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泥土之美——探寻泥咕咕的手工艺与生活文化
			》
 售價:HK$ 
			500
 
  《 
			商业盈利模式一本通 可复制的生意经 让每一分钱聪明盈利
			》
 售價:HK$ 
			265
 
  《 
			新加坡环境发展史(1965-2015):迈向环境可持续发展之旅
			》
 售價:HK$ 
			500
 
  《 
			山水并野形图研究
			》
 售價:HK$ 
			398
 
  《 
			《陈氏香谱》之中国香道(中华经典生活美学丛书)
			》
 售價:HK$ 
			347
 
  《 
			历史的局外人
			》
 售價:HK$ 
			296
 
  《 
			肖邦钢琴作品全集 第二辑 套装全4册 波兰国家版 原版引进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推荐用书
			》
 售價:HK$ 
			1173
 
  《 
			轻松读懂大唐风云三百年(全4册)
			》
 售價:HK$ 
			1219
 
 
 | 
         
          | 編輯推薦: |   
          |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典籍众多,乾隆皇帝下令编修的《四库全书》基本包含了我国古代所有的典籍。书海浩瀚,我们或许并不能尽读,但是作为中华儿女,就应当了解本国文化、学习国学,提升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充盈自身的科技文化知识。 |  
         
          | 內容簡介: |   
          |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典籍众多,乾隆皇帝下令编修的《四库全书》基本包含了我国古代所有的典籍。书海浩瀚,我们或许并不能尽读,但是作为中华儿女,就应当了解本国文化、学习国学,提升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充盈自身的科技文化知识。 本书将为我们打开这套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深入了解《四库全书》中的国学,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 關於作者: |   
          | 季风,知名教育专家,退休前曾是山东省某地区教委负责人,退休后主要从事国学类的研究与创作。先后出版过《北大国学课》《唐诗宋词里的趣事》《四书五经里的学问》《道德经里的智慧》《功臣的非正常死亡》《轻松学国学》《季风讲四大名著里的故事》《季风讲资治通鉴里的智慧》等图书,深受读者喜爱。《北大国学课》自2013年3月出版以来,连续加印十余次,名列全国历史类畅销榜前五名,新世界出版社2013年畅销榜第3名,2013年度全国最畅销的历史读物之一,2014年最畅销的国学类图书。《唐诗宋词里的趣事》《四书五经里的学问》《道德经里的智慧》在国内销量持续攀升,连续加印,目前繁体字版图书也已上市。 |  
         
          | 目錄: |   
          | 前 言 ... 1 第一章  编纂历史:《四库全书》为什么被叫作四不全书
 《四库全书》的编纂经历了怎样艰难的过程 ... 003
 《四库全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性整理吗 ... 008
 《四库全书》最后的命运如何 ... 012
 《四库全书》和《永乐大典》,哪一部价值更高 ... 016
 第二章  《四库全书》的分工:编纂人员
 纪晓岚在《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 021
 《四库全书》总裁官皇六子永 ... 024
 《四库全书》总校官陆费墀 ... 026
 一代武将孙士毅:《四库全书》另一位总纂官 ... 029
 纪晓岚的家庭教师《四库全书》纂修官戴震 ... 032
 第三章  编纂趣闻:《四库全书》的编纂轶事
 《四库全书》是如何征书的 ... 037
 纪晓岚与和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 040
 编纂《四库全书》对纪晓岚创作《阅微草堂笔记》的影响 ... 043
 《四库全书》与助校 ... 046
 《四库全书》与佣书现象 ... 049
 乾隆皇帝被称为老头子 ... 052
 第四章 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真的有一百家吗
 诸子百家真的有一百家吗 ... 057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 060
 为什么说儒、道、墨、法对后世影响最大 ... 065
 合纵连横:诸子百家之纵横 ... 068
 兵者诡道:诸子百家之兵家 ... 073
 第五章  礼法伦理:古时的礼仪是束缚了人们还是规整了社会
 诸葛亮为什么不取代刘禅自立为帝 ... 081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儒家经典吗 ... 083
 儒家文化的义是义气吗 ... 087
 百善孝为先:先秦文化的孝道 ... 091
 三纲五常是否是封建糟粕 ... 096
 第六章  治世政要:古代政治是宣扬君权神授 还是倡导水可载舟
 天子真是受命于天吗 ... 101
 君主推行的民贵君轻真的是以民为本吗 ... 105
 以仁治世可以实现和谐共生的理想社会吗 ... 109
 为什么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 113
 儒家与法家是仁政与苛政的较量吗 ... 117
 第七章  官职制度:古代官员是为了服务君主还是造福百姓
 官职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 123
 官职巫史所带来的影响 ... 126
 古代掌管天下马政的官职是弼马温吗 ... 129
 为何说史官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秘书官职 ... 132
 第八章  法律条令:古时的法律条令都是国家制定的吗
 以礼治国的周朝有法律条令吗 ... 137
 古代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吗 ... 142
 刑不上大夫是指大夫可以免刑吗 ... 145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吗 ... 150
 片言折狱为何有时古代官员判案不依法 ... 153
 第九章  军事战略:知己知彼就可以百战百胜吗
 军事鼻祖究竟是谁 ... 161
 孙膑用什么计策成功击败了庞涓 ... 165
 东汉末年的官渡之战中,曹操使用什么策略大胜袁绍 ... 168
 赤壁之战中,曹操因何惨败 ... 172
 第十章  先贤名士:推动历史进程的人才可以被称作先贤吗
 为什么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177
 为什么孔子被尊为千古第一圣人 ... 180
 谋圣张良如何在风起云涌中全身而退 ... 183
 诸葛亮为什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 186
 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指的是哪些人 ... 189
 第十一章  天文历法:古人依靠什么来观测天文
 荧惑守心描述的是怎样的天文现象 ... 195
 古代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是哪部 ... 198
 什么时候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 201
 《大衍历》是谁制定的 ... 203
 第十二章  地理常识:古时为什么将中国称为九州
 古时的九州指哪几个州 ... 207
 丝绸之路所到的西域指的是哪里 ... 209
 城阙辅三秦中的三秦指的是哪里 ... 212
 第十三章  文学集锦:文学指的仅仅是诗词歌赋吗
 先秦文学以哪方面为最 ... 217
 唐诗是诗中国度的里程碑吗 ... 220
 宋词是历代不可逾越的词文化高峰吗 ... 224
 第十四章  艺术杂论:琴棋书画是文人的必学科目吗
 琴曲《高山流水》背后有怎样的典故 ... 229
 中国古代六艺指哪六艺 ... 233
 被称为画圣的是谁 ... 237
 第十五章  饮食文化:古代也有煎、炒、烹、炸吗
 豆腐是谁发明的 ... 243
 中国古代四大菜系分别是什么 ... 246
 为什么狗肉难登大雅之堂 ... 250
 第十六章  建筑工艺:古代建筑中隐藏着哪些智慧和秘密
 红墙黄瓦只适用于皇家吗 ... 257
 古代建筑需要遵循什么制度 ... 261
 古代建筑屋顶的构造方式分为哪几种 ... 265
 西安大雁塔有什么特点 ... 270
 |  
         
          | 內容試閱: |   
          |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国学典籍众多,乾隆皇帝下令编修的《四库全书》基本包含了中国古代所有的典籍。书海浩瀚,我们或许并不能尽读,但是作为中华儿女,就应当了解本国文化,学习国学,充盈自身的文化知识,提升民族自豪感。 国学这一说法,起源于二十世纪初期,产生于中国文化转型时期,那时东方文化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冲击,兴起了西学东渐之势。在经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寻根的热潮之后,彻底掀起了国学热。随着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有着越来越多的反思,促使我们认真定位当今的国学。国学的说法,乃至国学的具体范围,当今学术界依然没有给出最为明确的定义。1906年,国粹派的代表邓实曾经在《国粹学报》中表明,国学其实就是一个国家所有的学说,主要在于经世致用。他将国学的范围扩大至国家所有可以致用的学说,这个说法的认同度也最为普遍。一般而言,中国国学主要是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学术与文化,医学、书画、戏剧等可以算作是国学的外延。国学可以分为史学、哲学、宗教学、礼俗、伦理、考据、哲学等诸多方面,以儒学思想为主流。《四库全书》便是相当全面的中国国学集合。
 《四库全书》一共收录书籍三千五百多种,多达七万九千卷,一共七部,若连同底本则是八部。它由乾隆皇帝下令,永、和、纪晓岚、陆费墀等人总负责,诸多学士、学子共同参与,历经十余年最终成书。参与整部《四库全书》抄写的有上千人,字迹都十分端正,书法隽秀,具有难得的收藏、欣赏价值。为了保存《四库全书》,乾隆皇帝下令建阁深藏,普通百姓很难见到它。可惜几经战乱,该版本的《四库全书》损毁较多,现今留存的已十分稀少。
 《四库全书》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献,有很多都是当时的珍本和善本,包括宋元时期的刻本和旧的抄本,还有很多几近失传的古籍。不过,在征集古籍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对传统书籍毁坏的情况。因为它毕竟是乾隆皇帝的面子工程,于是便以稽古右文为托词,使之成为清朝统治者进行思想控制的工具。
 自古儒家就是正统,在《四库全书》中也是如此,儒家被放在了最突出的位置,儒家经典也被放在四部之首。因为国情和社会情况,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并不重视科技,甚至认为西方的科学技术是奇巧淫技,《四库全书》中关于科技的著述较少。当然,那些批判儒家思想的明清小说也没有被收录其中。
 《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著名的谏臣魏征是最早将书籍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的人,可以说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也是我们研究传统文化的基本分类方法。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都产生了大量的文化典籍,据统计,留存至今的有八万多部。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开始了第一次的古籍整理《七略》的编制,由刘向父子主持搜集、校验、分类等一系列活动。《七略》由诸子、六艺、术数、诗赋、兵书、方技六类组成。虽然这部书已经失传,但其基本内容还留存在《汉书》之中。汉代以来对于古籍的分类方法不断改进。西晋时期的古籍分类将六略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奠定了四部分类法的基础。之后,魏征在编制《隋书经籍志》时,真正在目录中标注出了经、史、子、集的四个部分,并且进一步将古籍细化分为四十个类目,自此以后中国的书籍就统一使用四部分类法。
 所谓经学并非《南华经》《金刚经》之类,而主要是指儒家十三经。自从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经包含《诗经》《尚书》《孟子》《易经》《尔雅》《论语》《周礼》《礼记》等。北宋时期,经类书籍基本被确定下来,朱熹又将四书确定下来,也就是说元朝之前多读五经,元朝之后多为四书。《四库全书》又将经部进一步分类: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五经、小学、孝经。儒学作为千百年来的主流学术思想,在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基本的古籍范围,这些都对中国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库全书》的子部多为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产生了一次空前的学术碰撞。在西汉时期,司马谈对诸子时代进行了总结,将其分为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六家。后来刘歆又将纵横家、小说家、农家、杂家扩充到其中,成为十家。子部收录了先秦以来的诸子百家作品以及宗教、天文地理、医学等方面的书籍。
 《四库全书》的史部,顾名思义,便是从三皇五帝到清朝乾隆时期的历史。无论正史还是野史,《四库全书》皆有涉及,二十四史亦在其中。若将《新元史》与《清史稿》纳入其中,可以形成二十六史。
 《四库全书》的集部是诗词文章,包含历代作家的散文、诗、词、曲等的集以及相关的文学评论和注解。个人集是一人作品的集合,总集是多人作品的集合。
 本书将为我们打开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深入了解《四库全书》中的国学,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