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
售價:NT$
347.0

《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 王健文
》
售價:NT$
254.0

《
美国黑室(全译本 图文珍藏版)
》
售價:NT$
356.0

《
咨询的奥秘2:咨询师的百宝箱(珍藏版)
》
售價:NT$
356.0

《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
》
售價:NT$
500.0

《
失权者(三联生活周刊文丛)
》
售價:NT$
352.0

《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售價:NT$
398.0

《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传统手工艺的特征进行了全面综述。2、对河北省主要的传统手工技艺进行介绍,对永清扎刻技法进行了归纳总结。
|
內容簡介: |
本书首先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传统手工艺的发展特征和现代保护价值,然后介绍了河北省主要的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再以永清扎刻为研究对象,对扎刻技法进行了详细讲解,从理论上将扎刻技法进行了追根溯源,为深入探讨永清扎刻的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详细的技术资料和理论支持。尤其就开发利用永清扎刻技法作为教育课程资源提高建筑与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构成学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为永清扎刻工艺美术的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具体实施办法。本书适合对民间艺术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目錄:
|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001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003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003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004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价值007一、基本特征007二、历史价值007三、传承价值008四、文化价值009五、科学价值009六、精神价值010七、经济价值011八、教育价值012九、政治价值012十、审美艺术价值013十一、社会和谐价值014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016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016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017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018四、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020五、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024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国际上的发展025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感与鉴赏028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感028二、非物质文化遗产鉴赏的基本原理032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鉴赏方法037第二章 中国传统手工艺发展概况和现代价值与保护第一节 中国传统手工艺发展概况046一、史前至东周046二、秦汉至隋唐048三、宋元至明清050四、清末至当代052第二节 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特征055一、文化特征055二、形态特征060三、技术特征065第三节 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现代价值与保护068一、非物质文化价值069二、实用性经济价值072三、保护目的与途径074第三章 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概述第一节 武强年画079一、历史发展079二、制作工艺082三、艺术风格084四、风格特点084五、题材形式086六、传承状况086第二节 河北剪纸艺术087一、蔚县剪纸087二、丰宁满族剪纸090第三节 衡水内画092一、历史起源092二、工艺特色094三、代表人物096四、技艺的传承101五、艺术保护102六、外交成就102七、相关产业103第四节 衡水法帖103一、衡水法帖拓印技艺历史兴衰103二、衡水法帖拓印的技艺流程104三、衡水法帖拓印技艺传承人106第五节 廊坊烙画106第四章 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第一节 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保护和传承状况108一、传承与发展现状108二、分布特征109三、传承与发展机制存在的问题109第二节 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产业化发展与保护110一、曲阳石雕的历史源流111二、曲阳石雕的工艺特色113三、曲阳石雕的传承意义114四、曲阳石雕产业化发展现状114五、曲阳石雕产业化分析115六、曲阳石雕产业化中出现的问题116七、促进曲阳石雕产业化发展和保护的建议117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美术工艺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118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概述与现状118二、现代平面设计的概述与现状120三、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趋势121四、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方式122第四节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途径建议124一、正确处理保护、利用与传承的关系124二、建立健全传承人保护机制125三、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125四、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管理水平126五、强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宣传引导127六、借鉴国内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先进经验127第五节 河北省“互联网+”手工艺品产业发展129一、河北省“互联网+”农村传统手工艺品产业发展条件分析129二、河北省“互联网+”农村传统手工艺品产业发展现状134三、河北省“互联网+”农村传统手工艺品产业中的问题141四、促进河北省“互联网+”农村传统手工艺品产业发展对策建议146第五章 “永清扎刻”技艺渊源第一节 “永清扎刻”的前世今生151一、何为扎刻艺术151二、其他类型扎刻工艺品153三、扎刻产生的历史渊源154四、“永清扎刻”名称的由来及基本内容154第二节 扎刻工艺与中国木构工艺之比较157一、中国木构建筑的材料和结构概述157二、扎刻工艺的造型特征与木构建筑外观特征158三、扎刻工艺中“面”的嵌接与木构建筑中的榫卯160四、扎刻工艺中“片”的点缀与木构建筑中的斗拱161五、扎刻的色彩特征162第三节 扎刻工艺——“扣灯笼”164一、“扣灯笼”工艺的概念164二、前十八户村的人文地理概况164三、“扣灯笼”工艺的发展165四、“扣灯笼”工艺的现状166五、“扣灯笼”工艺的制作材料和工具166第六章 “永清扎刻”传承与发展第一节 “永清扎刻”的作品以及主要价值168一、扎刻作品168二、扎刻的基本技法169三、扎刻的主要价值170第二节 “永清扎刻”的现状与困境172一、“永清扎刻”的发展现状172二、“永清扎刻”发展中存在的现实困境174第三节 “永清扎刻”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措施176一、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立法保护176二、国家和地方财政精准扶持、全面扶持177三、适度产业化开发,探索生产性保护路径177四、各类媒体全方位宣传推广,扩大群众基础178五、在学校教育中,推广传统技艺进课堂179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性的历史文化传承,是具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不仅体现了这个地方的地方特色,更保留了当地最淳朴的民族风格。某个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的时间越久,它的价值和魅力就越大。每个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它独特的历史价值,它为后人留下了了解历史、了解地方经济发展状况最真实的材料。中国传统手工技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深深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艺术基因、精神特质和思想精髓。中国传统手工技艺是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精神,是包括了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在内的个体意识和个性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的化身。河北省在我国版图上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渊源,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对传统手技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永清扎刻作为河北一个民间手工艺术典型,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永清扎刻的传承人徐艳丰有三件作品被北京民俗博物馆收藏,分别是“黄鹤楼”“天坛祈年殿”和“故宫大角楼”模型,这三件扎刻艺术品都是用几十万节高粱秆以锁榫的方式构建而成的,通体没用胶和一颗铁钉子,让人叹为观止。徐艳丰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联合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家”称谓。他凭着对高粱秆扎刻的痴迷,只用一把三寸小刀、一把尺子、一个锥子、自制的小锤、一张只有自己看得懂的图纸对照着照片,神奇地创造出了一门新的民间工艺——秸秆扎刻艺术。本书首先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传统手工艺的发展特征和现代保护价值,然后介绍了河北省主要的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再以永清扎刻为研究对象,对扎刻技法进行了详细讲解,从理论上将扎刻技法进行了追根溯源,为深入探讨永清扎刻的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详细的技术资料和理论支持。尤其就开发利用永清扎刻技法作为教育课程资源提高建筑与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构成学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观点,并为永清扎刻工艺美术的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具体实施办法。由于著者时间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程 佳2019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