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纸上博物馆·文明的崩溃:庞贝+玛雅+美索不达米亚(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450+资料图片,16开全彩印刷)
》
售價:NT$
1295.0

《
郭实猎与“开放中国”——19世纪上半叶的中西碰撞(精)
》
售價:NT$
347.0

《
毕淑敏温暖四部曲 毕淑敏30年散文精华 暖心疗愈 插图典藏(套装4册)
》
售價:NT$
1220.0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古代的身份制:良与贱
》
售價:NT$
398.0

《
国色(《寻色中国》首席色彩顾问郭浩重磅力作,中国传统色丰碑之作《国色》,探寻中国人的色彩世界!)
》
售價:NT$
1010.0

《
图解组织心理学:从零开始养成领导力
》
售價:NT$
347.0

《
牛津西方哲学史(中文修订版)
》
售價:NT$
653.0

《
萤火虫全球史:西方人眼中的古代丝绸之路
》
售價:NT$
388.0
|
編輯推薦: |
一部中国戏曲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民俗文化流变史。
古调多自爱,今人不多弹。
中国戏曲艺术与地方文化丛书共十卷,为国家十三五出版项目。丛书把戏曲与地方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把研究重点聚焦在历史与文化上,通过对各剧种所处地域的历史分析,突出阐述了各剧种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全面反映中国戏曲剧种和地方文化精神内涵的高质量文化丛书。
秦腔板胡、吴侬软语、广东大戏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戏曲,一方戏曲又反映出各自的风土人情、审美意趣。中国戏曲艺术与地方文化丛书正是要把这些丰富的戏曲知识、戏曲文化传播给更多的读者,也希望各地的戏曲艺术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成为我们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文化名片。
中国戏曲艺术与地方文化丛书各卷为:
1.《道情戏与黄河文化》
2.《川剧与巴蜀民俗》
3.《粤剧与广府文化》
4.《评剧与乡土市井文化》
5.《秧歌戏与乡村女性》
6.《秦腔与丝路文化》
7.《沪剧与海派文化》
8.《越调与三国文化》
9.《汉剧与汉派文化》
10.《锣戏与中原俗曲》
|
內容簡介: |
中原俗曲作为中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概念本身产生较晚,但由于它的客观存在以及与传统音乐文化较直接的承传性,从而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本书对中原俗曲文化的形成进行了细致剖析,并对其整体性风貌做了全面梳理,同时对锣戏的历史、艺术特征和价值进行了整体性呈现。作者通过对该剧种的形成时间、流布地区、戏曲班社、音乐本体、表演艺术和剧目文本等多方面的梳理,具体分析了其独特性的根源,以便让读者对中原俗曲文化有一个具体、客观的了解和认识。
|
關於作者: |
赵君,女,河南省新乡市人。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讲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博士、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
在深入河南、陕西、山西和山东等地开展田野采风的基础上,完成并发表了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有《【耍孩儿】曲牌研究》,参与翻译《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世纪之交的民族音乐学理论》等著作,合著《戏乐音声》,编著《全国乐谱辑录》等。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厅级科研课题近二十余项,获得包括第七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大赛一等奖等十余个项目。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中原俗曲文化形成根源探究
第一节帝王音乐文化的无声侵染
第二节经济实力的有效支撑
第三节水陆交通的大力带动
第四节明代藩王的重要册封地
第五节宋元以来文学艺术的坚实基础
第六节宋元以来音乐艺术的卓越成就第二章中原俗曲文化之发展与特征
第一节中原俗曲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明清俗曲在中原传统音乐中的传承与重要作用第三章锣戏的渊源、形成及流布
第一节锣戏渊源的诸传说
第二节锣戏形成时间钩沉
第三节锣戏流布地区考述第四章锣戏艺术构成及特征音乐
第一节伴奏乐器与器乐
第二节唱腔音乐及其结构形态第五章锣戏的表演艺术及特征
第一节锣戏的角色行当和脸谱
第二节锣戏的表演艺术第六章锣戏名老艺人及锣戏传承
第一节豫北地区的名老艺人及师承
第二节豫中地区的名老艺人及师承
第三节豫南地区的名老艺人及师承第七章锣戏班社
第一节豫北地区锣戏班社
第二节豫中地区锣戏班社
第三节豫南地区锣戏班社第八章锣戏剧目
第一节直接资料中的记载
第二节间接资料中的记载
第三节锣戏演出剧目梳理
第四节目前上演剧目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