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结婚的社会:双亲如何成为特权,以及家庭为何很重要
》
售價:NT$
296.0

《
怎样决定大事
》
售價:NT$
510.0

《
蓝色机器:感受海洋引擎的深沉脉动
》
售價:NT$
449.0

《
用科学了解面包的“为什么” (全彩图解版)
》
售價:NT$
449.0

《
美元霸权的兴衰:它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和我们的财富(梳理美元发展历程,剖析崛起与衰退的根源)
》
售價:NT$
296.0

《
纸上博物馆·文明的崩溃:庞贝+玛雅+美索不达米亚(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450+资料图片,16开全彩印刷)
》
售價:NT$
1295.0

《
郭实猎与“开放中国”——19世纪上半叶的中西碰撞(精)
》
售價:NT$
347.0

《
毕淑敏温暖四部曲 毕淑敏30年散文精华 暖心疗愈 插图典藏(套装4册)
》
售價:NT$
1220.0
|
編輯推薦: |
《信睿周报》是在纸媒生存环境艰难的当下所做的一种积极创新,希望能改善人们的深度阅读体验。关注由当下正在发生的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崭新议题,以学术文章、访谈、书评、文摘、纸上展览等方式呈现国内外思想界和艺术界审视、回应、参与这些议题的尝试。
|
內容簡介: |
当电子游戏不可逆转地成为新世代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何理解电子游戏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我们必须直面的课题。在本期起点文章《电子游戏世代的存在哲学》与《21世纪颠覆性游戏反思》中,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蓝江和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姜宇辉从哲学视角出发,分别探讨了游戏中的生命体验与现实社会中的生存体验如何彼此缠绕,以及游戏是否可以构想别样可能。
在本期艺术版块中,《互动艺术中的活性系统》介绍了互动艺术与演化算法、人造生命、交互界面等前沿技术的结合。奥地利林茨艺术设计大学教授克里斯塔佐梅雷尔和劳伦特米尼奥诺基于他们近30年的艺术实践,探讨了艺术-科学交叉研究及与观众互动背后的意义。
纸上展览部分将呈现法国瑞士摄影师埃莱娜比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的以建筑与景观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另一篇《颠覆与解构:支架表面艺术运动》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近期展览支架表面艺术运动:一次解构绘画的激越实验(1967-1974)策展人让-保罗布朗谢的演讲节选。
其他精彩文章还包括本报对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徐英瑾进行的专访《深度学习与人类的发展》,以及佐治亚理工大学在读博士李子针对英国作家埃德扬关于微生物的作品《我包罗万象》撰写的书评。当电子游戏不可逆转地成为新世代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何理解电子游戏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我们必须直面的课题。在本期起点文章《电子游戏世代的存在哲学》与《21世纪颠覆性游戏反思》中,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蓝江和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姜宇辉从哲学视角出发,分别探讨了游戏中的生命体验与现实社会中的生存体验如何彼此缠绕,以及游戏是否可以构想别样可能。
在本期艺术版块中,《互动艺术中的活性系统》介绍了互动艺术与演化算法、人造生命、交互界面等前沿技术的结合。奥地利林茨艺术设计大学教授克里斯塔佐梅雷尔和劳伦特米尼奥诺基于他们近30年的艺术实践,探讨了艺术-科学交叉研究及与观众互动背后的意义。
纸上展览部分将呈现法国瑞士摄影师埃莱娜比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的以建筑与景观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另一篇《颠覆与解构:支架表面艺术运动》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近期展览支架表面艺术运动:一次解构绘画的激越实验(1967-1974)策展人让-保罗布朗谢的演讲节选。
其他精彩文章还包括本报对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徐英瑾进行的专访《深度学习与人类的发展》,以及佐治亚理工大学在读博士李子针对英国作家埃德扬关于微生物的作品《我包罗万象》撰写的书评。
|
關於作者: |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尤其是当代法国和欧洲大陆激进左翼思想研究。
|
目錄:
|
01 电子游戏世代的存在哲学蓝江
07 21世纪颠覆性游戏反思姜宇辉
10 互动艺术中的活性系统[奥] 克里斯塔佐梅雷尔 [法] 劳伦特米尼奥诺
14 光影对谈:建筑与景观[法国 瑞士] 埃莱娜比奈
18 颠覆与解构:支架表面艺术运动[法]让-保罗布朗谢
21 微生物视野下的生命图景李子
23 深度学习与人类的发展专访徐英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