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历史的局外人
			》
 售價:HK$ 
			296
 
  《 
			肖邦钢琴作品全集 第二辑 套装全4册 波兰国家版 原版引进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推荐用书
			》
 售價:HK$ 
			1173
 
  《 
			轻松读懂大唐风云三百年(全4册)
			》
 售價:HK$ 
			1219
 
  《 
			成人口腔正畸学 第2版
			》
 售價:HK$ 
			3050
 
  《 
			永恒——商周时代的艺术
			》
 售價:HK$ 
			806
 
  《 
			幸福教室的密码:一位优秀班主任的行走与思考
			》
 售價:HK$ 
			306
 
  《 
			牙齿磨损 第3版
			》
 售價:HK$ 
			1520
 
  《 
			午夜时分的解放 1947印度独立与印巴分治实录  汗青堂丛书150
			》
 售價:HK$ 
			653
 
 
 | 
         
          | 編輯推薦: |   
          | 我敢相信:你们之所以要创造我,完全是因为你们缺乏自信请看吧,我比之你们能多些什么呢?而我却没有你们自己所具备的。 你们假如更大胆些,把我捣碎了,从我的胸廓里是流不出一滴血来的。
 《偶像》
 这些警句,产生于一个纯真的灵魂之对于世界提出责难的时候,应该是*纯真的诗的语言。
 《我怎样写诗的》
 一种作品的评价,永远应该以它本身对于现实生活所表现的深浅为尺度,而批评工作的有无意义,也永远是在那批评者之能否依照这尺度去衡量作品。
 《谈批评》
 把一篇作品看做一个引擎,一个轮子,或是一把镰刀都好。
 却不要把它当做装饰,一块会议桌上的桌布,或是办公厅的窗子上的窗帘。
 《坪上散步》
 朴素是对于词藻的奢侈的摈弃,是脱去了华服的健康的袒露;是挣脱了形式的束缚的无羁的步伐;是掷给空虚的技巧的宽阔的笑。
 《诗论掇拾(二)》
 |  
         
          | 內容簡介: |   
          | 艾青散文精选(名家散文典藏?彩插版)共分五章,用行走、往事、杂感、为诗、谈艺五个主题,将艾青历年来的代表散文作品编辑成册,主题明确。艾青虽然是我国现代诗的中重要代表诗人,但是他的散文创作同样精彩,是名家散文中不可被忽视的一脉。本书收录有写人写事的纪怀散文,如《忆白石老人》《我和聂鲁达的交往》给读者描绘了好友眼中的画家和诗人形象,《走向胜利从延安到张家口》记叙了解放前华北文工团突破敌人封锁线的一段重要路程和沿途见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论诗谈艺的文论散文如《民族文化与文化特性》《与青年诗人谈诗》,展现了作者本人以及解放后文艺界对诗歌、对文艺创作的开放态度。 |  
         
          | 關於作者: |   
          |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阳》等。艾青以其深沉忧郁的爱国抒情诗享誉诗坛,他的诗紧贴民族土壤和民众感情,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长足的影响,被誉为人民诗人。艾青的散文则通过简洁朴素的语言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具有高度的思想性,是20世纪中国散文创作中的珍品。 |  
         
          | 目錄: |   
          | 第一辑行走羁思 
 忆杭州  003
 西行  006
 乡居  009
 夏日书简  012
 走向胜利  015
 湛江、夹竹桃  058
 怀念天山  063
 新加坡的聚会  066
 
 第二辑往事纪怀
 
 先知  071
 爱国诗人闻一多  073
 白石老人  086
 忆白石老人  090
 往事沉船友谊  096
 我和聂鲁达的交往  099
 关于叶赛宁  103
 赎罪的话  109
 怀念  111
 
 第三辑杂感心迹
 
 坠马  117
 埋  120
 炸后  123
 俘虏  127
 画鸟的猎人  131
 偶像的话  133
 养花人的梦  135
 蝉的歌  137
 在汽笛的长鸣声中  139
 
 第四辑为诗为文
 
 为了胜利  157
 我怎样写诗的  164
 我的创作生涯  170
 母鸡为什么下鸭蛋  180
 我曾经喜欢  186
 从回忆中醒来  189
 谈批评  195
 坪上散步  197
 了解作家尊重作家  201
 民族文化与文化特性  204
 
 第五辑谈艺诗论
 
 与青年诗人谈诗  211
 中国新诗六十年  221
 诗论掇拾(一)  242
 诗论掇拾(二)  245
 诗的散步  249
 诗的散文美  251
 诗与时代  253
 诗与宣传  258
 诗与感情  262
 诗的形式问题  2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