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2739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380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413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858
 
  《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售價:HK$ 
			380
 
  《 
			聊斋志异:2025全新插图珍藏白话版(全4册)
			》
 售價:HK$ 
			2745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930
 
  《 
			风起红楼:百年讹缘探秘
			》
 售價:HK$ 
			1034
 
 
 | 
         
          | 內容簡介: |   
          | 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又及启蒙运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朱光潜先生抽丝剥茧,清晰阐释各美学流派的来龙去脉与思想内核,其中穿插对美的本质问题形象思维典型人物性格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这四个关键问题的辩证分析,又有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其他角度的延展,形成对西方美学的大略通观。 |  
         
          | 關於作者: |   
          |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著有《西方美学史》《诗论》《谈美》等,译有《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歌德谈话录》《拉奥孔》《新科学》《美学》等。 |  
         
          | 目錄: |   
          | 序论 第一部分
 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
 第一章希腊文化概况和美学思想的萌芽
 一 希腊文化的概况
 二 毕达哥拉斯学派
 三 赫拉克利特
 四 德谟克利特
 五 苏格拉底
 六 结束语
 第二章柏拉图
 一 文艺对现实世界的关系
 二 文艺的社会功用
 三 文艺才能的来源灵感说
 四 结束语
 第三章亚理斯多德
 一 亚理斯多德 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
 二 摹仿的艺术对现实的关系
 三 文艺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功用
 四 亚理斯多德的美学观点的阶级性
 五 结束语
 第四章亚历山大理亚和罗马时代:贺拉斯,朗吉弩斯和普洛丁
 一 贺拉斯
 二 朗吉弩斯
 三 普洛丁
 第五章中世纪:奥古斯丁,托玛斯 亚昆那和但丁
 一 奴隶社会的解体与封建制度的奠定
 二 基督教的传播和基督教会对欧洲的封建统治
 三 中世纪文化的落后,教会对文艺的仇视
 四 圣奥古斯丁和圣托玛斯的美学思想
 五 中世纪民间文艺对封建制度与教会统治的反抗
 六 但丁的文艺思想
 第六章文艺复兴时代:薄迦丘,达  芬奇和卡斯特尔维屈罗等
 一 文化历史背景
 二 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的领导地位
 三 意大利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
 四 结束语
 第二部分
 十七八世纪和启蒙运动
 第七章法国新古典主义:笛卡儿和布瓦罗
 一 经济、政治、文化背景
 二 笛卡儿的理性主义的哲学和美学
 三 布瓦罗的《论诗艺》,新古典主义的法典
 四 古今之争:新的力量的兴起
 第八章英国经验主义:培根,霍布士,洛克,夏夫兹博里,哈奇生,休谟和博克
 一 培根
 二 霍布士(附:洛克)
 三 夏夫兹博里
 四 哈奇生
 五 休谟
 六 博克
 七 结束语
 第九章法国启蒙运动:伏尔太,卢骚和狄德罗
 一 启蒙运动的背景和意义
 二 启蒙运动者对文艺的基本态度
 三 狄德罗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
 第十章德国启蒙运动:高特雪特,鲍姆嘉通,文克尔曼和莱辛
 一 德国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
 二 几个先驱人物
 第十一章意大利历史哲学派:维柯
 一 十八世纪意大利历史背景和文化概况
 二 维柯的生平和思想体系
 三 维柯的基本美学观点
 四 对维柯的评价
 第三部分
 十八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
 甲 德国古典美学
 第十二章康德
 一 康德的哲学思想体系
 二 《判断力批判》
 三 结束语
 第十三章歌德
 一 歌德的时代和他早年的文化教养
 二 歌德美学思想中几个中心概念
 三 结束语
 第十四章席勒
 一 《论美书简》和《审美教育书简》
 二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三 结束语
 第十五章黑格尔
 一 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和辩证法,它与过去哲学传统的关系以及它的内在矛盾
 二 黑格尔美学的几个基本观点
 三 结束语
 乙 其它流派
 第十六章俄国革命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美学(上):别林斯基
 一 文化历史背景
 二 别林斯基的思想转变问题
 三 别林斯基的美学观点
 第十七章俄国革命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美学(下):车尔尼雪夫斯基
 一 车尔尼雪夫斯基与别林斯基的关系,他的哲学基础
 二 车尔尼雪夫斯基对黑格尔派美学观点的批判
 三 车尔尼雪夫斯基所建立的美学观点
 四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美学上的功绩和缺点
 第十八章审美的移情说的主要代表:费肖尔,立普斯,谷鲁斯,浮龙  李和巴希
 一 移情说的先驱:费肖尔父子
 二 立普斯
 三 谷鲁斯
 四 浮龙  李
 五 巴希
 六 结束语
 第十九章克罗齐
 一 克罗齐的哲学体系
 二 克罗齐的基本美学观点
 三 结束语
 丙 结束语
 第二十章关于四个关键性问题的历史小结
 一 美的本质问题
 二 形象思维:从认识角度和实践角度来看
 三 典型人物性格
 四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附录:简要书目
 |  
         
          | 內容試閱: |   
          | 序论一 美学研究的对象;美学由文艺批评,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附庸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解放后,五十年代在党领导之下持续数年之久的全国范围的美学批判讨论,引起了广大文艺理论工作者和一般读者对美学的浓厚兴趣和深入研究的要求。参加这场批判讨论对我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我从此开始钻研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来对自己过去所接受的西方资产阶级美学思想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批判。一九六一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为了适应当时的需要,曾特设美学专业来训练预备开美学课的教师,我参加了该专业的教学工作,开始编写西方美学史讲义。一九六二年,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门举行文科教材会议,决定把西方美学史列入教材编写规划,编者接受了这项任务,根据已编的讲义、学习笔记和资料译稿,编出了这部两卷本的《西方美学史》,一九六三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次年重印过一次。接着就是"文化大革命"。林彪和"四人帮"一开始就违反毛主席的教导,窃取"文化大革命"的口号另搞一套篡党夺权的阴谋诡计,先对老知识分子后对老干部施行法西斯统治和迫害。我也被戴上"反动权威"的帽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迫放弃了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北京大学哲学系的美学专业也和许多其它专业一样,被迫解散了。我直到获得"解放"后才重理旧业,在最近几年中继续把黑格尔《美学》第二、第三两卷译完,还选译了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校改了已遗失而重新发见的莱辛的《拉奥孔》旧译稿,都已交出版机关陆续付印。现在抽空来校改这部《西方美学史》第一版,把序论和结束语两章改写过。一九七六年十月,我们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为知识分子解脱了"两个估计"和"黑线专政"的精神枷锁。和一般的知识分子一样,我对这"第二次解放"无限欢欣鼓舞,誓趁八十开外的余年,努力在自己毕生从事的美学领域里多出点添砖加瓦的微薄力量,来报答毛主席对我们旧知识分子的殷切关怀和谆谆教导,和响应党中央抓纲治国、大干快上的号召。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现在约略交代一下编写《西方美学史》的一些意图和工作过程。这部小书原是作为高等院校文科教材而编写的。教材要兼顾到教师和学生。因此用了较多的篇幅,以便多援引一些重要的原始资料。编者在工作过程中,在搜集和翻译原始资料方面所花的功夫比起编写本身至少要多两三倍。用意是要史有实据,不要凭空杜撰或摭拾道听途说。按原计划还要编一本资料汇编。从古代到中世纪部分原已选译,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的资料也零星地选译了一些。不幸由于"四人帮"的捣乱,资料译稿大部分都已散失。如果时间允许,今后还想把这项工作做下去。严格地说,本编只是一部略见美学思想发展的论文集或读书笔记,不配叫做《西方美学史》。任何一部比较完备的思想史都只有在一些分期专题论文的基础上才写得出来,而且这也不是由某个人或几个人单干所能完成的。为着适应目前的紧迫需要,编者只能介绍一些主要流派中主要代表的主要论点,不能把面铺得太宽,把许多问题都蜻蜓点水式地点一下就过去了。一部教材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独立研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造就真正的人才,培养成优良的学风和文风。因此,编者力图把重点摆在文艺理论中几个关键性问题上,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在最后一章中就这些问题作一些小结。编者限于知识水平和思想水平,自己也不满意于这种初步尝试,不过认为工作程序是应该如此进行的。编者对主要流派中主要代表的选择只有一条标准:代表性较大,影响较深远,公认为经典性权威,可说明历史发展线索,有积极意义,足资借鉴的才入选。反面人物也不一概排斥,古代的柏拉图,中世纪的普洛丁和 托玛斯  亚昆那和近代的克罗齐都是唯心主义的有反动倾向的人物,但是在美学思想发展中都起了巨大作用,你还不能把他们一笔勾销。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正确的思想总是在和错误思想的斗争中形成的。不懂得反面,也就难懂正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