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古韵新声
》
售價:NT$
8568.0

《
常见中药炮制品在方剂中的选用
》
售價:NT$
454.0

《
工厂生产设备精细化、精益化、精进化管理手册
》
售價:NT$
352.0

《
秦汉至唐律令立法语言论要
》
售價:NT$
347.0

《
茶叶帝国3000年
》
售價:NT$
602.0

《
机器人建模与分析的几何代数方法
》
售價:NT$
857.0

《
儿科感染性疾病临床手册,第32版
》
售價:NT$
1265.0

《
神道与日本文化
》
售價:NT$
439.0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湖北省襄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该馆藏1912年以前古籍4500余条,著录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多项信息。书后还编制有书名笔画索引,以便读者使用。
|
目錄:
|
《湖北省襄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编委会1
《湖北省襄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前言1
420000-2304-0000001至0004540(古籍普查登记编号)1
书名笔画字头索引221
书名笔画索引231
前言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是一座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的古城,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不仅是楚文化、汉水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而且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汇合点。自古以来,文化昌盛,名人辈出,著名的有战国楚辞赋家宋玉、汉朝文学家王粲、晋朝史学家习凿齿、唐朝大诗人孟浩然与皮日休、宋朝大书法家米芾等等。在历史长河中,襄阳这块土地上,不仅创造了两千多年的文明,而且也创造和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典籍,为今日之襄阳留存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928年11月21日,在社会开明贤达等动议下,筹备了两年的图书馆在襄阳鼓楼(又名昭明台、文选楼)成立,初定名为鄂北图书馆,后陆续更名为襄阳县立图书馆、湖北省文史研究馆襄阳专区工作组、襄阳地区图书馆、襄樊市少年儿童图书馆,2010年,更名为襄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至今。
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是一座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的古城,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不仅是楚文化、汉水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而且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汇合点。自古以来,文化昌盛,名人辈出,著名的有战国楚辞赋家宋玉、汉朝文学家王粲、晋朝史学家习凿齿、唐朝大诗人孟浩然与皮日休、宋朝大书法家米芾等等。在历史长河中,襄阳这块土地上,不仅创造了两千多年的文明,而且也创造和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典籍,为今日之襄阳留存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928年11月21日,在社会开明贤达等动议下,筹备了两年的图书馆在襄阳鼓楼(又名昭明台、文选楼)成立,初定名为鄂北图书馆,后陆续更名为襄阳县立图书馆、湖北省文史研究馆襄阳专区工作组、襄阳地区图书馆、襄樊市少年儿童图书馆,2010年,更名为襄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至今。
几十年来,我馆始终以保存文献、传播知识、传承文明为己任,为收集、保存、整理、开发古籍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2007年,在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之后,在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的指导下,我馆成立了古籍普查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进行普查工作。本次普查共编目古籍5111部38019册。其中包括民国文献567部2644册、日本古籍4部35册,以上两类均不在本次《湖北省襄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范围内,收入本目录的古籍共4540部35352册。从刊刻年代上看有元刻本2部、明刻本186部、清刻本4352部,从版本形式看有刻本、活字印本、套印本、石印本、稿本、抄本等。这些古籍有很多是国内外难得的珍善本,比如明嘉靖四十年1561何镗刻本《汉隽》十卷等10部古籍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清康熙内府刻朱墨套印本《曲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入选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明正德十四年(1519)刘氏慎独斋刻本《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等27部古籍入选第一批《湖北省珍贵古籍名录》。2017年,我馆也成功入选第一批湖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近年来,我馆始终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逐步改善古籍保管条件。这次古籍普查,锻炼了人才,整理出了目录,为广大读者服务,也为我馆古籍保护工作今后的顺利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湖北省襄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编委会
2019年12月
|
內容試閱:
|
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是一座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的古城,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不仅是楚文化、汉水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而且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汇合点。自古以来,文化昌盛,名人辈出,著名的有战国楚辞赋家宋玉、汉朝文学家王粲、晋朝史学家习凿齿、唐朝大诗人孟浩然与皮日休、宋朝大书法家米芾等等。在历史长河中,襄阳这块土地上,不仅创造了两千多年的文明,而且也创造和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典籍,为今日之襄阳留存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928年11月21日,在社会开明贤达等动议下,筹备了两年的图书馆在襄阳鼓楼(又名昭明台、文选楼)成立,初定名为鄂北图书馆,后陆续更名为襄阳县立图书馆、湖北省文史研究馆襄阳专区工作组、襄阳地区图书馆、襄樊市少年儿童图书馆,2010年,更名为襄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至今。
几十年来,我馆始终以保存文献、传播知识、传承文明为己任,为收集、保存、整理、开发古籍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2007年,在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之后,在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的指导下,我馆成立了古籍普查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进行普查工作。本次普查共编目古籍5111部38019册。其中包括民国文献567部2644册、日本古籍4部35册,以上两类均不在本次《湖北省襄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范围内,收入本目录的古籍共4540部35352册。从刊刻年代上看有元刻本2部、明刻本186部、清刻本4352部,从版本形式看有刻本、活字印本、套印本、石印本、稿本、抄本等。这些古籍有很多是国内外难得的珍善本,比如明嘉靖四十年1561何镗刻本《汉隽》十卷等10部古籍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清康熙内府刻朱墨套印本《曲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入选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明正德十四年(1519)刘氏慎独斋刻本《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等27部古籍入选第一批《湖北省珍贵古籍名录》。2017年,我馆也成功入选第一批湖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近年来,我馆始终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逐步改善古籍保管条件。这次古籍普查,锻炼了人才,整理出了目录,为广大读者服务,也为我馆古籍保护工作今后的顺利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湖北省襄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编委会
2019年1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