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要有光
			》
 售價:HK$ 
			352
 
  《 
			岁月的泡沫(波伏瓦、加缪的密友,法国文坛鬼才书写爱情霍乱!)
			》
 售價:HK$ 
			214
 
  《 
			索恩丛书·帝国计划:英国世界体系的兴衰(1830~1970)
			》
 售價:HK$ 
			862
 
  《 
			改变的勇气:数十个真实人生蜕变故事,教你改变命运的密码。
			》
 售價:HK$ 
			301
 
  《 
			明清时期的灾害治理机制
			》
 售價:HK$ 
			306
 
  《 
			甲骨文丛书·理查国王:尼克松和水门事件
			》
 售價:HK$ 
			505
 
  《 
			绣罗衣裳照暮春——古代服饰与时尚
			》
 售價:HK$ 
			434
 
  《 
			HR如何招聘人才:招聘思维与技能
			》
 售價:HK$ 
			286
 
 
 | 
         
          | 編輯推薦: |   
          | 本书是研究蔡道宪其人及明末政治、历史的重要史料。 《蔡忠烈公遗集》六卷,另有卷首一卷,明末蔡道宪著。蔡道宪官至长沙推官,亡于张献忠之乱,年仅二十九岁。《蔡忠烈公遗集》辑录了蔡道宪生前所作的墓志铭、祭文、行状、墓表、祠记和诗。《遗集》以诗为主,涉及咏物、怀人、抒情、吊古、哀时等内容,是研究蔡道宪其人及明末政治、历史的重要史料。
 此外,本书经李梦生(原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总编辑,编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全文审读。
 |  
         
          | 內容簡介: |   
          | 《蔡忠烈公遗集》六卷(不含卷首),明末蔡道宪著,邓显鹤编辑,蔡应魁重编。卷首收录了乾隆御制诗并序、像赞、题记、遗集序等。正文共有六卷,卷一为正史、他人文集及地方志中有关蔡道宪的传记十五篇,附有遗事数则;卷二为蔡道宪年谱,由邓显鹤撰;卷三为他人所写的墓志铭、祭文、行状、墓表、祠记等;卷四为诗文集《悔后集》上卷,均为各体诗;卷五为《悔后集》下卷,大部分为各体诗,另有少量词、赋、文、序、书札及考异等;卷六为名人吊唁蔡道宪之诗文。《遗集》以诗为主,涉及咏物、怀人、抒情、吊古、哀时等内容。所附传记、墓志铭、吊诗等,是研究蔡道宪其人及明末政治、历史的重要史料。 |  
         
          | 關於作者: |   
          | 蔡道宪(16151643),字元白,号江门,福建晋江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初授大理推官,后补长沙推官。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攻破长沙城后被执,因拒绝投降而被害,年仅二十九岁。赠太仆少卿,谥忠烈。康熙四十九年(1710),立蔡道宪祠,乾隆年间重建。著有《蔡忠烈公遗集》等。 |  
         
          | 目錄: |   
          | 蔡忠烈公遺集卷首 1 高宗純皇帝御製紀明長沙推官蔡道憲節烈詩并序 1
 蔡忠烈公祠堂像 闕 嵐 2
 江門先生遺像 3
 江門先生遺像題記 沈道寬 4
 明蔡忠烈公遺集序 彭藴章 5
 蔡忠烈公遺集卷一 7
 《明史》本傳 7
 《福建通志》人物傳 8
 《一統志》湖南名宦傳 8
 《廣輿記》湖南名宦傳 9
 《湖廣通志》名宦傳 9
 《泉州府志》忠義傳 10
 《長沙府志》名宦傳 14
 《晉江縣志》人物傳 14
 《善化縣志》名宦傳 16
 别傳 郭金臺 16
 别傳 宋 俊 18
 别傳 陳雅琛 19
 别傳 陶汝鼐 21
 小傳并序 倪康年 22
 傳略 蔡雲鵬 25
 附録 《淩國俊傳》 28
 附録 《陳世科傳》 28
 附録 《殉忠録》題詞 毛際可 29
 附録 逸事 29
 附録 逸事 30
 蔡忠烈公遺集卷二 32
 忠烈公年譜 32
 附録 崇禎十六年八月丙戌以後事57
 蔡忠烈公遺集卷三 60
 忠烈公墓誌铭 堵允錫 60
 申文 周二南 61
 祭文 劉友光 63
 行狀 蔡知遠 64
 附録 忠烈公葬處 應 魁 75
 墓表 丁思孔 75
 墓表 趙申喬 77
 長郡城内建祠崇祀江門蔡先生祠記 78
 長沙城外建設江門先生祠宇記 80
 鼎建江門蔡先生墳墓記 80
 祠田記 趙申喬 81
 募復祠田敘 黄志璋 82
 江門蔡先生祠記 張爲珪 83
 附録 泉郡祠廟勒石 蔡 新 84
 勸捐塔江忠烈公祠廟小引 蔡 新 85
 重脩忠烈公祠勸捐小引 蔡本俊 86
 原序 黄志璋 86
 原序 黄志璋 88
 原序 胡之太 88
 悔後集原序 彭廷梅 89
 悔後集自序 蔡道憲 90
 蔡忠烈公遺集卷四 悔後集 91
 詩上 91
 有所思 91
 偕元謨諸昆過東汝兄迎台閣晚挑燈小桃源分韻得巡字 91
 遊雙鶴山賦呈陳拙瑕師 91
 感懷呈諸葛執叔 91
 三里梅數村竹 92
 白菊 92
 菊雨獨坐 92
 三山與林子野 92
 同家元澹兄謁宋執節諸葛少保公墳登雪峯巖迷林麓間久乃得路
 92
 寄盧皇授 92
 仙霞嶺桃花妖艷口占一絶 93
 春隄曉雪迴文 93
 迴文和蘇薦卿 93
 前一宵夢得芳草爲媒嫁落花之句後一宵夢壻仙家因續成前句 93
 錢塘江上咏漁家一律 93
 湖上重遊 93
 舟晚見芙蓉共戲效六朝體 93
 秋夜舟行望月懷砥庵盧舅師叔并柬皇授表 93
 送年神曲呈北公盧舅師砥庵舅師叔 94
 催梅花寄盧藝伯皇授二表 94
 探梅 94
 梅信 94
 尋梅 94
 賞梅 94
 折梅 94
 伴梅 95
 踏梅 95
 爲王嬙毛奴解嘲 95
 北上謁選留别諸社盟二首 95
 留别諸葛士倫叔五首 95
 登滕王閣 96
 宿維揚天寧寺閲邸報太息者久之因步藏經堂見牡丹盛開感成一絶 96
 别廖孟符 96
 夜月至東平州以兵衛行懷胡叔中 96
 帝城元旦 96
 楓亭别諸葛士年執叔 97
 車中夢林子野答句憶得春來夢後二語續成 97
 驛亭芭蕉 97
 謁三顔祠於白石山 97
 拜益相諸葛賓梅先生墓 97
 午雨宿大龍驛懷諸葛士年父執開笥尋其舊詠得愁怨二首 97
 赤壁 98
 雪堂尚在黄州府廨之東雨夜不屐而遊求雪堂扁纔失囑亭長幸存之 98
 晚渡江風濤大作本爲送遠乃迷客舟口占四絶 98
 江上風雨舟失復合同吴燕勒尹右五在倪伯屏舟上 99
 君馬玄爲吴燕勒作 99
 坐茅亭遲高彙旃督學晚得汝寧信 99
 古松 99
 送戴嗇存丞瓊州 99
 自滄港泥行 100
 泥山歌 100
 步韻答林子野 100
 寄勉許若木 100
 次韻和若木三首 101
 送王果玉之金陵訪何地部 101
 史衲雲客潭州得其長公泮信賦賀 101
 五日感懷步韻呈盧北公師 101
 湘山楓竹 101
 湘上行念林雨若歸 101
 見雁懷人 102
 雷雨歸雁 102
 答尹尊子讀書禹碑山 102
 蘇郎歸 102
 率成寄諸葛士年叔二首 102
 山賊戒嚴擐甲宿西郊安民二首 102
 湖南行 103
 尹尊子讀書衡嶽特爲我來詩以答之 103
 病中懷諸葛士年士倫二執叔 103
 馬踏夜城望南皋燈火疑爲馮子椳公郭子幼隗讀書處 103
 懷三山林子野林孔碩二同年 103
 懷陶仲調 104
 五歌壽周石拙同寅作 104
 壽高督學太母六十 104
 飲同寅石拙偶題其壁 105
 鄂城寓中劉杜三函寄酒巵一詩奉答 105
 桃花約不及期他去矣 105
 通州不果行而老母已歸書愁四首 105
 退食感懷 106
 春夜率成送盧卓如煙翁歸里 106
 獨居 106
 憶前宵 106
 張君章丈以十月抵潭州相見亦無幾開春即言還時事正亟别愁增之
 因賦七首 106
 堵牧遊太翁嘗以湘水清長言祖我去通州後不果行歸長沙牧遊以他
 事去荆鄂矣亦賦湘水清懷之 107
 四月一日詩 107
 四月二日歌 108
 壽同年李母六十 108
 謝飛雯内兄來長沙四十日將歸不能言别以詩爲言詩率成其言真也108
 書扇頭送元昆兄歸舍别不歎遠冀相見勿遲 108
 正夢在鄉園與吴弢熙諸子遊而家信至起梳洗誦李太白杜少陵詩至
 晚不覺感歎乃起舞作歌自惟音節不在漢魏以下 108
 題扇頭蘭寄盧藝伯 109
 黄鶴樓夜飲惜别 109
 和張秘書 109
 武昌九日懷人 109
 寄元燕弟 109
 鄂渚望月 109
 昨夜月 109
 送堵牧遊太翁入覲歌 110
 又歌 110
 龍岡書樓口占 110
 移居河上故人多贈以詩念二日羣集小齋蘇薦卿許以夜宿步詠諸
 故人兼語薦卿如約 110
 如韻和林孔碩 110
 口占惜别併祝薦卿若木 110
 留别 111
 莊江贈胡叔中 111
 光澤守歲席上分鴨字 111
 又一首 111
 清湖邊上 111
 許若昂張清奏皆余所先得友時俱在廣陵守幕中不可相面感至愁生
 時讀離騷以忘愁雨中來不絶乃狂吟拍案起二首 111
 許若昂在家時曾夢與余相遇于一官署及余偶有維揚之行若昂爲維
 揚守賓客若昂之夢遂驗也感成一律兼呈太守吴先生 111
 序張母苦節行 112
 行自芍園歸所思頓發念向與王果玉采花梅莊下興致頗異因寄與之 112
 答余朗生餽魚鱠 112
 柬蕭栩仲 113
 别朱王孫 113
 倚緑玉而思乃雕新篁爲之留别 113
 荷亭留别廣陵諸子 113
 歸棹松江縱覽天半搔首此身作遊客也鄭沖素索詩走筆贈之 113
 次嘉興鄭沖素將别請作一詞呼筆墨立與之 113
 南歸懷胡叔中許若木 113
 自文圃歸輪山和王果玉 114
 飲史衲雲梅園 114
 蔡忠烈公遺集卷五 悔後集 115
 詩下 115
 楓亭賦别 115
 辭林子野邀飲 115
 與胡叔中 115
 與吴元圭 115
 與許若木 115
 失題 115
 贈餘杭主人王仙御 116
 逢吴女 116
 夜月酒歌遠客熟妓也友人遺整腰紅錦至爲作紅紵續
 白歌以試新聲兼謝二首 116
 題小素美人扇頭 116
 長安夢中得詩 116
 長安元旦 117
 答李金吾步韻 117
 衢州舟中晚懷歸路 117
 失題二首 117
 齋中即事二首 117
 失題 117
 失題二首 118
 壽林我靖伯六十六初度 118
 贈墨卿 118
 春日輪山道上 118
 己卯寒曉入山訪諸葛三叔 118
 歸飲諸葛叔齋頭 118
 庚辰中秋讌繡香園 119
 北上謁選留别諸葛士年叔 119
 建溪舟上與果玉言諸公霜月下必能相念因共步子野韻寄歸示意119
 越浦第一日與果玉同賦 119
 題旅舍盆花 119
 山路隨溪倏然萬狀層波淺雪閒葉深花雖有同心尚多殊遠入山第二
 日賦 119
 轉入山幽處 119
 四度仙霞嶺皆雨 120
 蘭谿壽王果玉 120
 庚辰五月湖遊六首 120
 自雒江至西湖與同行者三四别今到塘西而果玉又欲去我因吟林子
 野詩有一天好月人方去滿地秋聲感可知之句殊難爲情矣書一絶
 于扇頭俾攜去長吟可也 121
 有之淮上訪吴皜菴者詩寄之率成武林山下 121
 青浦寄家中諸友 121
 念同社諸君獨余與雨若北風驅馬艱苦萬狀 121
 梅花相逢行 121
 聞從者歎 121
 辛巳北上補銓汶上謁閔子廟 121
 都門留别諸同年 122
 東齊馬上口占 122
 驢背自吟 122
 明日過星沙夜飲别諸葛叔和韻 122
 惜别更留呈諸葛叔 122
 别詩步諸葛叔韻 122
 别元哲元謨阿昆季之長沙 122
 楓亭和元燕韻 123
 無意山麓閒得佳麗 123
 再和薦卿韻 123
 建舟新月懷諸知友 123
 溪山瀑布泉 123
 失題 123
 踏沙歌 123
 沙上蘼蕪花 124
 七夕署中仝吴弢熙飲感懷 124
 秋月同薦卿弢熙若木步城頭觀江湧 124
 未至囦水十里許一澗自兩山間流出幽不可極又不可徑薦卿笑謂余
 曰吾他年結茅茨其間子來令椎髻婦爲子作麥飯也因樂甚作歌余
 起舞之 124
 清夜即事聯句 124
 壬午春有督漕之行寄飛是舅 124
 寄元聲元鼎阿昆季 124
 寄元漢兄阿昆季 125
 史親翁顧之十日即言别賦此鳴感 125
 唐孃子輓詩二首 125
 失題二首 125
 寄東汝兄 125
 送飛雯歸里雨若拈五字爲絆率爲之 126
 關山去郡南五十里爲迎官長則宿焉人家小樓稍潔可憩嫌其窗户
 不寬咏懷亦塞再至呼筆不能無情 126
 失題 126
 爲蕭雪文秀才作 126
 爲江者世兄作 126
 寄林雨若 126
 寄君章文 126
 壬午感近事答人 126
 平生離别不能下淚冬夜爲黄守臺召飲反向街頭念雨若將歸不覺涕
 零從者滿道以袖自乾耳至署口占一首 127
 入鳳山見兵曹朱伯宰話□□事爲之憤懣流涕因成一律寄江上諸子 127
 塞上愁二首 127
 北堂 127
 湘山走馬迎人也 127
 渡江風湧口占 127
 送同寅周石拙之攸 128
 渌江道中作 128
 句二首 128
 詞
 己卯孟春九日親友集於龍卧處長者出絹徵書因調南鄉子 128
 寒夜引調長相思 128
 失題 128
 南香子入山第三日,雨中鄉思? 129
 鷓鴣天秋閨? 129
 長相思舟上望美人,限江字? 129
 如夢令歸夢詞? 129
 風入松代王果玉閨怨? 129
 賦
 月初生賦 130
 文
 君使臣以禮二句 130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131
 譬如爲山一章 132
 愛之能勿勞乎二句 133
 民之所好好之三句 134
 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國家閒暇及是時明其政刑 135
 序
 周伯孔楚寶序 136
 郭金臺代古詩序 137
 悔後集自序 137
 送堵牧遊入覲詩序 137
 書
 丙子會試寄兄書 138
 與某書 139
 附録 勞辛階太史書 141
 贈朱王孫文 141
 論嵇康與山濤絶交書 141
 蔡忠烈公遺集考異 142
 [原集序跋] 145
 悔後集原跋 林 霍 145
 跋江門先生殘詩 黄 堂 146
 跋丙子家書後 曾維楨 148
 題丙子家書後 蔡鴻捷 148
 原序 陳遷鶴 148
 原刻輓蔡忠烈公詩序 吕肅高 149
 原序 蔡世遠 150
 蔡忠烈公遺集卷六 152
 附録 弔輓忠烈公詩 152
 黄道周 152
 堵允錫 152
 王 岱 152
 俞一鱗 152
 菊花雨和蔡江門先生 黄學和 153
 清秋報蔡江門司李二首 陶汝鼐 153
 甲午從幼隗寓中讀忠烈蔡江門遺集有見懷一首感而作寄知己之痛云 153
 朱繼祚 153
 曹學銓 153
 林 垐 153
 鄒衍甲 154
 黄起有 154
 鄒 鎏 154
 鄒 藩 154
 李文照 154
 楊 英 155
 蔡江門先生殉難其從者淩國俊等九人從之死追紀以詩 羅賢胄 156
 過司李署有感 桑日昇 156
 觀郭幼隗所爲蔡江門馮椳公傳 車以遵 156
 弔蔡忠烈公 吴應台 156
 蔡公墓看桃花 魏 璸 156
 弔蔡江門先生 楊光覲 157
 冬日謁蔡忠烈公墓遂次公退食感懷韻 張九思 157
 謁蔡忠烈祠 張忠鵠 157
 謁忠烈祠二首 陳鴻儀 157
 長沙懷古四首之一 秦 瀛 157
 讀蔡江門先生悔後集二首 王立楷 157
 夏日蔡忠烈祠即事 張家榘 158
 朱 卷 158
 曾 英 158
 鄒夢枚 158
 章 成 159
 彭 鵬 159
 楊錫桐 159
 謁蔡忠烈墓 陶士偰 159
 莊有恭 160
 朱元春 160
 黄 鈊 160
 黄明懿 160
 陳文昭 161
 趙曾益 162
 林元定 162
 李 拔 162
 李鍾份 162
 倪康年 163
 黄 梓 164
 林 黌 164
 胡虞繼 164
 李爲觀 165
 林紹祖 165
 張天如 165
 黄文英 165
 蔣 晟 166
 劉介臣 166
 林宸佐 166
 方 伯 166
 林原洙 166
 鄧士鵬 166
 吴 璉 167
 洪芳少 167
 段繹祖 167
 廖時霖 167
 蔡 瀛 167
 朱 鵬 168
 陳濬毅 168
 黄 梅 168
 陳浩然 168
 黄夢覺 168
 胡方禮 169
 洪遠韻 169
 洪石霞 169
 顔楚勳 169
 顔 芳 169
 丘希岳 170
 李 佐 170
 汪公銓 170
 邵崑玉 170
 石文成 171
 蔡 洛 171
 黄之淇 172
 劉 煌 172
 張國統 172
 張起鵬 173
 姚曰都 173
 過長沙弔同鄉蔡江門先生 顔儀鳳 173
 讀江門先悔後集 顔百揆 173
 孔昭虔 174
 魏 瀛 174
 悔後集附録序傳輓章跋 174
 [跋] 黄念祖 174
 跋 方炳文 175
 蔡忠烈公遺集
 跋 趙亨鈐 176
 後序 鄧顯鶴 176
 後序 鄧顯鶴 179
 書後 鄧顯鶴 180
 重刻忠烈公遺集後跋 蔡應魁 181
 附録 183
 賜進士湖廣長沙推官殉難贈太僕寺卿謚忠毅蔡公傳 盧若騰 183
 
 校點後記 1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