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香遇中国:中华香史五千年
			》
 售價:HK$ 
			594
 
  《 
			见字如面:奏折里的雍正
			》
 售價:HK$ 
			352
 
  《 
			经纬度丛书·亚历山大帝国
			》
 售價:HK$ 
			347
 
  《 
			金钱的艺术
			》
 售價:HK$ 
			296
 
  《 
			部落:文化本能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
			》
 售價:HK$ 
			403
 
  《 
			匹配
			》
 售價:HK$ 
			403
 
  《 
			ETF投资 低利率时代财富进阶必修课(普通人躺赢的投资方法,领先一步学会ETF投资,早日赢得财富自由
			》
 售價:HK$ 
			352
 
  《 
			肩部康复训练 损伤预防 评估与恢复(修订版)
			》
 售價:HK$ 
			500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根据丰富的藏文和汉文资料,系统梳理了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史,尤其对元朝时期的萨迦达钦法王政权、明朝时期的帕主第悉法王政权、清朝时期的噶丹颇章和噶厦政府等西藏地方历次兴衰更迭的政教合一政权进行了较为明晰的论述;同时,对清代活佛转世制度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包括清代四大活佛世系、拉萨四大林活佛世系、西藏摄政王、驻京八大呼图克图、金瓶掣签、册封赏赐等都作了全方位的解读。本书呈现了西藏地方政教合一制度的演进历史和基本面貌,揭示了不同时期的西藏地方政教合一政权的结构、特征和作用,是中国藏学研究领域*部较为系统梳理和阐述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历史的论著,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 關於作者: |   
          | 尕藏加(Kalsang Gyal),藏族,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出版政府奖评审委员会评委、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常务理事等。 从事藏传佛教研究,专长历史传承、教理思想和密宗仪轨,以及藏区宗教文化。曾参与和承担完成国家清史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基础项目和西藏项目等。学术成果有《藏传佛教神秘文化--密宗》(1996年)、《西藏宗教》(2001)、《吐蕃佛教--宁玛派前史与密宗传承研究》(2002)、《雪域的宗教》(2003)、《藏传佛教与青藏高原》(2004)、《藏区宗教文化生态》(2010)和《清代藏传佛教研究》(2014)等专著,用藏、汉文发表60多篇论文。
 |  
         
          | 目錄: |   
          | 绪言/1 第一章 萨迦达钦时期政教合一制度/1
 一 萨迦派与昆氏家族/2
 二 元代帝师八思巴/20
 三 萨迦达钦政权的兴衰/35
 四 萨迦四大拉章的建立/46
 第二章 帕主第悉时期政教合一制度/56
 一 帕主噶举派与帕主第悉政权/56
 二 第悉藏巴政权/85
 三 明朝对藏区的经营/95
 第三章 噶丹颇章时期政教合一制度/101
 一 格鲁派与蒙古汗王/101
 二 噶伦与地方政教管理/128
 三 西藏郡王与地方政局/135
 第四章 噶厦政府时期政教合一制度/138
 一 驻藏大臣的设置/138
 二 《藏内善后章程十三条》/141
 三 噶厦政府的建构/146
 四 摄政与达赖喇嘛/149
 五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161
 第五章 活佛转世与政教合一制度/173
 一 清代四大活佛世系/174
 二 拉萨四大林活佛世系/200
 三 驻京八大呼图克图世系/206
 四 清代建档呼图克图/211
 五 清代金瓶掣签/214
 六 清代册封赏赐制度/226
 结语/242
 附录 原西藏地方政府组织机构/245
 参考文献/283
 |  
         
          | 內容試閱: |   
          | 绪言 西藏政教合一制度(chos srid zung vbrel),是一种政权和神权合而为一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由出家高僧和世俗官员共同管理一切政教事务的政治体制。因此,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具有鲜明的藏传佛教文化属性和浓郁的西藏地方政治文化特色。
 从中国历史上看,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经历了元、明、清三个封建王朝。元朝始建以萨迦派和昆氏家族为代表的萨迦达钦(sa skya bdag chen)政权;明朝兴起以帕主噶举派和朗氏家族为代表的帕主第悉(phag gru sde srid)政权;而清朝又历史性地推出了以格鲁派为主导的噶丹颇章(dgav ldan pho brang)政权,后期又改称噶厦(bkav shag)政府,即西藏地方政府(bod ljongs sa gnas srid gzhung)。这三个伴随中央封建王朝的更迭既一脉相承又各具风格的地方政权,是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形成、发展和演进的主要标志,也构成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发展演进的历史脉络和主要内容,故缺一不可。
 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与藏传佛教之间有着广泛而紧密的历史因缘关系。从历史上看,藏传佛教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即所谓前弘期阶段和后弘期阶段。前弘期肇始于7世纪中叶,终于9世纪中叶,历时200年左右,是藏传佛教的起源和形成阶段;而后弘期从10世纪开启,至15世纪基本结束,其过程长达近500年,是藏传佛教的复兴和发展阶段。然而,前弘期和后弘期虽为藏传佛教的两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在其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贯通作用,但又不可视为藏传佛教的完整历史。直至今日,藏传佛教依然在谱写自己的演进历史,与时俱进,走向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康庄大道。
 藏传佛教前弘期的起始与终结,在学术界已有定论,而后弘期肇始的具体时间,前辈高僧史学家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许多史籍都没有一致的结论。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