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幸福教室的密码:一位优秀班主任的行走与思考
			》
 售價:HK$ 
			306
 
  《 
			牙齿磨损 第3版
			》
 售價:HK$ 
			1520
 
  《 
			午夜时分的解放 1947印度独立与印巴分治实录  汗青堂丛书150
			》
 售價:HK$ 
			653
 
  《 
			汉服怎么做
			》
 售價:HK$ 
			500
 
  《 
			大模型时代:虚拟人的崛起与未来
			》
 售價:HK$ 
			459
 
  《 
			大话芯片:读懂芯片原理、周期、产业链与技术趋势
			》
 售價:HK$ 
			454
 
  《 
			世界观: 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原书第3版)【2024最新版】
			》
 售價:HK$ 
			658
 
  《 
			儿童哲学教育:案例式教程 南强儿童哲学丛书 曹剑波、黄睿主编 案例教程 高校教师用书
			》
 售價:HK$ 
			306
 
 
 | 
         
          | 編輯推薦: |   
          | 《信睿周报》是在纸媒生存环境艰难的当下所做的一种积极创新,希望能改善人们的深度阅读体验。关注由当下正在发生的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崭新议题,以学术文章、访谈、书评、文摘、纸上展览等方式呈现国内外思想界和艺术界审视、回应、参与这些议题的尝试。 |  
         
          | 內容簡介: |   
          | 一神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在建立文化边界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与此同时,文化边界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也有拒绝、打压跨文化的可能性。在本期起点的三篇文章《跨文化的挑战》《一神论与文化边界》与《超文化何以可能》中,法国人类学家阿兰乐比雄、中国哲学家赵汀阳、人类学家王铭铭,借由对一神论 互惠人类学等概念的探讨,分享了对 跨文化问题的思考。 在《从基因编辑看我们对未来世代的义务》一文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邱仁宗以2018年的贺建奎基因编辑事件为引,从基因编辑的伦理问题引申至更广的生命伦理课题:我们何以对素未谋面的未来世代负有责任?我们不负责的行动会对和我们权力关系不对称的后代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本期艺术版块将首先关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 太虚之境展览,由阿根廷艺术家雷安德罗埃利希讲述他创造这些视觉奇观的用意和故事;另一专题则聚焦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的展览挑战的灵魂,该展汇集了三位在20世纪分别开展过突破性艺术实践的东西方先锋艺术家伊夫克莱因、李禹焕和丁乙的代表作。一神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在建立文化边界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与此同时,文化边界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也有拒绝、打压跨文化的可能性。在本期起点的三篇文章《跨文化的挑战》《一神论与文化边界》与《超文化何以可能》中,法国人类学家阿兰乐比雄、中国哲学家赵汀阳、人类学家王铭铭,借由对一神论 互惠人类学等概念的探讨,分享了对 跨文化问题的思考。
 在《从基因编辑看我们对未来世代的义务》一文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邱仁宗以2018年的贺建奎基因编辑事件为引,从基因编辑的伦理问题引申至更广的生命伦理课题:我们何以对素未谋面的未来世代负有责任?我们不负责的行动会对和我们权力关系不对称的后代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本期艺术版块将首先关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 太虚之境展览,由阿根廷艺术家雷安德罗埃利希讲述他创造这些视觉奇观的用意和故事;另一专题则聚焦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的展览挑战的灵魂,该展汇集了三位在20世纪分别开展过突破性艺术实践的东西方先锋艺术家伊夫克莱因、李禹焕和丁乙的代表作。
 其他精彩文章还包括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李果针对西卡罗莱纳大学生物学教授詹姆斯T. 科斯塔所著《达尔文的后花园》一书撰写的书评,以及《巴黎书评》对奥地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克进行的关于电影创作的访谈。
 |  
         
          | 關於作者: |   
          | 王铭铭,人类学家,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王铭铭作品宏富,其代表作包括田野志《溪村家族》,探讨古代中国的世界观及其现代命运的《逝去的繁荣》《走在乡土上》《西方作为他者》,学术随笔《漂泊的洞察》《无处非中》《心与物游》,以及人类学导引作品《人类学是什么》(2003年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同时主编有人类学专业期刊《中国人类学评论》。 |  
         
          | 目錄: |   
          | 跨文化的挑战专访阿兰乐比雄 一神论与文化边界赵汀阳、阿兰乐比雄对谈
 超文化何以可能?王铭铭
 从基因编辑看我们对未来世代的义务邱仁宗
 雷安德罗埃利希:惊奇之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览
 质疑与突破:一场东西方前卫艺术比较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
 达尔文与他的乡村科学实践李果
 屏幕写作的艺术《巴黎书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