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问心三部曲 追问初心撕裂 名家力荐 持续畅销的现象级作品
			》
 售價:HK$ 
			602
 
  《 
			风声(珍藏纪念版,全4册)
			》
 售價:HK$ 
			806
 
  《 
			美学四讲
			》
 售價:HK$ 
			332
 
  《 
			不可辨识的生命—影像 融合文化研究、后现代视角与图像学,评析戏剧影视艺术,洞察社会思潮,思想美学并重
			》
 售價:HK$ 
			398
 
  《 
			大国重器—中国盾构机创新发展之路
			》
 售價:HK$ 
			551
 
  《 
			长路行(带你看民国顶级书香世家的真实生活日常)
			》
 售價:HK$ 
			347
 
  《 
			人体脂肪的秘密
			》
 售價:HK$ 
			352
 
  《 
			社会史:理论与实践(增订版)(德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重要文集。全面展现德国社会史学派的兴起与
			》
 售價:HK$ 
			500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为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20世纪70年代,在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内部引发了一场马克思与道德是否兼容的争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在深化马克思道德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影响了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科学评价。本书稿依据历史和实践的观点,从隐含在马克思思想中的道德元素出发,辨析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各种误读,论证马克思与道德的兼容性,通过马克思的道德批判的文本分析和逻辑建构,重构马克思道德理论,并以此观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主题。
 |  
         
          | 關於作者: |   
          | 魏传光,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10多项,主编与参编多部著作,主要有《风险社会人的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现代人生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学基础》,主编教材两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武汉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系广东省思政课骨干教师,广东省委宣传部理论宣传人才,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会理事。 |  
         
          | 目錄: |   
          | 导言从马克思与道德的关系谈起 第一章回应与批判: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误读
 第一节从理念走向实践:对马克思是非道德主义的反驳
 第二节道德与意识形态:对马克思是反道德主义的驳斥
 第三节实践语境与生产力标准:对马克思是道德相对主义的回应
 第四节利益、正当与分配正义:对马克思是功利主义的质疑
 第五节把马克思带回正义命题评混合道义论的误判
 第二章马克思道德理论的批判性建构
 第一节马克思道德批判的思想逻辑
 第二节马克思正义批判的思想逻辑
 第三节马克思道德理论的实践转向
 第三章马克思道德理论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激进自由主义和革命人本主义的道德理论
 第二节道德理论的范式变革
 第三节政治经济学深处的道德理论
 第四章马克思道德理论的现实观照
 第一节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道德观照
 第二节美好生活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与正义价值期许
 第三节马克思道德理论与中国道德文化自信
 第五章马克思道德理论与现代道德教育
 第一节现代道德教育中的概念思维方式批判
 第二节现代道德教育实践思维方式的养成
 第三节以实践思维应对道德虚无主义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 內容試閱: |   
          | 序 马克思道德理论的真与实 魏传光教授的新著《马克思道德理论与现实》即将付印,希望我能为这本书写一篇序言。我跟传光教授说,序言最好还是请前辈来写,你我年岁相仿,作序实不敢当。不过,幸有机会提前阅读传光教授的这部作品,因此不揣冒昧,把自己的读书体会和感想在这里略作汇报,供传光教授及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学界和伦理学界的许多前辈的鼓励与支持下,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相关著述面世出版。传光教授如今推出的这部著作,亦属此列。但是,正如每一位投入其中的研究者都会意识到的那样,在严格意义上,马克思并不是一位道德哲学家或伦理学家;在马克思那里,也并没有一种完整的道德哲学或伦理学体系。甚至,马克思在自己成熟时期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常常会对道德伦理表示出明显的鄙夷或直白的否定。因此,我曾把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道德合法性问题称作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初始问题。在我看来,这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能否作为一门真正的学问、能否作为一种合法的道德知识类型得以成立而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它是一个真问题。
 如果不能成功地回应这个初始问题,那么,所有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命题都将是无效的,所有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叙事都将是虚构的,所有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教育实践都将是空洞的。正如传光教授在教学过程中真实遇到的情形那样,学生们很自然地感到困惑:如果马克思在著作中对道德施加批判的那些句子就是他的全部含义,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承认和接受一种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和道德教育呢?不仅如此,在社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这个问题也同样真实而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当然知道,马克思在论证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动力及其规律的时候,确实把道德加以限定甚至搁置在相对边缘的地方。但是,如果因此便宣告马克思道德理论的不成立或不可能,那么,马克思主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