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 大师与我们的时代 2025版 
			》 
			 售價:HK$ 
			551
			 
			 
	
			  
			《 
			阅读苏河左岸
			》 
			 售價:HK$ 
			500
			 
			 
	
			  
			《 
			纸上博物馆·达达主义:艺术的反抗(艺术简史,讽刺超前,社会政治矛盾,16开图文全彩,伽利玛原版引进)
			》 
			 售價:HK$ 
			398
			 
			 
	
			  
			《 
			名画里的中国 (共7册) 汉宫春晓图/韩熙载夜宴图/唐宫仕女图/洛神赋图/西湖十景图/千里江山图/清
			》 
			 售價:HK$ 
			1367
			 
			 
	
			  
			《 
			江山胜迹:人文风景的建构与传承
			》 
			 售價:HK$ 
			755
			 
			 
	
			  
			《 
			雅贼(偷天大盗斯特凡·布雷特维泽的双面人生)
			》 
			 售價:HK$ 
			281
			 
			 
	
			  
			《 
			天下一统: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再诠释
			》 
			 售價:HK$ 
			398
			 
			 
	
			  
			《 
			探古论金--曾侯乙青铜器工艺图解
			》 
			 售價:HK$ 
			2030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旨在通过对人民群众生活进步的客观描述与分析,全面、系统地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的民生发展变化,为公众了解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提供一幅史诗般的历史画卷。全书共分八章,从反贫困、国民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养老哺幼几个方面入手,分为新中国成立前三十年与改革开放后40年两个时间段,对这些民生领域的关键问题做了系统的分析与梳理,既有对宏观视野的顶层设计的思考,也有对见微知著的微暖细节的展现,既有对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丰富经验的总结,也有对现存问题和未来发展的理性思辨。从本书所展示的70年发展巨变,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人民的福祉与权利在持续扩张,而且可以清晰地看到各项民生保障制度的发展脉络与不断探索,同时也验证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
           | 
         
       
      
      
      
         
          | 關於作者: | 
         
         
          |  
            郑功成,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社会保障评论》主编,兼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长期从事民生领域的理论与公共政策研究。出版有《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全球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关系:回顾与展望》《科学发展与共享和谐一一民生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灾害经济学》《多难兴邦:新中国60年抗灾史诗》等著作40余种,发表理论文章约500余篇。获过第六、第七届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学术奖、图书奖等20余项。
           | 
         
       
      
      
      
         
          | 目錄: 
           | 
         
         
           
            第一章
 总论:
 中国民生70年巨变  001
 第一节 引言:民生为什么如此重要  003
 第二节 质的飞跃:中国民生70年的发展变化  010
 第三节 凭什么:中国民生发展的基本经验  040
 第四节 结语  056
 
 第二章
 反贫困:
 从生存危机走向全面小康  061
 第一节 新中国前30年的反贫困事业  063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反贫困变革  074
 第三节 反贫困的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  098
 第四节 反贫困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119
 
 第三章
 国民教育:
 从文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大众化  125
 第一节 新中国教育制度的创立与前30年的发展  127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制度变革  143
 第三节 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  163
 第四节 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取向  174
 
 第四章
 医疗卫生:
 从东亚病夫走向健康长寿  183
 第一节  新中国医疗卫生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85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与扩展  203
 第三节 新时代医疗卫生制度的变革与完善  217
 第四节 医疗卫生发展的成就、经验与展望  234
 
 第五章
 劳动就业:
 从遍地传统农夫走向体面劳动  247
 第一节 新中国前30年的劳动就业  249
 第二节 近40年的劳动就业变革  267
 第三节 劳动就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293
 第四节 劳动就业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302
 
 第六章
 社会保障:
 从少数人专利走向全民福利  307
 第一节 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创建与发展:低收入的福利国家  311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变革  324
 第三节 社会保障发展成就与制度变革的中国经验  342
 第四节 全面建成高质量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  350
 
 第七章
 住房:
 从世代蜗居走向住有宜居  361
 第一节 新中国住房制度的创立与前30年的发展  366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住房制度变革  374
 第三节 住房制度改革与发展成就  388
 第四节 住房制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396
 
 第八章
 养老哺幼:
 从家庭责任走向多元共担  403
 第一节 新中国前30年养老哺幼事业的发展  405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养老哺幼事业发展  422
 第三节 新时代开创养老哺幼事业的新局面  437
 第四节 养老哺幼事业的发展成就与展望  443
 
 附 录
 附录1:相关统计数据资料  453
 附录2:民生发展指标  470
 附录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民生法律与法规  490
           | 
         
       
      
      
      
         
          | 內容試閱: 
           | 
         
         
           
            出版前言
 顾名思义,民生是指人民的生计与追求。初级民生在于满足温饱,让人民免受饥冻之苦;中级民生能够实现小康,让人民过上物质丰裕的生活;高级民生则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并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考察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民生是一个最纯粹的视角,也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因为人民乃国家之根本,能否为人民谋幸福并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构成了评价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以及社会发展进步程度的核心指标。人类社会发展实践已经证明,民生好坏决定民心向背,民心向背决定国运昌衰,这是古今中外的一条公理。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有着五千年从未中断过文明演进历史的古老大国,也是在经历近代100余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之后,再以70年来的艰辛探索与不懈奋斗走向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现代大国。
 1949年前,饥寒交迫、流离失所、文盲大国、东亚病夫等是中国人民生存境况的写照。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开篇,国家从积贫积弱阔步走向繁荣昌盛。从1949年到2019年,70年艰辛探索,70年艰苦奋斗,70年波澜壮阔,70年成就辉煌,都集中地折射在中国人民从饥寒交迫走向美好生活的深刻变化之中。70年间,中国的绝对贫困发生率从90%以上降到了1.7%,恩格尔系数从80%以上降到了30%以下,为全人类反贫困做出了最卓越的贡献;国民教育突飞猛进,从文盲之国走向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医疗卫生大发展,从东亚病夫走向了健康长寿;劳动就业不断飞跃,从遍地传统农夫走向了日益体面的工作;社会保障日益健全,从少数人专利走向了全民共享;居住条件变化翻天覆地,从流离失所、世代蜗居走向了住有所居、住有宜居;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养老哺幼从纯粹的家庭责任走向了社会共担;精神文化面貌大为改观,从异常苍白走向了丰富多彩;民主法制建设步伐持续加快,从无法可依走向依法治国与良法善治。从中国70年民生发展的巨变,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人民的福祉与权利在持续扩张,而且可以清晰地看到各项民生保障制度的发展脉络与不断探索,同时也验证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
 今日之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尽管民生领域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民生诉求还将伴随国家发展进步而不断升级,保障与改善民生并无止境,但新时代确立的国家现代化战略和全面推进的行动方案,将引领全体人民步入共同富裕并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新境界。正如习近平主席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的,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稳步走向现代化,我们对国家发展和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本书旨在通过对人民群众生活进步的客观描述与分析,全面、系统地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民生发展变化,为公众了解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提供一幅史诗般的历史画卷,同时亦为相关研究者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书中的评价及建议,代表的是作者的看法与主张,若有不妥之处,希望方家指教。
 全书由郑功成拟定框架并提出基本思路与核心观点。各章初稿作者如下:第一、六章由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撰写;第二、四章由中山大学彭宅文撰写;第三、七章由中国人民大学杨俊撰写;第五、八章由中国人民大学鲁全撰写;附录由中国人民大学苏泽瑞负责整理。在各章初稿完成后,由郑功成统稿、修订并定稿。书中有关图片由湖南教育出版社负责提供。
 感谢湖南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感谢以曹有鹏先生为首的编辑团队为本书编辑、出版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谨以此书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伟大祖国的美好未来献礼!
 
 郑功成
 2019年12月24日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