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罗马史 随书附赠专有名词对照册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巨著
》
售價:NT$
2030.0

《
索恩丛书·伊斯兰帝国:十五座城市定义一种文明
》
售價:NT$
658.0

《
现代日本简史 近现代日本发展之路的通俗历史读本 解析日本百年来的兴盛与阵痛
》
售價:NT$
449.0

《
墨菲定律受益一生的黄金法则和人生定律心理学基础入门
》
售價:NT$
250.0

《
企业国家:一部日本经济史
》
售價:NT$
653.0

《
汉简《苍颉篇》研究
》
售價:NT$
653.0

《
抑郁症(精装全彩版)牛津科普系列:拨开抑郁症的迷雾,探索情绪背后的深层真相
》
售價:NT$
449.0

《
天才的盛会:文艺复兴艺术三百年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第二辑如期而至。众所周知,艺术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门类,具有巨大的学科发展空间,也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产物。如何在此背景之下更好地进行学科建设,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宏大问题。这当然也是艺术学科刊物发展的基本境遇之一。本期刊物仍然延续*辑所关注的艺术史论议题,力图在一个更具开放性和前瞻性的学术视野之下,将当前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研究领域的一些热点、前沿问题呈现出来。
本期艺术理论:学科与知识谱系专题的3篇论文,可以视为*辑同专题讨论的一种延续。无论迈耶尔夏皮罗(Meyer Schapiro)的《艺术短论四篇》、摩西巴拉什(Moshe Barasch)《艺术理论1:从柏拉图到温克尔曼》一书的导言,还是卡罗尔塔龙一于贡(Carol Talon-Hugon)造访南京大学的演讲《艺术史与艺术哲学》,都从各自角度深入探讨了艺术理论与艺术史以及艺术哲学、美学等的关系问题。艺术理论的学科疆域与知识谱系,恰恰是在这些关系的辨析过程中,才能被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第二辑如期而至。众所周知,艺术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门类,具有巨大的学科发展空间,也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产物。如何在此背景之下更好地进行学科建设,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宏大问题。这当然也是艺术学科刊物发展的基本境遇之一。本期刊物仍然延续*辑所关注的艺术史论议题,力图在一个更具开放性和前瞻性的学术视野之下,将当前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研究领域的一些热点、前沿问题呈现出来。
本期艺术理论:学科与知识谱系专题的3篇论文,可以视为*辑同专题讨论的一种延续。无论迈耶尔夏皮罗(Meyer Schapiro)的《艺术短论四篇》、摩西巴拉什(Moshe Barasch)《艺术理论1:从柏拉图到温克尔曼》一书的导言,还是卡罗尔塔龙一于贡(Carol Talon-Hugon)造访南京大学的演讲《艺术史与艺术哲学》,都从各自角度深入探讨了艺术理论与艺术史以及艺术哲学、美学等的关系问题。艺术理论的学科疆域与知识谱系,恰恰是在这些关系的辨析过程中,才能被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
艺术史的理论视界专题,突出了艺术史研究的理论维度。其中高名潞的《匣子、格子、框子:西方艺术史理论的基本原理》对西方艺术史的理论描述,显示了作者精深的艺术史解释能力。门类艺术的历史眼光专题下的一组论文,则聚焦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若干具体问题。常青的《唐长安城大安国寺遗址出土密教造像刍议》基于翔实文献材料所做的审慎推演、华强的《中国古典绘画的比例观念》对比例之于中国古典绘画意义的重新梳理,都颇有启示价值。
艺海钩沉专题收录的两篇论文,分别是夏燕靖的《艺术学史的百年线路与研究方法的生成》和段炼的《读图求法,问道于前》。前者以作者开设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课程所积累的史料为基础,对中国百年来的艺术学史进行了开拓性的梳理,内容翔实,令人深思。后者则记录了作者寻道于艺的心路历程,文字举重若轻,引人人胜。
本期国外知名艺术史家访谈收录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历史研究院伊夫一阿兰布瓦(Yves Aranbuva)教授和阿蒙卡特美国艺术博物馆馆长安德鲁,沃克(Andrew Walker)博士的两篇专访。他们分别围绕艺术史的传统与嬗变、博物馆与文化交往空间的本土化建构等问题,进行了非常值得国内学界继续深入思考的讨论。
时光荏苒,本期文稿的编辑工作告一段落,也意味着新一期刊物又要启程了。希望我们能够一直用这样一种方式,见证并参与艺术学科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的蓬勃发展。
|
目錄:
|
艺术理论:学科与知识谱系
艺术短论四篇
《艺术理论1:从柏拉图到温克尔曼》导言
艺术史与艺术哲学
艺术史的理论视界
匣子、格子、框子:西方艺术史理论的基本原理
目光现象学:李格尔的现代艺术史模式
明清典故和临仿类画题的兴起
山水画画题的数字人文研究
艾柯的中世纪美学研究及其意义
门类艺带的历史眼光
唐长安城大安国寺遗址出土密教造像刍议
佛教东渐对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绘画艺术的影响
以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石窟壁画为例
中国古典绘画的比例观念
艺海钩沉
艺术学史的百年线路与研究方法的生成
读图求法,问道于前
批评之维
绘画剧场:张慧的蓝图(Lan Tu)
国外知名艺术史家访谈
艺术史的传统与嬗变
伊夫一阿兰布瓦教授专访
博物馆与文化交往空间的本土化建构
阿蒙卡特美国艺术博物馆
安德鲁沃克尔馆长访谈录
学术活动与动态报道
视觉建构的中国当代景观
读《当代中国的视觉文化研究》
艺术理论时代的来临及其反思
写在南京大学艺术理论文丛出版之际
《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稿约及注释体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