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古代的身份制:良与贱
》
售價:NT$
398.0
《
国色(《寻色中国》首席色彩顾问郭浩重磅力作,中国传统色丰碑之作《国色》,探寻中国人的色彩世界!)
》
售價:NT$
1010.0
《
图解组织心理学:从零开始养成领导力
》
售價:NT$
347.0
《
牛津西方哲学史(中文修订版)
》
售價:NT$
653.0
《
萤火虫全球史:西方人眼中的古代丝绸之路
》
售價:NT$
388.0
《
大宋300年(写尽三百载大宋繁华与沉浮、浪漫与风霜)
》
售價:NT$
352.0
《
害马之群:失控的群体如何助长个体的不当行为
》
售價:NT$
449.0
《
性别:女(随机图书馆01)
》
售價:NT$
352.0
編輯推薦:
作者用夜作隐喻形容此刻的状态,即从1295年字母文字的兴起到1945年*台计算机的出现,乃至今天的高度数字化社会,人类的思考逐渐被控制技术所代替,而人的视觉听觉犹如面对着黑夜。由此作者展开了对人类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这些思考具有哲学的理性和深度,对于哲学研究很有参考价值。
內容簡介:
本书是德国著名媒体哲学家、洪堡大学教授克特勒对媒体哲学的见解和思考。夜的隐喻形容此刻的状态,指出一个历史时刻, 它(状态)使所有的历史都关闭,也就是说可展示的(Vorstellbare)终结了。不再展示的,发生了,因为没有东西展示的地方,数据处理正在进行。
關於作者:
本书作者弗里德里希基特勒是德国媒体理论家,也是德国媒体研究/科学Medienwissenschaft 学科的奠基人。他原本是从事文学研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弗莱堡大学读书及任教。后来他到波鸿以及洪堡大学任教,研究也由文学研究转向媒体研究,编辑了阿兰?图灵(Alan Turing)的论文集,并同时开拓了学界所言的德国媒体理论(German media theory)。
目錄 :
媒体与技术哲学丛书介绍 许 煜
引 言 许 煜
实体的黑夜
作为国家官僚的主体
实时分析与时间轴操作
软件不存在
內容試閱 :
媒体与技术哲学丛书介绍
20世纪快速的经济以及科技发展导致了失向(Dis orientation)。这个失向不只是失去了方向,不知何去何从,而且是如这个词字面所理解的去东方化: 东方(orient)已不再是东方,而更像是西方的复制品,无论是商品、概念、生活方式还是梦想。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的文化想象被彻底改变;因为当时,中国思想或中学被视为道,而西方思想被视为器。这个笛卡儿式的取向在今天完全迷失,因为中学变成了图形而不是背景(如格式塔心理学意义上的)。原本被视为根基的中国思想,成为全球化科技文化的装饰品。
背景和图形的逆转标志着今天全面的失向。当下的任务并不再只是要超英赶美,而是重建中国本身的技术思想。我认为正是因为缺乏对于技术的反思,我们在中国找不到强而有力的批判理论,只能长期由欧美进口。这并非说中国没有出现过技术思想,而是说我们没有系统性地去梳理这些思想,来给予它新的力量。这是我们当前必须要做的,而不是在儒释道的理论中随便抽几句来大做文章或者强调西方有的中国也有。长期以来知识界对于技术问题并没有投入很大的关注,讨论大多围绕英美的自由主义或者欧洲当代哲学理论,这也意味着在中国发展批判技术和媒体哲学的困难。而当前的人工智能热虽然在学界掀起了很大的回响,争先恐后常识性地评论各种社会现象,但却无视西方存在了多年的技术和媒体哲学。只有以西方为对话的对象,我们才能发展出适合当代的中国技术思想。
这正是国际哲学和技术研究网络(www.philochina.org)在2014年成立的初衷,它希望能从技术的角度来建立中西哲学(特别是与欧洲)的对话,并且重新思考现代化,在中国发展出一种批判技术和媒体的哲学来作为对工业化、全球化以及当代哲学的反应。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和多名世界知名的技术、媒体哲学家的支持。研究网络在未来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技术与媒体哲学的翻译以及原创作品的出版,同时组织各种国际交流及讨论。
许煜
2018年夏,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