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江河回望:中国文化与人生价值  许倬云 著 许先生最后的凝望与嘱托 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内核
			》
 售價:HK$ 
			398
 
  《 
			从概念到思维——写给法科新生的12堂法学导读课
			》
 售價:HK$ 
			347
 
  《 
			甲骨文丛书·尼罗河的源头:非洲大湖地区两千年
			》
 售價:HK$ 
			500
 
  《 
			一语胜万言
			》
 售價:HK$ 
			230
 
  《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 , 香江哲学丛书
			》
 售價:HK$ 
			485
 
  《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售價:HK$ 
			658
 
  《 
			数据资产:从价值评估到价值管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347
 
  《 
			时代狂澜与士人心波:晚明传奇中的情与理研究
			》
 售價:HK$ 
			449
 
 
 | 
         
          | 編輯推薦: |   
          | 我们正在享受着大数据带来的方便快捷,利用大数据获得更多的收益,这是一个充分享受 数据红利的时代。 但我们不应轻信数据永远能揭露事实。
 数据无法拯救我们,我们只能依靠自己。
 数据并非动态的实体,相反,它们的本质是静止的。
 数据带来博学的无知,让市场成为概念监狱。
 数据的微妙之处在于它们并不消灭权力,而是将它隐藏起来。
 尽管数据看起来像发展知识的工具,但至今它们已经抹杀了我们锻炼批判性思维的集体能力,它们带来了助长愚蠢的风险。
 数据抹杀了我们批判性思维的集体能力,助长愚蠢的风险。
 正如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一样,对待数据我们须辩证分析,滥用的数据对我们生活、工作、社会发展的破坏如它被正确时候带来的好处一样多。
 这里有正反两方,一场大数据战争已经爆发,这是一场没有枪炮声却危害更加深远的战争!
 本书将告诉你,我们的敌人是如何攻城略地,他们是如何强大!
 |  
         
          | 內容簡介: |   
          | 大数据应用的边界在哪? 数据在进入社会生活的时候,也会改造现实。
 大数据时代,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生活在被大数据重构。大数据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壮阔的社会图卷。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大的数值让我们觉得更富裕,AAA级信用评级让我们觉得投资妥妥无风险,各种复杂模型让我们觉得这么治理国家万无一失,价格指数、股市指数、基尼系数甚至幸福都可以用指数衡量。大家都在对大数据带来的巨大福利额手相庆。
 虽然数据对于人类发展十分重要,但它却是一把双刃剑,它会不知不觉地降低社会现象的复杂程度,最终将我们带向错误的方向。数据被用来加强市场对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的控制,同时为数据的控制者提供了巨大的权力。信用评级、气候变化、碳排放、生态系统价格评估、援助效力评价、国家治理等领域,数据被设计用于抹杀现实,它们是控制的工具。大数据的使用与滥用,渗透到社会、经济等领域,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
 |  
         
          | 關於作者: |   
          | 洛伦佐费尔拉蒙蒂,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副教授,在区域一体化和治理研究领域获得欧盟让莫内讲座教授荣誉称号,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管。他还是德国海德堡大学社会投资中心和柏林赫尔梯行政学院的高级研究员、联合国大学副研究员。费尔拉蒙蒂著有多部有关发展政策、全球和区域治理、替代性经济和社会进步指标的书籍,包括《GDP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GDP的历史及其背后的政治利益》(Zed Books,2013年)。 |  
         
          | 目錄: |   
          | 导言001 第一章数据的力量011
 数据与政治017
 相信数据023
 数据、市场和民主031
 第二章新的全球统治者:信用评级成为不可控制的力量043
 信用评级机构:从市场分析师到寡头垄断者049
 数据背后:非正当的交易053
 评级政策和全球金融危机059
 评级与非理性068
 第三章数据对全球变暖袖手旁观:气候变化的市场化075
 环境怀疑论和成本效益分析的兴起079
 气候门事件:对气候数据的扭曲085
 气候市场095
 结论:当数据成为危险的干扰107
 第四章衡量不可测:数据把自然金融化113
 衡量自然的价值:全球治理的数据化演变119
 生态系统的价格评估126
 自然界的金融化138
 结论:自然有限公司的成立147
 第五章数据能够为人类带来利好吗?155
 援助效力的政治:历史回顾161
 对于证据的需求169
 慈善资本主义的崛起179
 数据的罢工:社会领域影响评估的政治186
 行善市场化196
 结语重新思考数据,重新思考治理205
 为数据辩护210
 在优劣数据之外213
 治理、数据与公共领域218
 现在怎么办?225
 致谢2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