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能量!
			》
 售價:HK$ 
			454
 
  《 
			壹卷YeBook论世衡史丛书——晚清政治史的制度脉络
			》
 售價:HK$ 
			418
 
  《 
			桎梏: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大地主经济
			》
 售價:HK$ 
			806
 
  《 
			财富的灵性法则
			》
 售價:HK$ 
			230
 
  《 
			经纬度丛书·三国关键之战:决定历史走向的13场战役
			》
 售價:HK$ 
			347
 
  《 
			动物结构与造型图谱 骨骼×肌肉×立体造型×生活百态
			》
 售價:HK$ 
			458
 
  《 
			救命有术
			》
 售價:HK$ 
			347
 
  《 
			中国历代图书总目·哲学卷(全20册)
			》
 售價:HK$ 
			10200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为“叶澜教育思想文选”第二卷,是叶澜教授投入大半生时间、首创并持续主持至今、交互生成的两项事业(中国“新基础教育”研究和“生命·实践”教育学建设)的阶段性生成的节点报告之首次结集出版。全书包括四个部分:“世纪之交中国学校变革研究”“跨世纪‘新基础教育’研究”“当代中国教育学创建研究”“希望在明天”。内容呈现出两大原创性研究的复杂转化、理实互生,具有鲜明的过程生成性和独特的具体综合性。 |  
         
          | 關於作者: |   
          | 叶澜,当代中国知名教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中国“新基础教育”研究与“生命·实践”教育学创始人和持续领导者。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教育学科组成员和召集人,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联副主席等学术职务及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代表著作有《教育概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新基础教育”论》《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等。代表论文有《论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与发展主体的动态关系》《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学校“转型性变革”的理论与实践》《“生命·实践”教育学引论(上、下)》《“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在回归与突破中生成》等。上述论著曾获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新基础教育”研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  
         
          | 目錄: |   
          | 世纪之交中国学校变革研究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一
 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
 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
 改革课堂教学评价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之三
 学校转型性变革中的评价改革——基于“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中期评估的探究
 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
 论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
 在学校改革实践中造就新型教师——“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提供的启示与经验
 教育改革要注意“度” 的问题
 跨世纪“新基础教育”研究
 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
 “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学校改革试验总方案
 “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理论纲要
 “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总报告——面向21世纪学校教育整体改革的初始构建
 “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总报告——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学校“转型性变革”的理论与实践
 “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总报告——在现实中携手走出建设新型学校的创业之路
 执着坚持之强创造发展之功:“新基础教育”扎根研究总结
 生态区建设:“新基础教育”研究发展的新形态
 “新基础教育”内生力的深度解读
 新时期“新基础教育”研究再出发
 当代中国教育学创建研究
 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叶澜教授访谈录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关于“教育是什么”的多维审思
 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学科立场”的寻问与探究
 “生命·实践”教育学引论(上)——关于以“生命·实践”作为教育学当代重建基因式内核及其命脉的论述
 “生命·实践”教育学引论(下)——关于以“生命·实践”作为教育学当代重建基因式内核及其命脉的论述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在回归与突破中生成
 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教育精神与智慧
 老树与新枝:“生命·实践”教育学派之学脉追寻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教育信条
 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以“新基础教育”研究为例
 希望在明天
 为中国明日之教育:充实生命铸就师魂
 生而为女,何以成人成业
 卓然独立越而胜己——解何谓“卓越教育”
 编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