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桎梏: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大地主经济
			》 
			 售價:HK$ 
			806
			 
			 
	
			  
			《 
			财富的灵性法则
			》 
			 售價:HK$ 
			230
			 
			 
	
			  
			《 
			经纬度丛书·三国关键之战:决定历史走向的13场战役
			》 
			 售價:HK$ 
			347
			 
			 
	
			  
			《 
			动物结构与造型图谱 骨骼×肌肉×立体造型×生活百态
			》 
			 售價:HK$ 
			458
			 
			 
	
			  
			《 
			救命有术
			》 
			 售價:HK$ 
			347
			 
			 
	
			  
			《 
			DK企业运营手册(全彩)
			》 
			 售價:HK$ 
			560
			 
			 
	
			  
			《 
			中国历代图书总目·哲学卷(全20册)
			》 
			 售價:HK$ 
			10200
			 
			 
	
			  
			《 
			RNA时代(诺奖得主解密RNA分子如何创造生命的新奇迹)
			》 
			 售價:HK$ 
			403
			 
			 
	
 
      | 
     
      
      
         
          | 編輯推薦: | 
         
         
          |  
            吸烟,关系,健康,普及读物,戒烟,普及读物
           | 
         
       
      
      
      
      
         
          | 內容簡介: | 
         
         
          |  
            吸烟危害健康。烟草及烟雾中含有四千多种成分,其中大多数对人体有害。本书以分析香烟与烟雾中有害成分为主线,并以这些成分对身体健康损害为依据,劝告烟民戒烟。同时,书中介绍了多种科学的戒烟方法与措施,供戒烟者选择与使用,从而达到戒烟与维护健康的目标。
           |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 香烟的前世今生/1
 一、古人对烟草的认识与态度/3
 二、烟草的发现与传播/5
 三、中国的吸烟概况/8
 四、烟草的种类/10
 五、今人对烟草的认识与态度/13
 六、香烟危害的综合概括/21
 第二章 香烟及烟雾中主要有害成分/35
 一、烟草中有害成分知多少/37
 二、罪魁祸首尼古丁/38
 三、致癌魔鬼烟焦油/41
 四、凶险的杀手一氧化碳/45
 五、剧毒物质氰化物/47
 六、无形的杀手多环芳烃类物质/49
 七、致癌能手放射性物质/51
 八、蛋白质克星苯酚类物质/52
 九、不可小视的杀手杂环化合物/55
 十、致癌魔爪亚硝胺类物质/56
 十一、冷血杀手重金属/56
 十二、潜在致癌物羰基化合物/58
 十三、促过敏物质胺类化合物/59
 十四、呼吸道的杀手氮氧化合物/60
 十五、辅助杀手羟基化合物/61
 十六、综合性杀手农药残留物质/61
 第三章 为健康而戒烟/67
 一、吸烟指数与癌症的关系/69
 二、*重要的是认识到戒烟的益处/70
 三、任何年龄戒烟都对健康有益/71
 四、如何评价“电子烟”/74
 五、当前我国青少年吸烟与控烟概况/80
 六、预防吸烟应从青少年抓起/81
 七、向果断戒烟者致敬/83
 第四章 戒烟的方法与技巧/89
 一、戒烟方法概述/91
 二、从心理学角度戒烟更能成功/93
 三、戒烟仪器辅助戒烟/103
 四、一举两得的运动锻炼戒烟/106
 五、药物戒烟法要控制量与度/111
 六、中医中药戒烟方法要掌握要点/115
 七、饮食戒烟方法有辅助作用/117
 八、综合戒烟方法效果更佳/120
           |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香烟的前世今生
   作为香烟原料的烟草是一种草本植物,*初只生长在美洲。当地土著人在生活实践中发现此类植物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和作用,便开始利用。随着历史的变迁,烟草逐步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在我国,烟草这一“舶来品”,起初只有少数人吸食,后因失去控制而渐渐蔓延扩展至神州各地。各个层次的人群中都不乏吸烟者。
   起初因科技不发达,人们对烟草及其产生的危害性认识有限。随着医学家们在医疗实践中认识到了烟草及其燃烧产生的烟雾能导致各种疾病,许多人开始对烟草进行抵制。
   一、古人对烟草的认识与态度
   从古至今,不少人认为吸烟有损淳朴的民风,有伤风化,难登大雅之堂。我国是礼仪之邦,历来讲究个人的行为举止。吸烟者陶醉于自我享受之中,但其嘴衔火、鼻喷烟的神态,常不被他人赞赏或认同。
   1.古代学者对烟草的批判
   清代学者袁枚曾感叹:“烟草是何味?女子足小有何佳处?而举世趋之若狂 悲夫!”他将吸烟与女子缠足的畸形审美相并列,认为都是有害无益的,应该禁止。但遗憾的是仍有人对吸烟趋之若狂,悲夫!
   陈琮《烟草谱》记载:“汪有堂氏一生不吃烟,人问其故,对曰:‘兰惠至香,有烟而兰惠不香,是夺其香也;屎溺*臭,有烟而屎溺不臭,是臭甚于屎溺也。奈何以清洁肠腑藏彼臭草?’ 凡食烟者,宾朋宴会,云雾塞空,不特俯仰唾涕,恶态毕具,往往余灰未尽,延烧物件。”陈琮先生对烟草与吸烟者的描述与刻画真是“入木三分”。
   这充分说明了古人认为吸烟是一种不良嗜好。陈琮认为吸烟有丧 礼仪与人格,更会给社会带来难以预测的严重后果。“往往余灰未尽,延烧物件”这句话,还指明了许多火灾与吸烟有关。因而,陈琮的描绘与袁枚把吸烟同“女子缠足”相提并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许多不吸烟者看来,烟草及其制品对人有百害而无一益,烟头的余火未灭有时还会导致衣物损坏甚至引发火灾,严重时可造成森林大火。其危害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就今天看来,吸烟者无论男女,其行为仍不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现今的许多重要场合,吸烟被强行禁止。世界各国的青少年都受到远离烟草的教育。这也证明了古人批判烟草的正确性。
   2.中国古代医家对烟草的认识
   明清两代的医药学家已观察到烟草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如《滇南本草》中记载,烟草“令人烦乱,不省人事, ”。《本草汇言》记载“偶有食之,其气闭,闷昏如死,则非善物可知矣”。明代杰出医学家张景岳曾说“烟能散邪,亦必耗气”,从而得出“烟也损人”的结论。
   3.清朝皇帝曾下令禁烟
   清朝**统治者中,康熙皇帝是较早认为吸烟属于需要禁止的不良嗜好的人。
   据李调元《淡墨录》(卷六)记载:“上(康熙皇帝)南巡,驻跸德州,命侍卫传旨:朕平生不好酒,未能饮一斤,总是不用。*可恶的是用烟,诸臣在围场中,看我竟日曾用烟否?每见诸臣私行在巡抚帐房偷吃,真可厌恶。且是耗气的东西,不但我不吃烟,太祖、太宗、世祖以来都不吃烟,所以我*恶吃烟的人。”
   可见康熙皇帝认识到了烟的害处,不仅个人不吸烟,也禁止其他人吸烟。事实上,对不吸烟者来说,扑面而来的烟雾会令人厌恶。因为古人虽不知道被动吸烟的害处,但至少会感到那不好的气味令人难受。
   4.日本统治者也曾禁止烟草
   据《古书解读初探》记载:萨摩藩主岛津侯,初托葡萄牙人以烟草种子,并于1595年进贡给天皇,天皇非常宝贵之,种于御苑之中。后来逐渐普及,*初限于沿海港湾,尤其是长崎之南船场之处。日本名臣丰臣秀吉死,其子秀赖继之,吸烟之风益盛。
   遂有德川家康颁布禁烟令于全国,但当时首都(即今日之京都)吸食风气,既极繁盛,虽是触法犯禁,一向无人顾及,故1607年(庆长十二年)与1609年(庆长十四年)更发严禁令,栽种烟草者,予以处罚。1612年(庆长十七年)家康复有告:买卖烟草者,没收全部财产,捕得以马驮烟草者,一并赏以马匹。
   然无论如何禁止,吸烟之风越来越盛。遂至将军之侍从(住于今日之东京)亦染此习。结果家康又发布严厉法令,若出征军人吸烟,没收全部财产。1616年(元和二年)并发布同样法令,犯者加重罚金,但仍无效果,连天皇宫廷之内,亦有许多人吸烟。毕竟不独当禁烟者,耽迷斯习,即大地主之统治者、封建武士之上流阶级,及各地诸侯,亦皆加入烟草党。彼辈见禁令之不行,无不暗中发笑,于是1625年(宽永二年)遂有除稻田菜地外,皆许自由栽种烟草之命令,1639年(宽永十六年),烟草与茶遂为招待来宾之日常礼节,盛行于日本上流社会矣。
   二、烟草的发现与传播
   1.考古学家对烟草的认识
   烟草是一种生命力极其旺盛、适应性强的植物。考古学家发现,人类尚处于原始社会时,烟草就已进入美洲居民的生活中了。那时人们在采集食物时,偶尔摘下烟草叶子放在嘴里咀嚼,发现此类植物叶子具有很强的刺激性,能起到恢复体力和提神醒脑的作用,于是便经常采此类植物叶子来咀嚼,时间长了便成了一种嗜好。
   迄今关于吸烟的*早的考古证据是,在墨西哥南部恰帕斯州帕伦克的一座建于公元432年的神殿里的一幅浮雕。它是一幅半浮雕画,刻画着举行祭祖典礼时,有人用管吹烟和吸烟的情景,以及一个叼着长烟管烟袋的玛雅人,他的头部还裹着烟叶。
   考古学家还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印第安人居住过的洞穴中,发现了遗留的烟草和残留着烟灰的烟斗。据考证这些遗留物的年代大约在公元650年左右。
   一些考古学家分析发现,3500年前的美洲居民便有了吸烟的习惯。随着美洲史的进一步发掘,烟草的历史也许会向印第安史更早的时期延伸。加上当今普遍栽种的红花烟草性喜温热,烟草源于热带美洲的观点就更具有了说服力。
   2.航海家对烟草的记载
   1492年航海家哥伦布的探险船抵达古巴时,水手罗德里戈 德 赫雷斯(Rodrigo de Jerez)发现当地土著人围着火堆吸食燃烧一种植物冒出的烟。富有探险精神的德 赫雷斯与当地土人一起吸食并为此着迷。
   西班牙航海家潘氏所著的《个人经历谈》中认为,印第安人是*早吸食烟草的人类。书中记载了1497年,潘氏跟随哥伦布第二次航海到西印度群岛时,发现当地人吸食烟草的行为与经历,其中描述了他发现印第安人吸食烟草的情景。
   航海史学家裴南蒂斯 奥威图所著的《印第安通史》(1535年出版)中有这样的记载:在其他的邪恶的习惯里,印第安人有种特别有害的嗜好,便是去吸某一种烟草,以便产生不省人事的麻醉状态;他们的酋长使用一种“丫”形的管子,将有分叉的两端插入鼻孔,在管子的另一端装着燃烧的野草(烟草);他们用这种办法吸烟,直到失去知觉,伸着四肢躺在地上像个酒醉酣睡的人一样 我很难想象,他们从这种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