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286
 
  《 
			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
			》
 售價:HK$ 
			500
 
  《 
			大学问·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
 售價:HK$ 
			500
 
  《 
			荆棘里
			》
 售價:HK$ 
			218
 
  《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修订版
			》
 售價:HK$ 
			500
 
  《 
			拉开人生差距的关键能力
			》
 售價:HK$ 
			306
 
  《 
			创新无限:深圳奇迹启示录
			》
 售價:HK$ 
			352
 
  《 
			大家京范 燕都掌故
			》
 售價:HK$ 
			449
 
 
 | 
         
          | 編輯推薦: |   
          | 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渐上升趋势,前列腺癌、肾癌及膀胱癌均位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前10位。因此,如何实现泌尿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已成为一个关键的科学问题,也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临床技术难题。本书择取了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三大泌尿外科肿瘤中能体现转化医学理念的部分内容进行撰写,介绍男性泌尿系统肿瘤的基础研究成果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既促进了新技术、新方法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又为基础研究指明了方向。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为转化医学出版工程肿瘤系列之一。共分为三篇:肾癌、前列腺癌和膀胱癌,重点介绍了基因组遗传学、组学芯片、生物信息学、统计学等交叉学科成果对促进新的诊断、治疗技术及预后模型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同时为基础研究指明了方向。本书结合作者团队近年来取得的创新性成果进行总结,同时介绍了泌尿系统肿瘤在中国的流行和演变趋势,明确中国特色,合理开展肿瘤筛查、优化早期诊断、精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确定预后指标等。如重点阐述了家族遗传性肾癌;国际泌尿病理协会*的分级和分期系统;影像学及内镜光学、尿液可溶性蛋白标志物、基因相关标志物、液体活检技术等在诊断中的应用;肿瘤综合治疗的观念;免疫检查点阻断药物等。本书可供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人员、临床医生、研究生等参考,对从事转化医学研究的人员也大有裨益。 |  
         
          | 關於作者: |   
          | 叶定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具有丰富的泌尿系统肿瘤综合治疗经验。擅长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根治手术和综合治疗,尤其擅长前列腺癌、膀胱癌和肾癌的根治性手术。两次入选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会将才工程计划赴美国学习,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担任上海市泌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  
         
          | 目錄: |   
          | 绪 论 001
 第一篇 肾 癌
 第一章 肾癌的转化医学研究
 005
 顾伟杰 万方宁 瞿元元
 第一节 大数据时代肾癌的基础研究
 006
 第二节 表观遗传学与肾癌
 007
 第三节 第二代测序技术在肾癌基础与临床研究中的
 应用
 009
 第四节 肾癌肿瘤标志物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012
 参考文献
 016
 第二章 肾癌的流行病学、遗传学和致病因素
 019
 王弘恺 张海梁
 第一节 肾癌的流行病学演变趋势
 020
 第二节 遗传性肾癌的研究
 021
 第三节 肾癌的内在致病基因和相关信号通路调控机制 023
 第四节 肾癌的外部致病因素
 024
 第五节 肿瘤免疫与肾癌发病的关系
 026
 参考文献
 028
 目 录002
 泌尿系统肿瘤:
 基础与临床的转化
 第三章 肾癌的诊断研究
 031
 瞿元元 顾伟杰 张海梁
 第一节 肾癌的最新WHO分类和基因分型
 032
 第二节 肾癌ISUP分级与致癌基因
 041
 第三节 基因指导下的穿刺活检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
 044
 第四节 荧光原位杂交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047
 参考文献
 048
 第四章 局限性肾癌的治疗和预后模型
 051
 朱 煜 张海梁 肖文军 施国海
 第一节 局限性肾癌个体化治疗
 052
 第二节 肾癌的辅助治疗和新辅助治疗研究
 057
 第三节 局限性肾癌预后模型的建立
 061
 参考文献
 066
 第五章 进展期肾癌和预后模型
 067
 肖文军 张海梁 朱 煜 施国海
 第一节 肾癌的转移机制及转化研究
 068
 第二节 手术在进展期肾癌治疗中的价值
 069
 第三节 靶向治疗进展
 071
 第四节 免疫治疗进展
 077
 第五节 进展期肾癌预后模型的建立
 080
 参考文献
 083
 第二篇 前 列 腺 癌
 第六章 前列腺癌细胞的起源
 085
 李高翔 朱 耀
 第一节 前列腺癌细胞的来源
 086
 第二节 前列腺癌干细胞与肿瘤
 087目
 录
 003
 参考文献
 089
 第七章 致癌基因 ERG与前列腺癌的生物相关性
 091
 常 坤 朱 耀
 第一节 ERG的发现
 092
 第二节 TMPRSS-ERG融合基因与前列腺癌的关系
 092
 第三节 ERG在前列腺癌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价值
 093
 第四节 ERG相关基因标记及潜在相关靶点的治疗
 094
 参考文献
 095
 第八章 睾酮与前列腺癌
 099
 秦晓健 朱 耀
 第一节 概述
 100
 第二节 雄激素和前列腺生理学
 100
 第三节 内源性睾酮和前列腺癌风险
 102
 第四节 睾酮疗法和前列腺癌
 106
 参考文献
 109
 第九章 非编码RNA与前列腺癌
 111
 林国文 戴 波
 第一节 非编码RNA的概念和常见分类
 112
 第二节 miRNA与前列腺癌
 112
 第三节 lncRNA与前列腺癌
 114
 第四节 其他非编码RNAs与前列腺癌
 115
 参考文献
 116
 第十章 代谢综合征与前列腺癌
 119
 顾成元 朱 耀
 第一节 流行病学证据
 120
 第二节 矛盾的研究结果
 121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机制
 122004
 泌尿系统肿瘤:
 基础与临床的转化
 第四节 新兴的治疗策略
 124
 第五节 推荐和结论
 127
 参考文献
 128
 第十一章 局限性前列腺癌预后指标
 131
 王 跃 朱 耀
 第一节 治疗方式与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
 132
 第二节 病理特征与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
 133
 第三节 传统临床指标和新型标志物与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
 的预后
 134
 参考文献
 137
 第十二章 雄激素受体剪切变异体与前列腺癌患者的
 个体化治疗
 141
 王 跃 戴 波
 第一节 概述
 142
 第二节 雄激素受体剪切变异体的发现及与雄激素
 受体的异同
 142
 第三节 雄激素受体剪切变异体在前列腺癌发生和
 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143
 第四节 雄激素受体剪切变异体与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 145
 第五节 雄激素受体剪切变异体与前列腺癌的治疗
 146
 参考文献
 149
 第十三章 前列腺癌发生神经内分泌分化的机制及临床意义 153
 常 坤 戴 波
 第一节 前列腺癌发生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分子机制
 154
 第二节 神经内分泌分化在前列腺癌诊断、预测及预后中的
 价值
 155
 第三节 神经内分泌分化对前列腺癌潜在的治疗策略
 157
 参考文献
 160目
 录
 005
 第十四章 磁共振成像与前列腺癌
 163
 林国文 朱 耀
 第一节 概述
 164
 第二节 磁共振成像的发展演变与前列腺癌诊治
 165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与前列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166
 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对提高前列腺癌活检准确性的作用 167
 第五节 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其他应用
 168
 参考文献
 169
 第十五章 液体活检技术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
 173
 李高翔 戴 波
 第一节 循环肿瘤细胞在前列腺癌中的临床应用
 174
 第二节 循环肿瘤DNA在前列腺癌中的临床应用
 178
 参考文献
 181
 第十六章 肿瘤免疫治疗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
 183
 秦晓健 戴 波
 第一节 免疫治疗概述
 184
 第二节 主动免疫
 184
 第三节 被动免疫
 189
 第四节 联合治疗
 191
 参考文献
 192
 第十七章 基于基因组学的前列腺癌的精准治疗
 195
 顾成元 戴 波
 第一节 ETS基因融合和尿液试验
 196
 第二节 前列腺癌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
 197
 第三节 前列腺癌新发现的基因组改变
 202
 第四节 靶向治疗的临床进展
 203
 第五节 未来方向和挑战
 204
 参考文献
 205006
 泌尿系统肿瘤:
 基础与临床的转化
 第三篇 膀 胱 癌
 第十八章 膀胱癌的流行病学
 207
 沈益君
 第一节 吸烟和膀胱癌
 208
 第二节 职业暴露和膀胱癌
 209
 第三节 膀胱癌的遗传易感性和家族性膀胱癌
 210
 第四节 膀胱癌的高危因素和预防
 211
 参考文献
 213
 第十九章 膀胱癌发生的分子机制
 215
 陆骁霖 叶定伟
 第一节 膀胱癌的发生
 216
 第二节 染色体异常与膀胱癌
 219
 第三节 表观遗传学与膀胱癌
 221
 第四节 膀胱癌发生的分子通路
 223
 参考文献
 225
 第二十章 膀胱癌的分子分型和基因模型的开发应用
 229
 万方宁 沈益君
 第一节 分子分型的研发平台
 230
 第二节 肌层浸润性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分子分型 232
 参考文献
 235
 第二十一章 膀胱癌的影像学诊断
 237
 曹达龙 叶定伟
 第一节 局限性膀胱癌的诊断
 238
 第二节 影像学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应用
 243
 参考文献
 247目
 录
 007
 第二十二章 膀胱癌的分子标志物
 251
 谢湖阳 沈益君
 第一节 蛋白质标志物
 252
 第二节 基因相关标志物
 257
 第三节 液体活检在膀胱癌诊治中的应用
 260
 参考文献
 262
 第二十三章 不同光源膀胱镜在膀胱癌诊治中的应用
 265
 朱一平
 第一节 白光膀胱镜
 266
 第二节 荧光膀胱镜
 266
 第三节 窄带成像膀胱镜
 268
 第四节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268
 参考文献
 269
 第二十四章 膀胱癌的预测因素及危险度评估
 271
 马春光 朱一平
 第一节 预测工具
 272
 第二节 临床因素
 273
 第三节 病理因素
 277
 第四节 组织分子标志物
 281
 第五节 预测模型
 282
 参考文献
 285
 第二十五章 膀胱癌的围手术期化疗及疗效预测
 287
 朱一平
 第一节 新辅助化疗
 288
 第二节 辅助化疗
 289
 第三节 新辅助化疗敏感性预测
 290
 参考文献
 291008
 泌尿系统肿瘤:
 基础与临床的转化
 第二十六章 膀胱癌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
 293
 宿恒川 沈益君
 第一节 保留膀胱的临床证据
 294
 第二节 保留膀胱综合治疗的模式和实施
 295
 参考文献
 297
 第二十七章 膀胱癌的分子靶标及靶向治疗
 301
 万方宁 沈益君
 第一节 p53和Rb
 302
 第二节 生长因子通路和血管新生通路
 303
 第三节 其他分子靶标
 304
 参考文献
 306
 第二十八章 膀胱癌的免疫治疗
 309
 陆骁霖 叶定伟
 第一节 卡介苗与膀胱癌
 310
 第二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L1单抗
 315
 参考文献
 317
 中英文对照索引
 320
 彩图
 |  
         
          | 內容試閱: |   
          | 转化医学是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连接起来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它是近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概念,与个性化医学、可预测性医学等一
 同构成系统医学的体系。转化医学符合医学科学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现代
 医学发展历史表明,未来医学突破性的进展有赖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结合;
 21世纪的医学将更加重视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的医学模式,
 更加重视整体医学观和有关复杂系统的研究,转化医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
 生的。在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正式提出转化医学后,日益受到各国医
 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我国,转化医学也已经成为国家在生物医学领域里一个重
 大的政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辅导读本中指出:以转化医学为核心,大力提升医学科技水平,强化医药卫生
 重点学科建设。另外,《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中也提出:推动有利
 于国民健康的医学模式的转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
 本书从转化医学的视角,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
 进展,重点介绍在基因组遗传学、组学芯片、生物信息学、统计学等背景下,新
 的诊断、治疗技术及预后模型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本着文字
 简练、实用性强的原则,有益于读者对临床实践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梳理。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编者参阅了大量书籍、杂志,并通过互联网参阅修订了
 部分内容。由于篇幅和时间所限,在此谨对上述资料来源的作者一并表示衷
 心的感谢。本书编写人员较多,尽管各位编者在写作过程中付出了艰辛的劳
 动,但由于水平有限,错误及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叶定伟
 2019年9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