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755
 
  《 
			可持续盈利 可再生战略变革释放企业发展潜力(剖析当下环境挑战,探讨企业应对策略,推动企业可持续盈利)
			》
 售價:HK$ 
			347
 
  《 
			拒斥死亡(文明本质上是一场抵御死亡恐惧的集体英雄主义骗局)
			》
 售價:HK$ 
			356
 
  《 
			牛津通识读本·世相I(中英双语 全五册)收录《全球化面面观》《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国际移民》《人
			》
 售價:HK$ 
			995
 
  《 
			什么是教育 “轴心时代”提出者雅斯贝尔斯毕生教育思想精华
			》
 售價:HK$ 
			347
 
  《 
			创建强势品牌(典藏版)
			》
 售價:HK$ 
			607
 
  《 
			美绘聊斋志异
			》
 售價:HK$ 
			611
 
  《 
			启微·红帆:中国东南诏安湾的港口、船货与海洋遗产
			》
 售價:HK$ 
			500
 
 
 | 
         
          | 編輯推薦: |   
          | ☆解读海外珍藏原始资料,廓清中国近现代史上隐而不显的历史迷雾 这部著作,是一本好书,也可以说,是一本奇书。
 作者杨天石,是蜚声中外的历史学家。他不但博闻强记,而且目光敏锐,有淘沙拣金的本领。别人没注意的,他注意了;别人看不出所以然的,他看出了。他能宏观,也能微观。经他的整理和解释,许多史事和人物,都跳出纸面了。
 杨先生的这本书,有力地说明,到海外收集中国近代史料,会有收获,而且在某些专题的研究上,是必要的。杨先生在自序里说:近代中国和古代中国的不同点之一就是中国真正成了世界的中国,和世界的联系空前地增加了、复杂化了。可以说,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各种变化无不与世界声息相关,互为因果。因此,要研究中国近代史,就必须认真收集、研究海外的各种有关中国的史料,包括中国人散落、存放于海外的档案。前些年,史学界曾经讨论过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从何处突破,我以为,认真收集、研究海内外的各种有关史料,应是造成突破的条件之一。这是有识者的高见。
 收集史料,是种本领;分析史料,是另一种本领。有的学者擅于前者,有的擅于后者。杨先生兼而有之,所以他笔下快速,叙述有条,分析精辟。他的著述很多,本书是他治史历程中的
 |  
         
          | 內容簡介: |   
          | 辛亥革命后康、梁师徒二人在思想上为何分道扬镳? 日本人支持清末的革命党人的真实动机是什么?
 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多次拉拢孙中山为何被拒?
 陈立夫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起了怎样的促进作用?
 蒋介石对孔祥熙阴晴不定的态度暗藏了哪些玄机?
 宋子文为何庇护张学良,二人之间有怎样的深情厚谊?
 傅斯年为何执意要推倒皇亲国戚财政部长孔祥熙?
 《塘沽协定》签订后中日为何又进行了长达一年半的善后谈判?
 辛亥革命后康、梁师徒二人在思想上为何分道扬镳?
 日本人支持清末的革命党人的真实动机是什么?
 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多次拉拢孙中山为何被拒?
 陈立夫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起了怎样的促进作用?
 蒋介石对孔祥熙阴晴不定的态度暗藏了哪些玄机?
 宋子文为何庇护张学良,二人之间有怎样的深情厚谊?
 傅斯年为何执意要推倒皇亲国戚财政部长孔祥熙?
 《塘沽协定》签订后中日为何又进行了长达一年半的善后谈判?
 
 近代中国和世界的联系空前加强,也更加复杂化了。可以说,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各种变化无不与世界声息相关,互为因果。因此,要研究中国近代史,就必须认真收集、研究海外的各种有关中国的史料,包括中国人散落、存放于海外的档案。
 杨天石先生十余年间数次往返于海峡两岸、美国、日本等地,遍寻散落在诸如哥伦比亚大学东方图书馆、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日本国会图书馆、外交史料馆等海外知地图书馆、档案馆中的原始资料,对所获材料进行整理、考证、解释,见前人所未见,言前人所未言,以大量*手材料互相参证,使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些重要人和事背后的历史隐秘浮出水面。
 |  
         
          | 關於作者: |   
          | 杨天石 江苏人。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生院教授、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浙江大学客座教授。 作者长期研究中国文化史、中国近代史、民国史、国民党史,合著有《中国通史》第12册、《中华民国史》第一卷、第六卷等,个人著作有《揭开民国史的真相》《杨天石近代史文存》《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海外访史录》《从帝制走向共和》《帝制的终结》《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当代中华诗词名家精品集杨天石卷》等。
 作品《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获中国2008年十大图书奖、香港2008年十大图书奖,第二辑获南方读书节最受读者关注的历史著作奖;其近著《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获2014年《作家文摘》及香港《亚洲周刊》十大图书奖。
 |  
         
          | 目錄: |   
          | 序 /1 自序 /3
 第一辑 东瀛幕后日本所藏秘档解读
 康有为致日、英各国领袖函/2
 读日本外务省档案之一
 跋孙中山在檀香山的几次谈话/5
 读日本外务省档案之二
 黄兴与日本驻旧金山总领事的通讯/15
 读日本外务省档案之三
 黄兴致井上馨函回译及解读/18
 读日本井上馨文书
 孙中山与田中义一/27
 读日本山口县文书馆档案
 跋钟鼎与孙中山断绝关系书/32
 宫崎滔天家藏书札研究
 附:访日漫记/42
 第二辑 隔海烟云台湾所藏秘档解读
 康有为的联满倒袁计划/54
 读台湾所藏梁启超未刊函稿
 孙中山的一次北京未遂之行/63
 读台湾中国国民党党史会藏段祺瑞函
 徐致靖大骂梁启超/68
 读台湾所藏徐致靖未刊函札
 瞿秋白的《声明》与国共两党的分家风波/72
 读台湾中国国民党党史会藏档案
 国民党档案中的毛泽东手迹/83
 读台湾中国国民党党史会藏档案
 国民党中央致毛泽东函存稿/88
 读台湾中国国民党党史会藏档案
 沈雁冰致林伯渠函手迹/95
 读台湾中国国民党党史会藏档案
 董必武的一份辞呈/99
 读台湾中国国民党党史会藏档案
 30年代初期国民党内部的反蒋抗日潮流/103
 读台湾所藏胡汉民档案之一
 一项南北联合,打倒蒋介石计划的夭折/127
 台湾所藏阎锡山档案一瞥
 1935年国民党内的倒汪迎胡暗潮/136
 读台湾所藏胡汉民旅欧期间往来电报
 吴开先与上海统一委员会的敌后抗日工作/150
 读台湾所藏朱家骅档案
 傅斯年攻倒孔祥熙/164
 读台湾所藏傅斯年档案
 兼论清末民初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批评
 取那善果,避那恶果/352
 略论孙中山对资本主义的态度
 
 孙中山是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357
 宋嘉树与孙中山、宋庆龄的婚姻/365
 读宋嘉树复孙中山英文函
 第九章 新旧土洋革命前后中国的思潮嬗递
 儒学在近代中国/379
 戊戌维新以来的国民国家思想/390
 论辛亥革命前的国粹主义思潮/407
 论《天义报》刘师培等人的无政府主义/425
 第十章 高山仰止文化革新与文化名人
 南社的酝酿/453
 黄遵宪的生平、思想和创作/472
 论钱玄同思想/485
 以钱玄同未刊日记为主所作的研究
 读台湾所藏胡汉民旅欧期间往来电报
 吴开先与上海统一委员会的敌后抗日工作/150
 读台湾所藏朱家骅档案
 傅斯年攻倒孔祥熙/164
 读台湾所藏傅斯年档案
 胡适曾充分的承认社会主义的主张/177
 读胡适日记之一
 胡适与蒋介石的最初会见/183
 读胡适日记之二
 胡适1933年的保定之行/187
 读胡适日记之三
 第三辑 西来风雨美国所藏秘档解读
 何震揭发章太炎/192
 北美访报
 北京政府致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电/198
 读美国所藏顾维钧档案之一
 张发奎谈南昌起义/209
 读张发奎口述历史之一
 果真要改写民国史吗?/222
 陈洁如回忆录的产生、遭遇及作伪举证
 济案交涉与蒋介石对日妥协的开端/232
 读黄郛档案之一
 黄郛与《塘沽协定》善后交涉/248
 读黄郛档案之二
 宋庆龄关于邓演达的一封英文函件/269
 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发现
 李济深与胡汉民/272
 胡汉民晚年往来函电考释之一
 张学良与胡汉民/277
 胡汉民晚年往来函电考释之二
 冯玉祥与胡汉民/285
 胡汉民晚年往来函电考释之三
 曹任远与胡汉民的新国民党/292
 读谢幼田未刊稿《谢慧生先生年谱长编》
 陈立夫与国共谈判/296
 读陈立夫口述历史之一
 陈立夫与西安事变/302
 读陈立夫口述历史之二
 毛泽东、李富春的一封未刊英文函件/314
 美国所见中国名人书札
 保卫中国同盟与中国工合运动的珍贵文献/317
 读宋庆龄往来英文函札
 孔祥熙所藏西安事变期间未刊电报/343
 读孔祥熙档案之一
 日蒋秘密谈判的重要资料/397
 读孔祥熙档案之二
 蒋孔关系探微/402
 读孔祥熙档案之三
 豪门之间的争斗/414
 宋子文档案管窥之一
 关怀张学良全家/424
 宋子文档案管窥之二
 排挤驻美大使胡适/427
 宋子文档案管窥之三
 对苏外交的一鳞半爪/433
 宋子文档案管窥之四
 宋子文与戴笠之间/439
 宋子文档案管窥之五
 从大举进攻到全面败北/443
 读蒋介石致熊式辉手札
 南京政府崩溃时期的陈光甫/460
 读陈光甫档案之一
 蒋介石的慰问与北平的邀请/491
 读陈光甫档案之二
 蒋介石复职与李宗仁抗争/499
 读居正藏札及李宗仁档案
 海峡两岸争取张发奎/508
 读张发奎档案札记
 附:访美漫记/5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