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政通四海:清代公文、驿递和朝贡体系
》
售價:NT$
454.0

《
超级大国的撕裂:美国250年政党政治史(历史学堂)
》
售價:NT$
296.0

《
征服密码 亚欧强盛的六大要素
》
售價:NT$
383.0

《
国医名师肿瘤临证传薪录
》
售價:NT$
500.0

《
大国智造:中国制造的新质生产力转型密码
》
售價:NT$
347.0

《
阿特伍德写作课(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作品系列)
》
售價:NT$
398.0

《
香乘(珍藏版)
》
售價:NT$
1010.0

《
何以为名
》
售價:NT$
265.0
|
編輯推薦: |
一直以来,有关香港电影史的论述都比较陈旧,缺乏创新。《顺流与逆流:重写香港电影史》内容以点带面,以不同时段的焦点问题作为切入点,采用全新的观念、理论和史料对香港电影史做出全新的梳理和总结。
|
內容簡介: |
《顺流与逆流:重写香港电影史》尝试在跨地区、跨学科的格局下,以新的观念、史料和方法对香港电影史做出新的阐释,通过深入挖掘文献及影像资料,厘清史实,填补空白,并对20世纪3070年代的香港电影史做出新的评价。
一部分重访早期沪港关联集中探讨20世纪30年代的香港电影,着重分析当时中国内地的政治、文化对香港电影的深刻影响,以及两地电影业之间的互动。第二部分冷战与香港电影的文化政治聚焦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尤其是从冷战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制片机构、类型及电影现象的考察,分析战后香港电影的复杂性,以及冷战对华语电影的深刻影响。第三部分类型、作者与文化想象剖析香港电影史上重要且未获得足够重视的电影类型、作者及其他重要问题,力图丰富我们对于香港电影史的认识。
|
關於作者: |
苏涛,电影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华语电影历史及批评,著有《浮城北望:重绘战后香港电影》,译有《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香港电影:额外的维度》《王家卫的电影世界》等。
傅葆石, 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历史、电影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现代中国史、冷战文化史等。主要中文著作包括《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香港的中国:邵氏电影》《灰色上海,19371945:中国文人的隐退、反抗与合作》等。
|
目錄:
|
前言
**部分 重访早期沪港关联
关文清在沪影事考(19201923)
方言、声音与政治:薛觉先与粤语电影《白金龙》
电影教育化改造的华南困境:论战前香港的电影清洁运动(19351936)
初探战前香港电影清洁运动的理论建设
第二部分 冷战与香港电影的文化政治
香港国语电影的黄金时代:电懋邵氏与冷战
在历史的漩涡中前行:岳枫与战后香港电影
战后香港粤语片的左翼乌托邦:以中联改编文学名著为例
商业与政治:冷战时期香港左派对新中国戏曲电影海报的再创造
第三部分 类型、作者与文化想象
战后上海和香港的黑色电影及与进步电影的相互关系
《茶花女》与香港文艺片的基调
原真性、传承、自我实现:香港武侠电影中训练的意义
儿女情长的新旧感觉:易文影片趣味考
主要参考文献
撰稿人简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