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红帆船
			》
 售價:HK$ 
			290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售價:HK$ 
			194
 
  《 
			量价狙击:精准捕捉股市机会(新时代·投资新趋势)
			》
 售價:HK$ 
			403
 
  《 
			万有引力书系 万川毕汇:世界环境史国际名家讲座
			》
 售價:HK$ 
			449
 
  《 
			企业可持续发展/ESG工作实用手册
			》
 售價:HK$ 
			235
 
  《 
			HR数智化转型:人机协同与共生
			》
 售價:HK$ 
			367
 
  《 
			范怨武讲透中医基础理论(全2册,中医临床医生范怨武历经四年精心创作)
			》
 售價:HK$ 
			551
 
  《 
			四海资身笔一枝:唐寅的书画人生【全球33家顶级机构珍藏,全景展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艺术世界】
			》
 售價:HK$ 
			857
 
 
 | 
         
          | 內容簡介: |   
          | 全书共13章,分为五大部分:*部分(第1~5章)主要介绍了测量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测量仪器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第二部分(第6~8章)介绍了小地区控制测量及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图、识图和用图的相关知识;第三部分(第9~12章)为施工测量部分,详细介绍了建筑施工测量、道路工程测量、管道工程测量、矿山测量等内容,各专业可以根据需要选用;第四部分为新技术介绍(第13章);第五部分(附录)为实验、实习指导书。本书按照国家*测量规范编写,力求做到简明、扼要、实用,并较多地融入当前的测绘新技术、新仪器、新方法。为满足教学需要,各章之后附有习题。 本书具有较宽的专业适应面,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测量学课程通用教材,也可用作其他非测绘工程专业(交通、道桥、建环、建筑学、矿物、地质、水利等)测量学本科课程的教材,并可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  
         
          | 目錄: |   
          | 第1章绪论1 11测量学的任务及其作用1
 1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13地面点位的确定2
 14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6
 15测量工作概述7
 习题11
 第2章水准测量12
 21水准测量原理12
 22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12
 23水准测量的实施及成果整理17
 24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22
 25精密水准仪24
 26自动安平水准仪26
 27电子水准仪28
 28水准测量的误差及注意事项29
 习题31
 第3章角度测量33
 31角度测量原理33
 32光学经纬仪及其使用34
 33水平角观测39
 34垂直角观测42
 35精密经纬仪46
 36电子经纬仪48
 37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49
 38角度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注意事项53
 习题56
 第4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57
 41直线定向57
 42钢尺量距61
 43视距测量66
 习题67
 第5章测量误差基本知识69
 51测量误差概念69
 52评定精度的标准72
 53观测值的精度评定73
 54误差传播定律及其应用76
 55权的概念79
 习题81
 第6章小地区控制测量83
 61概述83
 62交会法测量84
 63导线测量外业86
 64导线测量内业计算88
 65高程控制测量95
 66全站仪及其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99
 习题106
 第7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107
 7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107
 72大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115
 73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115
 74地形图的拼接、检查和整饰125
 习题126
 第8章地形图的应用127
 81地形图的阅读127
 82用图的基本内容129
 83面积测定132
 84平整土地中的土石方估算134
 习题137
 第9章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140
 91概述140
 92测设基本工作141
 93已知坡度的测设144
 94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144
 95施工控制测量147
 96民用建筑施工放样150
 97工业建筑施工放样156
 98竣工测量160
 99变形观测161
 习题165
 第10章道路工程测量166
 101道路中线测量166
 102圆曲线测设170
 103缓和曲线测设176
 104道路中线逐桩坐标计算与测设180
 105路线纵、横断面测量181
 106道路施工测量187
 习题191
 第11章管道工程测量192
 111概述192
 112管道中线测量192
 113管道纵断面图的测绘194
 114管道施工测量196
 115顶管施工测量198
 116管道竣工测量200
 习题200
 第12章矿山测量202
 121矿山测量的任务和作用202
 122矿区控制测量202
 123矿井联系测量203
 124巷道测量210
 125巷道施工测量217
 126巷道腰线的标定222
 127贯通测量227
 习题233
 第13章GPS原理及应用234
 131GPS概述234
 132GPS定位的基本原理236
 133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237
 134Trimble 5700 GPS接收机的使用238
 135GPS静态定位在测量中的应用244
 136GPSRTK定位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245
 习题246
 附录一测量实验与实习须知247
 附录二测量实验指导书249
 附录三测量教学实习指导书261
 参考文献264
 |  
         
          | 內容試閱: |   
          | 为满足我国高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移阶段社会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类要求,编者依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多年教学和实践经验,本着既满足土木工程及各相关专业测量教学的需要,又应适应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注重学生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培养的原则,在参阅大量文献并广泛征求同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精心编写了本教材。本书按照国家最新测量规范编写,力求做到简明、扼要、实用,并较多地融入当前的测绘新技术、新仪器、新方法。本书各部分的内容组织分为基本知识技能培养、知识技能拓宽与提高两个层次;综合考虑教学需求多样性的要求,内容具有多层次、系统而全面的特点;在总结已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好技术发展与教学需要的关系,在体系和内容上争取达到先进性和实用性兼备的要求。为方便教学,各章之后附有习题,书后附有实习、实验指导书。 本书由辽宁科技大学李巍主编并统稿,杨铁利(辽宁科技大学)、宫雨生(辽宁科技大学)任副主编,其中李泽(辽宁科技学院)编写第1章,隋惠权(大连民族学院)编写第5章,李巍编写第3、6、11章,李卉(辽宁科技大学)编写第2、10章,张军(辽宁科技大学)编写第9章,杨铁利编写第4、8、12章,宫雨生编写第7、13章,张杰编写附录,全书插图和表格均由王昶(辽宁科技大学)编绘。
 本书承蒙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徐爱功教授审阅,他对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很多测绘生产单位及相关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缺点和疏漏,恳请读者和同仁批评指正。
 编者
 2012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