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病到天年2 (全新修订版)大病预防先除湿
》
售價:NT$
347.0

《
大钱:如何选择成长股
》
售價:NT$
505.0

《
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工作指南
》
售價:NT$
398.0

《
关系5.0
》
售價:NT$
612.0

《
翻篇是一种能力
》
售價:NT$
296.0

《
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
》
售價:NT$
449.0

《
文化的故事:从岩画艺术到韩国流行音乐(译林思想史)哈佛大学教授沉淀之作 获奖不断 全球热销 亲历文化史上的15个关键点 从史前艺术到当代韩流的人类文化全景
》
售價:NT$
398.0

《
不结婚的社会:双亲如何成为特权,以及家庭为何很重要
》
售價:NT$
296.0
|
內容簡介: |
《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补偿机制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主要讲述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在综合考量各相关要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由粮食利益补偿机制、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和粮食生产发展保护补偿机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强调补偿动态化的,符合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发展的补偿机制。其次,建立了补偿机制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所构建的补偿机制的运行效果进行了仿真模拟。
|
關於作者: |
焦晋鹏,女,1984年5月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经济学博士,哈尔滨商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政府规制、农业经济管理。主持并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等纵向和横向课题共17项,其中参与完成的黑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攻关项目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完成的横向课题基于产业协调发展的哈尔滨第三产业发展研究获得哈尔滨市咨询一等奖。在CSSCI核心期刊、EI源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共发表论文29篇,其中CSSCI核心期刊10篇,EI源刊1篇,中文核心期刊5篇。作为主编、副主编参与出版教材2部,出版专著1部。获得了全国MPA教学管理先进工作者、校先进工作者、校三育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
目錄:
|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点
2 理论参照系:研究的核心概念及研究进程
2.1 核心概念界定
2.2 关于主体功能区方面的研究
2.3 关于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补偿方面的研究
2.4 研究评述
2.5 本章小结
3 现实参照系:国内外主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补偿经验借鉴
3.1 国内主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补偿现状
3.2 国外主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补偿经验借鉴
3.3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补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现状
4.2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补偿现状
4.3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补偿存在的问题
4.4 本章小结
5 构建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及依据分析
5.1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实施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5.2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补偿机制的作用机理
5.3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补偿机制的现实依据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影响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补偿机制的因素分析
6.1 影响粮食利益补偿机制的因素分析
6.2 影响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因素分析
6.3 影响粮食生产发展保护补偿机制的因素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补偿机制的构建
7.1 补偿机制的目标定位
7.2 补偿机制的基本原则
7.3 补偿机制的框架
7.4 粮食利益补偿机制的构建
7.5 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7.6 粮食生产发展保护补偿机制的构建
7.7 本章小结
8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补偿机制运行的仿真模拟及保障措施
8.1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补偿机制运行效果的仿真模拟
8.2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补偿机制运行的保障措施
8.3 本章小结
9 基于补偿机制的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
9.1 发展战略制定的原则
9.2 发展战略制定的目标
9.3 基于补偿机制的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框架
9.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2011年6月,国家公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先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并要求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已不能再用传统观念的发展策略进行理解,主体功能区的提出适应了现阶段中国社会的现实背景,解决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主要矛盾,因此,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及规划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进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位于全国最东北端,一直以来都承担着国家资源仓库的义务,是国内集森林资源、石油资源、煤炭资源、产粮基地和装备制造业为一体的特色性资源型省份。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开发内容,黑龙江省政府在《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将省域主体功能区划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三类。由于黑龙江省为国内粮食产量第一大省,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供应与储备安全的重要使命,作为国家粮食生产的核心地区需要重点发展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然而,现行的用于粮食补偿的政策存在着补偿标准不合理、补偿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的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区域经济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索适合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的补偿机制尤为重要,是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首先,从农业圈带理论、农业区域专业化理论及空间规划理论人手,通过对主体功能区概念的剖析研究,提出了可以将黑龙江省农产品主产区定义为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以弥补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只注重粮食产量增长的缺陷,统筹考虑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区域经济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公共物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政府干预粮食产业理论人手,通过对补偿概念的剖析研究,提出了可以将补偿机制融人到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的建设中。因此,从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的视角出发,归纳并总结了现行用于粮食利益补偿、农业生态补偿及粮食生产发展保护补偿的相关政策。研究发现,现行用于粮食补偿的相关政策仅为简单的政策组合,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行模式,且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次,借助于演化博弈分析、作用机理分析及现实依据分析,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论证了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构建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运用计量经济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及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影响补偿机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基于粮食补偿政策的现状、理论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及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构建出适合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发展的补偿机制。研究发现,所构建的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补偿机制应由粮食利益补偿机制、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及粮食生产发展保护补偿机制三个机制构成,包括补偿主体和客体、补偿范围、补偿方式、补偿标准、补偿资金来源及运行方式等内容,并强调补偿的动态化。补偿机制不仅研究各补偿机制内部的构成要素,以及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各补偿机制的运行方式、运行途径,特别强调补偿标准的动态化,而且研究三个补偿机制之间的协调关系,通过一定运行方式和运行途径,将各构成要素及三个补偿机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达到既定目标。
再次,利用系统动力学对所构建的补偿机制的运行效果进行了仿真模拟,为了保证补偿机制可以持续运行,提出了相应的保证措施。研究发现,所构建的补偿机制可以在未来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的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为了保证补偿机制的有效运行,应从思想、监管、配套措施、资金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给予保障。
最后,从集中有效资源形成定位清晰的开发格局、增强农业生态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依托多元化手段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形成了基于补偿机制的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
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在综合考量各相关要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由粮食利益补偿机制、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和粮食生产发展保护补偿机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强调补偿动态化的,符合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发展的补偿机制。二是建立了补偿机制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所构建的补偿机制的运行效果进行了仿真模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