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张北高原历史文化研究文萃(全四卷)

書城自編碼: 348455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史
作者: 尹自先 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20151627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88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超级沟通者 与所有人连接的秘密 查尔斯·都希格 著 普利策奖获奖者 《习惯的力量》《习惯的力量2》作者 人际沟通畅销书籍
《 超级沟通者 与所有人连接的秘密 查尔斯·都希格 著 普利策奖获奖者 《习惯的力量》《习惯的力量2》作者 人际沟通畅销书籍 》

售價:NT$ 352.0
人工智能硬件加速器设计
《 人工智能硬件加速器设计 》

售價:NT$ 454.0
走向世界丛书(全十册)
《 走向世界丛书(全十册) 》

售價:NT$ 8058.0
八段锦:百岁国医大师邓铁涛健康长寿之道
《 八段锦:百岁国医大师邓铁涛健康长寿之道 》

售價:NT$ 203.0
中国国家历史(叁拾捌)
《 中国国家历史(叁拾捌) 》

售價:NT$ 347.0
战功图:艺术与皇权的交织(1762—1829)
《 战功图:艺术与皇权的交织(1762—1829) 》

售價:NT$ 653.0
东方看世界·极简法国史
《 东方看世界·极简法国史 》

售價:NT$ 255.0
凤凰台上(全2册)
《 凤凰台上(全2册) 》

售價:NT$ 351.0

內容簡介:
张北高原泛指河北省张北、沽源、康保、尚义四县,内蒙古正蓝旗、太仆寺旗、化德、商都四旗县在内的内蒙古高原东南部,清末民国以来俗称坝上。《张北高原历史文化研究文萃》收集整理中外古今研究坝上历史文化相关的学术论文及价值较高的文史资料,为地方人民和了解、决策提供地情,为专家学者研究本地域历史文化提供方便。《张北高原历史文化研究文萃》正文分坝上纵横、中都杂论、长城探幽、金莲川记四部分,节选与地域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密切相关资料附录于后。本书由张北县人民、元中都博物馆组织人员编撰。
關於作者:
代前言:张北县历史定位及张北高原的界定
一 张家口厅是 清代口外第二早的厅设
关于口外的定义,长城自山海关向西,在内蒙古高原南部东西绵延数千里,中辟关口多个,便利南北往来。著名关口有五:从东到西依次是喜峰口、古北口、独石口、张家口、杀虎口。历史上习惯以长城及关口界定南北,出现了许多空间称谓,比如口内、口外,边内、边外和关内、关外等,这无论在清代官书、私人著述还是在民间俚语中,都不乏见。关于口外的含义,李辅斌先生在《清代直隶山西口外地区农垦述略》中认为:清代属于直隶和山西省统辖的口外地区包括热河、察哈尔及土默特等地。清康熙三十一及三十二年,在长城五口设置通往内蒙古的驿站,称口外五路驿站,口外的含义又广。狭义上的口外,指某一特定的地域,清末走西口移民潮中常常提到的口外,大致包括杀虎口外的察哈尔右翼、归化城土默特左右旗和伊克昭、乌兰察布二盟;清季民初移民实边,又有出口外一说,此口外又指张家口外察哈尔左翼及清朝在这一地域设立的四大牧群的场地。康熙五十一年(1712),廷臣奏议东部喀喇沁、土默特地区,山东民人往来口外垦地者多至十万余,此口外又指的是喜峰口外。
本文所言口外,指长城五口外经垦殖并设厅理政的区域,与李辅斌先生清代属于直隶和山西省统辖的口外地区包括热河、察哈尔及土默特等地的说法大体一致。
关于厅的概念,根据目前学术界相关研究论文,笔者就大家一致认可的说法做以下梳理。
(1)厅制始于明,发展并完善于清,是清代颇具特色的地方行政机构。普遍设于边地开发和民族杂居的地区,就是说在不同民族杂居或沿边地区,特别是事情复杂而又不便设州县的地方,采取分防的办法,由地方府级行政机关派佐贰官(以同知和通判为主要形式)前往理事。口外设厅,几乎全都肇始于农业垦殖。来垦汉民与当地蒙民杂处,既不能由蒙旗札萨克辖理,又不能拿来套用传统的府县管理体制,于是厅制便应运而生。厅作为府的一个派出衙门,久之形成由府(或由省直辖)管辖的一个独立的地方行政建置,是一个不同于传统府县管理体制的全新政权。
(2)厅的职能,有理事、抚民之区分。理事者,专门负责审理少数民族和汉人之间的交涉、诉讼事件,经征钱粮;抚民者,统辖境内一切事务,与内地地方官没有区别。在口外,起初多设理事同知厅或理事通判厅,后期汉族移民渐占绝大多数,改为抚民同知厅或抚民通判厅。
(3)厅的长官为同知和通判,同知正五品,通判正六品。同知和通判为府的佐贰官,知府掌一府之政,教养百姓,为州县表率,佐以同知、通判,曰清军、曰捕粮、曰水利、曰屯田、曰治农牧马、曰理事,各视其繁简而分掌之,可见同知和通判是职掌府的专门职能的官职。
(4)厅的等级分类,大致可分为直隶厅和散厅两类,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统属机构、职能和官员衔职的不同。张家口厅属散厅。
结合周清澍主编的《内蒙古历史地理》、张永江《论清代漠南蒙古地区的二元管理体制》、乌云格日勒《口外诸厅的变迁与清代蒙古社会》等论著,参酌地方史志文献,就清代口外诸厅设置的时间做一梳理,依垦殖这一设置原因而论,张家口厅是清代口外第二早的厅设。
张家口厅,雍正二年(1724)设。这一年,都统弘升就张家口口外垦殖民众的处理意见奏称:
若将现种地之民尽行驱逐入口,则伊等俱系无籍穷人,入口无耕种之地,至于度命艰难不无作乱为非之事。若将此地即交与伊等耕种,每亩令其缴纳钱粮七分,一年可得十九万余两。应设满洲同知一员,驻扎于四旗之中正红旗口西边北新庄,督管农民事务臣等又看得自张家口至镶蓝旗察哈尔西界各处,山谷偏隅,所居者万余。居民既多,不无盗贼等事,若交与新设同知,令其兼辖,既有钱粮,又任以刑名,殊觉繁剧 。应于张家口地方再设理刑满洲同知一员。
理藩院知会后具奏,奉旨和硕怡亲王等公同保放理事同知事务理藩院员外郎白石(张家口厅首任同知),于本月内即往收纳今年地亩钱粮因此,雍正二年七月甲寅日奏折载:
怡亲王允祥等遵旨议覆都统世子弘升疏奏。丈量察哈尔右翼四旗地亩共二万九千七百余顷,每年应征银十九万余两。请设满洲理事同知一员,驻扎北新庄地方,督管农民事务。并设满洲千总二员,催粮稽察。再察哈尔西界穷山僻谷,易于藏匪,请再设满洲理事同知一员,驻扎张家口,管理词讼,稽查边口出入之人。均应如所请。从之。
从以上奏折看,张家口厅曾在北新庄、张家口两处同时设立理事同知,并得到了官方的批准。以此推断,张家口理事同知的设立时间可精确为雍正二年七月十三日。
张家口厅设置时间最早,而且辖境也最大。设置初,张家口理事同知管理口外东西两翼八旗地方,经征西四旗入官地租银两,承审口内宣属十一州县旗民互讼命盗等案,职掌綦重。雍正十年(1732),因为口外八旗东自千家店西至土默特边界一千六百余里,该同知耳目难周,鞭长莫及,析置多伦诺尔厅,雍正十二年(1734),再析置独石口厅,西翼四旗仍令张家口同知管理。乾隆元年(1736)春二月,由于税收等种种原因,分张家口理事同知所管西翼正黄半旗,正红、镶红、镶蓝三旗,自宣化府西北平远堡口外由阁老湾迤北自石嘴直抵大青山适中之水泉沟与大同之丰川卫分界立石,以垂永久焉。张家口厅管理张家口外西翼正黄半旗、东翼镶黄旗分入官地亩、经征钱粮、旗民户婚田土斗殴争讼,西翼察哈尔旗分蒙古、汉人交涉、逃匪命盗等案,并口内蔚州、怀安、万全、宣化、保安、西宁、蔚县等七州县旗民互讼人命之事。
二 张北县冠带口外各县
民国2 年(1913)1 月8 日,北京政府颁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划一现行各道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划一现行各县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均简称《划一令》),并通令全国按照政府计划,以民国2 年3 月以前为限,一律办齐。按照这一政令,口外各抚民同知厅皆改厅为县。
民国《张北县志》序言部分有几篇序说:张北县系察哈尔省属县之一,为口外各县之冠,素称为口外各县之首郡。所谓口外,狭义上指张家、独石二口口外,又作察哈尔口外。
张北县领袖口外各县,固然有张北县南接省垣,北通多库,东控热境,西扼绥郊,攘往熙来,士商云集,屹然重镇也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因素,但历史积淀所产生的影响力不可忽视。辽金元时期,张北县域几度辉煌,元代兴和路辖地广大,人口虽少却定为上路;元中都存立时间虽短,但终归是一个朝代的政治中心。民国3 年7 月成立察哈尔特别区,下设一个道,名兴和道。林传甲《察哈尔乡土志》称:察哈尔只兴和一道,以元之兴和路得名。兴和路古城在张北之中汛兴和,县虽居七县之适中,然非铁路之所经,实业亦不甚发达,是以道尹行署暂驻张家口。兴和道最初辖理口外张北、独石、多伦、丰镇、凉城、兴和、陶林七个县。民国4 年成立商都垦务行局兼设治局,张北县划拨县境垦熟地,与商都牧群荒地以及兴和、陶林二县所拨隶之,民国7 年改为商都县。这一年,宝昌设太仆寺两翼清丈行局(后改设治局),张北县又划拨县境垦熟地与太仆寺左右两翼牧厂的荒地隶之,民国14 年改为宝昌县。民国10 年,由丰镇、凉城、兴和三县辖地析置集宁招垦设治局 或称平地泉设治局,第二年12 月升格为县。民国11 年,张北县再度划拨境土给康保招垦设治局,14 年改为康保县,上述四县皆由兴和道管辖。张北县一再拨土分疆,因其渊源关系当时戏称子母县。
民国25 年(1936)2 月1 曰,德王(德穆楚克栋鲁普)以蒙政会的名义在张北县成立察哈尔盟公署,下辖张北、商都、崇礼、康保、宝源(宝昌与沽源县合并)、多伦、化德、尚义八县,以及正蓝、镶白、正白、镶黄、明安、商都、太仆寺左翼、太仆寺右翼等八个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所设的管理上述口外八县的察北专署无不以张北县为中心。1958 年10 月,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沽源、康保、商都、尚义与张北五县合并设大县,称张北县,县人民委员会驻地为张北县城。
三 张北高原的界定
张北高原因张北县的影响力而得名,其疆理范围却不仅仅包括张北县。
张北高原作为地理单元,与东部围场高原合称张北围场高原,是内蒙古高原(二级地质构造,称内蒙古台背斜)的组成部分,俗称坝上高原。
关于坝上的概念,紧贴张北围场高原的南部边缘,是崎岖蜿蜒、岗峦起伏的群山,地质学上称为深断裂,依走向命名为尚义套里庄北票(辽宁)深断裂(张北高原段称尚义狼窝沟赤城深断裂),是内蒙古台背斜与燕山沉降带的分界线。
这条深断裂,清朝言地理者叫它兴安岭,又叫内兴安岭。《大清一统志宣化府山川》曰:兴安岭,正黄旗察哈尔 时驻牧尚义、兴和二县南部 北,其山甚高大,自张家口迤逦而东,绵亘千里,为漠北蒙古诸部落道里适中之所。或谓发源于长白山,由圣祖仁皇帝行围之索约而济 山在东北大兴安岭北段 地方绕至乌朱 珠 穆秦 沁,巴林、克西 什 克腾之乌兰布通,东界入热河围厂 场,又由围厂至独石口外,西连张家口,袤延数千里,实一形胜之区。这条深断裂又俗称大坝。乾隆四年(1739),直隶总督孙嘉淦出独石口北巡后,在《请于开平、兴和添驻满兵奏札》中就提到:口外之山,绵亘千里,名曰大坝,凡坝内之田,皆以招民垦种大坝是蒙语,译言岭,清代汉人北入大漠作纪行诗文,写作达坂大巴打八,不知何时约定俗成为大坝。大坝虽为山岭,但形态有着特殊的含义,即一面陡峭高立,一面平缓。民国5 年,林传甲撰《察哈尔乡土志》时亲履实地,说:口外地势一面高一面低,山上与山下高度悬殊,如升堂之阶,似山非山,土人谓之坝,实山脉也。
尹自先
目錄
第一卷目录
建置考释/001
张北高原为什么俗称坝上 尹自先/003
野狐岭考 胡明/006
牛马来细路《野狐岭考》补遗 胡明/022
北魏柔玄镇地望考述 魏隽如 张智海/032
辽代头下抚州之辩 李惠生 马逵/046
金代乌沙堡及抚州城地望探析 格日勒/053
阿尔泰军台及张北县境台站杂考 尹自先/065
金桓州考 陈耀全/082
商都地名考 忒莫勒/086
读史二则 格日勒/094
北魏御夷故城地理位置管见 赵永春/100
哈拉罕考略 李殿光/103
史迹考论/115
英宗北狩的地理(节录) 和田清 著 潘世宪 译/117
明初的蒙古经略
特别是它的地理研究(节录) 和田清 著 潘世宪 译/132
元代黑谷路探兼谈张家口地区古道 尹自先/171
元代的兴和路与中都 叶新民 宝音德力根 赵琦 白晓霞/184
略论金抚州地区在蒙金战争期间的战略地位及元武宗在抚州建元中都的军事原因
韩志远/195
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出生地考 曹永年/204
元《宝昌州创建接官厅记》杂考 胡海帆/211
忽必烈的两处塞上行宫 党宝海/222
北魏柔玄镇兴废探研 张智海 李瑞杰/233
从坝上灰坑看辽金元烧饭习俗 尹自先/243
试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察哈尔盟分会的历史贡献 李玉伟 王星晨/251
兴和弃守与明朝的北边战略 杨润平/261
从驿站交通看元中都地区 党宝海/268
历史时期坝上及内蒙古锡盟地区蒙盐产地浅述 李惠生 尹自先/286
察哈尔三次西迁新疆起程地考辨 松岱扎布 尹自先/298
穆荣嘎史事钩沉 忒莫勒/312
刍牧垦殖/323
张家口外开垦纪要 何光澄/325
调查察哈尔垦牧情形记以所至之商都为较详 陈贞瑞/333
坝上牧业考略 尹自先/357
清代太仆寺左右翼牧厂初探 陈安丽/367
清代察哈尔蒙地开发 尹自先/381
张北县境清代公私牧厂考 尹自先/390
张北县西北部地区清代牧场遗迹调查 铁志军/412
从四台蒙古营出土文物看元代北方草原的农牧经济 格日勒/420
民国时期察哈尔的垦政与政区变化 苏日朦/427
张北县开发史 尹自先/498
內容試閱
序一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发展。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丰富而多彩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与此同时,独特的地域文化与地域经济社会相互融合,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直接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坝上张北高原,以农牧交错为特质,粗朴而宁静、神秘而苍凉,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渐渐产生了以草原文化为主体、多种文化相交融的地域文化,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发展添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坝上张北高原泛指河北省张北、沽源、康保、尚义一带以及包括内蒙古多伦、化德、商都和太仆寺旗在内的内蒙古高原东南部,清末民国以来俗称坝上。这片神圣的土地,自古就是多元文化和谐共存、多民族共同繁衍发展的一片热土,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张北高原是一片历史悠久的土地。在距今8000~10000 年的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在这里生存生活,之后先后有十多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是多个朝代皇帝驻跸、畋猎、办公之所。尤其自秦汉以来,内地华夏政权和草原民族政权交错进退,在这一方土地上上演了多部影响深远的历史活剧。北魏怀荒镇起义影响大河以北,推动中国北方变革并促进了隋唐的国家大统一。唐宋以降,契丹(辽)在燕子城清暑,女真(金)建金莲川行宫,蒙古铁骑激战野狐岭横扫千军,改写了中国乃至亚欧历史进程。汉唐羁縻地,今则同中原。元明清时期,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古老的北方丝路和繁忙的驿道军台在这里交会重叠,农牧业共同发展,各民族和谐共处。
张北高原是一片英雄辈出的土地。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这里的人民流血牺牲、英勇奋斗,涌现出了许多英雄烈士和杰出人物。
张北高原是一片文化荟萃的土地。在历史上,坝上各县区的辖治都经历了从无到有、扩大与缩小、拆分与并合等变化,不变的是这方土地上各民族繁衍生息中产生的厚重历史文化。其中包含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皇家文化、都城文化、长城文化、军事文化、商贾文化、移民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等,但在这诸多文化中,最直接、最原始的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千百年来共融的文化。这种文化是相对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其通过不同时期的拓展与变化,说明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巨大变迁,相对而言,也正是社会历史的发展与变革造就了这光彩夺目的地域文化。
一般来讲,编辑出版一部文化方面的书非常不容易,而编辑出版地域文化方面的书更是不容易。它既要涵盖这个地域一定的共性,还要包含这个地域不同的个性,否则不是有东拼西凑之嫌,就会有顾此失彼之虑。因此,张北县历史文化研究会这次结集出版《张北高原历史文化研究文萃》,将曾在这方土地上发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脉动中的文化研究收集编辑成册,不求面面俱到,只求特色突出,寓共性于个性之中。愿编者收集、整理、节选的相关学术论文和一些价值较高的文史资料,能够让广大读者更加了解这方土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定文化特征,并为专门研究坝上地域文化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些方便。同时,《张北高原历史文化研究文萃》汇编出版,也算是曾经和现在生活、工作在坝上的人们的一种深深情结的释放!
2019.4

序二
张北高原因张北县而得名,俗称坝上。就行政区域而言,绝大部分归河北省张家口市管辖,自然地理上则与内蒙古高原连为一体。在古代,这里居于农牧交界带偏牧区一侧,大多数时候属于北方游牧民族的活动范围。从清朝中叶起,内地农民出长城垦荒者日增,农业才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主要经济形态。张北高原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就横向而言,处于农牧交界带;就纵向而言,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的一处交通要冲。自古及今,这里发生过许多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张北高原历史文化研究文萃》的编纂,荟萃相关中外学者的研究论文、考古报告和重要文史资料于一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张北高原与张北县在学术界和旅游业知名度的提升,与元中都遗址的发现有着密切关系。元中都是元朝中期武宗在位期间(1307~1311 )兴建的都城。与元朝另外两座都城大都、上都相比,中都存在时间短暂,建设工程半途而废,因此较少受到关注。上世纪末,张北县北15 公里的白城子遗址被确定为元中都故址,成为我国元代城市考古的一大突破。元中都遗址发现后,很快入选1999 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后又成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近期还建成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凡此种种,都对元中都以及张北高原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本书的编辑出版,对以往相关学术成果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必将大有助于研究工作的继续深入开展,可谓适逢其时。
本书主编尹自先老师,长期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张北高原历史文化研究,成绩斐然。1987 年发表的《白城子说》一文,首次论定白城子遗址就是元中都故址,随后得到了考古发掘的证明,因此尹老师被誉为元中都发现第一人。而在更早的1985 年,我就已经得知尹老师大名。当时我正读大学三年级,研究生备考中阅读南京大学陈得芝老师《元察罕脑儿行宫今地考》一文,注意到陈老师在这篇文章后面专门写了700 多字的补正。其中引用尹老师通信转述的实地考察成果,对文章论点进行补充,高兴地表示:所幸与拙文论证之察罕脑儿行宫方位尚无大矛盾。进而又说:唯纸上谈兵,终逊一筹,深感研究历史地理,不仅需读万卷书,更重要的竟是行万里路。 这段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多年之后到张北开会,有幸结识尹老师,时有请教,获益匪浅。今尹老师以古稀之年,编成此数百万字巨著,用力之勤,令人钦敬。蒙其不弃鄙陋,嘱序于我,谨略书数语如上,祝愿尹老师和张北的学者在相关领域研究做出更大成绩。
张 帆
2019.4

说明
一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 本书是研究张北高原历史文化的专题文论集萃。时间截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时段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文论暂不收入。
三 本书所称张北高原,地域范畴为河北省张北、尚义、康保、沽源县,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多伦、商都、化德县和太仆寺旗等八个旗县的行政区域。多伦县相关研究文论众多,宜自成体系,暂不入本书。
四 本书收录的文章,除国内外公开刊行的图书文献、学术期刊、资料汇编,一部分出自内部刊物学位论文或民间著述。所收无论公开出版与否,均在文章首页注明出处。
五 按内容归类,全书分坝上纵横金莲川记长城探幽纪行拾忆中都杂论五大类。坝上纵横细分为建置考释史迹考论刍牧垦殖考古报告战事纵览文化掠影文史集粹。中都杂论细分为遗址探究武宗旁论皇都拾穗。
六 入选文章或有争鸣者,不代表主编观点。
七 明显错误且歧义文字改正处以〔〕示,衍、阙字所删补以[]示。个别论文前面的英文部分删除,未报经作者。大陆作者的文章,就标点符号、纪年方式等,按现行相关国家标准做了统一处理。度量衡单位的使用未做修改。部分文章因发表年代久远,无法一一核对注释和引文,亦均从原文,不做修改。
八 本书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11 条著作权属于作者、第33 条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做收集。收录的全部文章,作者均无不得转载、摘编的声明。为尊重鉴,选文时仍多方征询求得作者同意。因种种原因,少部分文章无法联系到作者或译者,若由此引发版权纠纷,概由本书主编负责。
九 作者有关单位、职称、职位等情况无法一一核实,故不作作者简介。为划一,个别有记载者也一并删除。

代前言:张北县历史定位及张北高原的界定
一 张家口厅是 清代口外第二早的厅设
关于口外的定义,长城自山海关向西,在内蒙古高原南部东西绵延数千里,中辟关口多个,便利南北往来。著名关口有五:从东到西依次是喜峰口、古北口、独石口、张家口、杀虎口。历史上习惯以长城及关口界定南北,出现了许多空间称谓,比如口内、口外,边内、边外和关内、关外等,这无论在清代官书、私人著述还是在民间俚语中,都不乏见。关于口外的含义,李辅斌先生在《清代直隶山西口外地区农垦述略》中认为:清代属于直隶和山西省统辖的口外地区包括热河、察哈尔及土默特等地。清康熙三十一及三十二年,在长城五口设置通往内蒙古的驿站,称口外五路驿站,口外的含义又广。狭义上的口外,指某一特定的地域,清末走西口移民潮中常常提到的口外,大致包括杀虎口外的察哈尔右翼、归化城土默特左右旗和伊克昭、乌兰察布二盟;清季民初移民实边,又有出口外一说,此口外又指张家口外察哈尔左翼及清朝在这一地域设立的四大牧群的场地。康熙五十一年(1712),廷臣奏议东部喀喇沁、土默特地区,山东民人往来口外垦地者多至十万余,此口外又指的是喜峰口外。
本文所言口外,指长城五口外经垦殖并设厅理政的区域,与李辅斌先生清代属于直隶和山西省统辖的口外地区包括热河、察哈尔及土默特等地的说法大体一致。
关于厅的概念,根据目前学术界相关研究论文,笔者就大家一致认可的说法做以下梳理。
(1)厅制始于明,发展并完善于清,是清代颇具特色的地方行政机构。普遍设于边地开发和民族杂居的地区,就是说在不同民族杂居或沿边地区,特别是事情复杂而又不便设州县的地方,采取分防的办法,由地方府级行政机关派佐贰官(以同知和通判为主要形式)前往理事。口外设厅,几乎全都肇始于农业垦殖。来垦汉民与当地蒙民杂处,既不能由蒙旗札萨克辖理,又不能拿来套用传统的府县管理体制,于是厅制便应运而生。厅作为府的一个派出衙门,久之形成由府(或由省直辖)管辖的一个独立的地方行政建置,是一个不同于传统府县管理体制的全新政权。
(2)厅的职能,有理事、抚民之区分。理事者,专门负责审理少数民族和汉人之间的交涉、诉讼事件,经征钱粮;抚民者,统辖境内一切事务,与内地地方官没有区别。在口外,起初多设理事同知厅或理事通判厅,后期汉族移民渐占绝大多数,改为抚民同知厅或抚民通判厅。
(3)厅的长官为同知和通判,同知正五品,通判正六品。同知和通判为府的佐贰官,知府掌一府之政,教养百姓,为州县表率,佐以同知、通判,曰清军、曰捕粮、曰水利、曰屯田、曰治农牧马、曰理事,各视其繁简而分掌之,可见同知和通判是职掌府的专门职能的官职。
(4)厅的等级分类,大致可分为直隶厅和散厅两类,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统属机构、职能和官员衔职的不同。张家口厅属散厅。
结合周清澍主编的《内蒙古历史地理》、张永江《论清代漠南蒙古地区的二元管理体制》、乌云格日勒《口外诸厅的变迁与清代蒙古社会》等论著,参酌地方史志文献,就清代口外诸厅设置的时间做一梳理,依垦殖这一设置原因而论,张家口厅是清代口外第二早的厅设。
张家口厅,雍正二年(1724)设。这一年,都统弘升就张家口口外垦殖民众的处理意见奏称:
若将现种地之民尽行驱逐入口,则伊等俱系无籍穷人,入口无耕种之地,至于度命艰难不无作乱为非之事。若将此地即交与伊等耕种,每亩令其缴纳钱粮七分,一年可得十九万余两。应设满洲同知一员,驻扎于四旗之中正红旗口西边北新庄,督管农民事务臣等又看得自张家口至镶蓝旗察哈尔西界各处,山谷偏隅,所居者万余。居民既多,不无盗贼等事,若交与新设同知,令其兼辖,既有钱粮,又任以刑名,殊觉繁剧 。应于张家口地方再设理刑满洲同知一员。
理藩院知会后具奏,奉旨和硕怡亲王等公同保放理事同知事务理藩院员外郎白石(张家口厅首任同知),于本月内即往收纳今年地亩钱粮因此,雍正二年七月甲寅日奏折载:
怡亲王允祥等遵旨议覆都统世子弘升疏奏。丈量察哈尔右翼四旗地亩共二万九千七百余顷,每年应征银十九万余两。请设满洲理事同知一员,驻扎北新庄地方,督管农民事务。并设满洲千总二员,催粮稽察。再察哈尔西界穷山僻谷,易于藏匪,请再设满洲理事同知一员,驻扎张家口,管理词讼,稽查边口出入之人。均应如所请。从之。
从以上奏折看,张家口厅曾在北新庄、张家口两处同时设立理事同知,并得到了官方的批准。以此推断,张家口理事同知的设立时间可精确为雍正二年七月十三日。
张家口厅设置时间最早,而且辖境也最大。设置初,张家口理事同知管理口外东西两翼八旗地方,经征西四旗入官地租银两,承审口内宣属十一州县旗民互讼命盗等案,职掌綦重。雍正十年(1732),因为口外八旗东自千家店西至土默特边界一千六百余里,该同知耳目难周,鞭长莫及,析置多伦诺尔厅,雍正十二年(1734),再析置独石口厅,西翼四旗仍令张家口同知管理。乾隆元年(1736)春二月,由于税收等种种原因,分张家口理事同知所管西翼正黄半旗,正红、镶红、镶蓝三旗,自宣化府西北平远堡口外由阁老湾迤北自石嘴直抵大青山适中之水泉沟与大同之丰川卫分界立石,以垂永久焉。张家口厅管理张家口外西翼正黄半旗、东翼镶黄旗分入官地亩、经征钱粮、旗民户婚田土斗殴争讼,西翼察哈尔旗分蒙古、汉人交涉、逃匪命盗等案,并口内蔚州、怀安、万全、宣化、保安、西宁、蔚县等七州县旗民互讼人命之事。
二 张北县冠带口外各县
民国2 年(1913)1 月8 日,北京政府颁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划一现行各道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划一现行各县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均简称《划一令》),并通令全国按照政府计划,以民国2 年3 月以前为限,一律办齐。按照这一政令,口外各抚民同知厅皆改厅为县。
民国《张北县志》序言部分有几篇序说:张北县系察哈尔省属县之一,为口外各县之冠,素称为口外各县之首郡。所谓口外,狭义上指张家、独石二口口外,又作察哈尔口外。
张北县领袖口外各县,固然有张北县南接省垣,北通多库,东控热境,西扼绥郊,攘往熙来,士商云集,屹然重镇也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因素,但历史积淀所产生的影响力不可忽视。辽金元时期,张北县域几度辉煌,元代兴和路辖地广大,人口虽少却定为上路;元中都存立时间虽短,但终归是一个朝代的政治中心。民国3 年7 月成立察哈尔特别区,下设一个道,名兴和道。林传甲《察哈尔乡土志》称:察哈尔只兴和一道,以元之兴和路得名。兴和路古城在张北之中汛兴和,县虽居七县之适中,然非铁路之所经,实业亦不甚发达,是以道尹行署暂驻张家口。兴和道最初辖理口外张北、独石、多伦、丰镇、凉城、兴和、陶林七个县。民国4 年成立商都垦务行局兼设治局,张北县划拨县境垦熟地,与商都牧群荒地以及兴和、陶林二县所拨隶之,民国7 年改为商都县。这一年,宝昌设太仆寺两翼清丈行局(后改设治局),张北县又划拨县境垦熟地与太仆寺左右两翼牧厂的荒地隶之,民国14 年改为宝昌县。民国10 年,由丰镇、凉城、兴和三县辖地析置集宁招垦设治局 或称平地泉设治局,第二年12 月升格为县。民国11 年,张北县再度划拨境土给康保招垦设治局,14 年改为康保县,上述四县皆由兴和道管辖。张北县一再拨土分疆,因其渊源关系当时戏称子母县。
民国25 年(1936)2 月1 曰,德王(德穆楚克栋鲁普)以蒙政会的名义在张北县成立察哈尔盟公署,下辖张北、商都、崇礼、康保、宝源(宝昌与沽源县合并)、多伦、化德、尚义八县,以及正蓝、镶白、正白、镶黄、明安、商都、太仆寺左翼、太仆寺右翼等八个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所设的管理上述口外八县的察北专署无不以张北县为中心。1958 年10 月,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沽源、康保、商都、尚义与张北五县合并设大县,称张北县,县人民委员会驻地为张北县城。
三 张北高原的界定
张北高原因张北县的影响力而得名,其疆理范围却不仅仅包括张北县。
张北高原作为地理单元,与东部围场高原合称张北围场高原,是内蒙古高原(二级地质构造,称内蒙古台背斜)的组成部分,俗称坝上高原。
关于坝上的概念,紧贴张北围场高原的南部边缘,是崎岖蜿蜒、岗峦起伏的群山,地质学上称为深断裂,依走向命名为尚义套里庄北票(辽宁)深断裂(张北高原段称尚义狼窝沟赤城深断裂),是内蒙古台背斜与燕山沉降带的分界线。
这条深断裂,清朝言地理者叫它兴安岭,又叫内兴安岭。《大清一统志宣化府山川》曰:兴安岭,正黄旗察哈尔 时驻牧尚义、兴和二县南部 北,其山甚高大,自张家口迤逦而东,绵亘千里,为漠北蒙古诸部落道里适中之所。或谓发源于长白山,由圣祖仁皇帝行围之索约而济 山在东北大兴安岭北段 地方绕至乌朱 珠 穆秦 沁,巴林、克西 什 克腾之乌兰布通,东界入热河围厂 场,又由围厂至独石口外,西连张家口,袤延数千里,实一形胜之区。这条深断裂又俗称大坝。乾隆四年(1739),直隶总督孙嘉淦出独石口北巡后,在《请于开平、兴和添驻满兵奏札》中就提到:口外之山,绵亘千里,名曰大坝,凡坝内之田,皆以招民垦种大坝是蒙语,译言岭,清代汉人北入大漠作纪行诗文,写作达坂大巴打八,不知何时约定俗成为大坝。大坝虽为山岭,但形态有着特殊的含义,即一面陡峭高立,一面平缓。民国5 年,林传甲撰《察哈尔乡土志》时亲履实地,说:口外地势一面高一面低,山上与山下高度悬殊,如升堂之阶,似山非山,土人谓之坝,实山脉也。
尹自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