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群数学家分蛋糕:提升逻辑力的100道谜题
》
售價:NT$
281.0

《
无解的困局:大明最后的60年
》
售價:NT$
306.0

《
女校(人气作家孩子帮·鹅随“北番高中”系列代表作!)
》
售價:NT$
281.0

《
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
》
售價:NT$
398.0

《
实战ANSYS Icepak电子热设计
》
售價:NT$
454.0

《
水库式经营
》
售價:NT$
286.0

《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
售價:NT$
270.0

《
进入全球公共视域的清帝国:欧洲文献里的中国邸报
》
售價:NT$
649.0
|
內容簡介: |
为持续深入推进城轨交通装备创新发展,有力支撑城轨建设运营和国家优选制造业升级,有必要对我国城轨交通技术装备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及时掌握主要专业领域技术研发、产品体系建设、企业经营发展现状,以及有关政策、经济和社会环境条件;结合城轨交通技术装备发展面临的需求,对未来几年城轨交通技术装备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做出初步预判,为行业有关单位及管理决策层制定实施有关发展战略和工作计划提供参考。《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装备发展报告(2019)》共分为总报告、技术篇、专题篇三个部分。总报告梳理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现状与未来发展规划,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划分为起步、开始建设、调整、建设高潮、持续健康发展等五个阶段,总结了各阶段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典型线路;结合行业发展统计数据,从各城市城轨交通线路长度、制式等方面,总结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技术篇从城轨车辆、车辆电气牵引和控制系统、车辆制动系统、牵引供电和配电系统、信号系统、通信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综合监控系统、车站设备、云平台、BIM系统、检测设备等12个专业领域,分析了各领域技术装备的发展现状、应用情况及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等。政策与管理篇从靠前靠前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三方面分析了城轨交通技术装备发展面临的外部条件;并从车辆统型、技术装备标准制定、城轨装备试验线及国家装备实验室建设、装备认证四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城轨领域在行业管理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
|
關於作者: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分支机构,是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社会组织,协助政府部门和协会推动城轨装备自主化的进程,服务业主、会员单位,促进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由与城市轨道交通有相关业务的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投资融资、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装备制造、科研院校等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社会组织。
|
目錄:
|
Ⅰ 总报告
.1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装备发展回顾与展望/001
一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及现状/001
二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核心产品及装备研发现状/009
三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装备制造企业市场竞争力及出口情况/021
四 未来三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装备发展展望/029
Ⅱ 技术篇
.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发展水平/034
.3 城市轨道交通关键系统装备发展水平/135
Ⅲ 专题篇
.4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装备发展的市场环境/294
.5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装备发展的社会环境/310
.6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装备发展的政策环境/318
.7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发展的管理措施/356
Ⅳ 附录
.8 缩略词与专业术语/364
.9 内地各地铁公司主要技术装备统计/366
|
內容試閱:
|
序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简称城轨)交通持续快速发展,为适应日益增长的城轨交通建设、运营需求,我国大力推进城轨交通装备产业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持续提高技术创新和产业制造能力,城轨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国际产业竞争持续升级,国家对轨道交通装备等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日益重视,为深入推进城轨交通装备创新发展,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组织对城轨交通关键领域技术装备发展的历程和现状进行梳理,分析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发展面临的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总结近年来中国城轨技术装备领域在行业管理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编写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装备发展报告(2019)》,为持续提升我国城轨交通装备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牢牢把握未来发展的战略主动权提供决策参考。
本报告是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指导下,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编撰完成。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太原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城轨事业部、中车研究院科技发展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北京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新誉集团有限公司、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高新现代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方大自动化集团有限公司、蒂森电梯有限公司、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相关专家及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他们提供了大量专业性素材,为高质量完成书稿编撰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此一并表示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