,未来的一切变化都是未知的,而且是迅猛的。你的企业可能昨天生存得很好,但是一夜之间市场就被别人夺去了;你的企业可能今天是市场新秀,明天却无人问津。有的企业刚刚适应了从“硬广”到PC(电脑)端的营销转型,却突然发现手机客户端的营销已经占据了很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有的企业刚刚适应了制造个性化的产品,却突然发现被赋予文化内涵的产品已经抢夺了其产品的市场。
 换言之,市场是充满变数的,也是非常残忍的。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商业市场,没有人能够预测。面对这样的市场,企业该怎么做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管理者要与时俱进,拥有顺势而为的商业新思维。毕竟,无论哪朝哪代都必然存在走在潮流前沿的引领者与开创者,而这些成功者的共同特点是他们对当代商业模式的剖析均保持了独特的风格,在缜密的思维下构建了可以代表时代特征的商业矩阵。
 那么,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呢?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21世纪,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再是管理和营销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与商业模式的竞争。而我认为:所谓的竞争就是同一群人,在同一个地方,站在同一个维度,用同一种方式,抢同一批客户。
 选择大于努力,今天在中国跑起来最快的跑道在哪里?在这条跑道上行驶有哪些新规则、新玩法?作为“资本架构学”系列丛书的第一卷,本书要为大家解答的就是钱在哪里和用什么方式赚钱,以及实现盈利倍增的12个新方法,即新商业时代的12个锦囊妙计。
 这本书所要分享的12个锦囊妙计不是课程,而是一套新商业操作系统。
 我认为一切不能为企业带来正向现金流的学习都是对老板的伤害。杰克·韦尔奇以无数伟大的企业家都认同,企业存在的价值就是创造盈利,更有甚者,有人认为公司不赚钱,老板就是在犯罪。
 由于这个时代的竞争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激烈,因此把一件事做成功的难度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大。与其上了牌桌绞尽脑汁才发现自己手里的牌不好,想着如何把自己手里的这手烂牌打好,何不在上牌桌之前多谋划如何才能抓取一手好牌呢?
 如何具备成功的条件—人才、资金、好策略、好项目、好模式、优质的社会关系、优质的渠道、好产品呢?
 在初涉商学教育时,我曾经发愿:“我不忍心看你们学得太辛苦,回去再做得太困难,要是这些东西能像电脑文件一样可以直接用U盘复制就好了,那我就能直接把自己的思想分享给你们了。”
 这12个锦囊妙计恰好让这个愿望实现了一半,我把这称为12取代,也代表着接下来做生意的12个趋势。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即使我不在你们身边,这12个锦囊妙计也会为你们保驾护航的。
 透过12取代商业模式的设定,一换空间,即换市场:从消费市场迈向创业市场;二换维度:从事业、企业的维度迈向行业、产业、商业的维度;三换盈利方式:从产品品牌盈利迈向模式盈利、系统盈利;四换客户:从争夺准客户迈向获取非客户。
 如果有一天,你把这12个锦囊妙计全部打开,并且全部做完,估计你离让自己的企业在新商业时代傲视群雄就更近了。
 总之,如今的企业已经逐渐从盈利模式时代迈向商业模式时代。没有谁能够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是管理者可以用自己的新商业思维去引导自己的企业明天如何生存和发展。在未来的市场中,只有那些拥有新商业思维的管理者才能玩转商业,成为市场的宠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