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关系5.0
》
售價:NT$
612.0

《
翻篇是一种能力
》
售價:NT$
296.0

《
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
》
售價:NT$
449.0

《
文化的故事:从岩画艺术到韩国流行音乐(译林思想史)哈佛大学教授沉淀之作 获奖不断 全球热销 亲历文化史上的15个关键点 从史前艺术到当代韩流的人类文化全景
》
售價:NT$
398.0

《
不结婚的社会:双亲如何成为特权,以及家庭为何很重要
》
售價:NT$
296.0

《
怎样决定大事
》
售價:NT$
510.0

《
蓝色机器:感受海洋引擎的深沉脉动
》
售價:NT$
449.0

《
用科学了解面包的“为什么” (全彩图解版)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这种统一性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科学原则,始终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群众史观,始终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努力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
內容簡介: |
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社会主义而来,基于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是空想社会主义,要在肯定其积极的思想成果的同时批判其中的空想成分,摆脱唯心史观并置于现实基础之上,社会主义才能变成科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可以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根源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以及无产阶级解放世界的历史使命。
|
關於作者: |
徐蓉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价值观建设与教育、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等。
|
目錄:
|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恩格斯生平简介
一、少年时期:家庭背景殷实,被迫辍学从商
二、青年时期:接触进步思想,走向唯物主义
三、中年时期:潜心学术创作,投身解放事业
四、晚年时期:整理手稿遗作,缅怀终身挚友
第二章 内容介绍
一、不同版本的前言、序言及导言解读
(一)入门之作1880年法文版前言解读
(二)群众宣传1882年德文第一版序言解读
(三)流行欧洲1891年德文第四版序言解读
(四)理解全书的关键文章1892年英文版导言解读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与发展
(二)三个伟大的空想主义者的天才思想
(三)空想理论的局限
(四)不成熟理论衰落的必然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
(一)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
(二)唯物史观的创立:社会主义成为历史的必然产物
(三)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秘密
(四)从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之
四、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原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正对准资产阶级自己
(二)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
(三)社会主义向何处去基于历史和现实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
第三章 理论意义与历史意义
一、科学社会主义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与突破
二、科学社会主义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与创新
三、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基础
四、科学社会主义的学术性与大众化结合的典范
第四章 新时代重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尊重与丰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筑根固魂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探索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前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简称《发展》)由恩格斯所著的《反杜林论》中最重要的三个章节摘编改写而成,是恩格斯在批判各种错误思潮中形成的理论斗争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马克思写的1880年法文版前言中,称它是《反杜林论》的理论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
《发展》由前言序言导言(四篇),正文(三个章节)和附录组成。前言部分主要是帮助读者理解该书的写作背景与理论实质。正文的第一部分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即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局限性,恩格斯在肯定其积极的思想成果的同时批判其中的空想成分,强调要摆脱唯心史观并置于现实基础之上,社会主义才能变成科学。第二部分阐述了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批判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强调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根源,分析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以及无产阶级解放世界的历史使命,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性。
社会主义经过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正如中华民族经历了多年的曲折奋斗,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才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发展,可以说《发展》是为了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阅读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经典更是为了启迪新知,开创新的局面。重温《发展》,了解这本科学社会主义入门书籍的显著特征,学习其中的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就是为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更大成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