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陶瓷诗话

書城自編碼: 353261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评论与鉴赏
作者: 申家仁
國際書號(ISBN): 9787536268715
出版社: 岭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售價:NT$ 58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纸上博物馆·文明的崩溃:庞贝+玛雅+美索不达米亚(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450+资料图片,16开全彩印刷)
《 纸上博物馆·文明的崩溃:庞贝+玛雅+美索不达米亚(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450+资料图片,16开全彩印刷) 》

售價:NT$ 1295.0
郭实猎与“开放中国”——19世纪上半叶的中西碰撞(精)
《 郭实猎与“开放中国”——19世纪上半叶的中西碰撞(精) 》

售價:NT$ 347.0
毕淑敏温暖四部曲 毕淑敏30年散文精华 暖心疗愈 插图典藏(套装4册)
《 毕淑敏温暖四部曲 毕淑敏30年散文精华 暖心疗愈 插图典藏(套装4册) 》

售價:NT$ 1220.0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古代的身份制:良与贱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古代的身份制:良与贱 》

售價:NT$ 398.0
国色(《寻色中国》首席色彩顾问郭浩重磅力作,中国传统色丰碑之作《国色》,探寻中国人的色彩世界!)
《 国色(《寻色中国》首席色彩顾问郭浩重磅力作,中国传统色丰碑之作《国色》,探寻中国人的色彩世界!) 》

售價:NT$ 1010.0
图解组织心理学:从零开始养成领导力
《 图解组织心理学:从零开始养成领导力 》

售價:NT$ 347.0
牛津西方哲学史(中文修订版)
《 牛津西方哲学史(中文修订版) 》

售價:NT$ 653.0
萤火虫全球史:西方人眼中的古代丝绸之路
《 萤火虫全球史:西方人眼中的古代丝绸之路 》

售價:NT$ 388.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48
《中国现代诗人的思想文化阐释》
+

NT$ 358
《史记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
+

NT$ 349
《小词大雅——叶嘉莹说词的修养与境界》
+

NT$ 568
《苏轼诗文鉴赏辞典(全二册)(珍藏本)》
+

NT$ 1001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随书附赠精美藏书票、精美书签)》
+

NT$ 352
《董梅红楼梦讲义(古典文学学者董梅教授新作,30年潜心研读《红》
內容簡介:
《陶瓷诗话》对历代吟咏陶瓷的诗歌和陶瓷器上的诗歌进行搜集、整理后,编成咏陶瓷和陶瓷艺术家陶瓷上的诗咏瓷窑和陶瓷的生产与贸易以及陶瓷人诗与陶瓷纪游诗四辑,每辑约20篇小文章,每篇小文章配一张图片。本书通过陶瓷上的诗话,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风俗民情、社会心理,有很强的文学价值、审美价值,也有相当的史料价值,对我国古陶瓷研究亦有所助益。
關於作者:
申家仁,男,1943年生,曾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广东美学学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著作有《创作例话》《世界文学名著诞生记》《岭南陶瓷史》《石湾艺术陶瓷史》《诗的美学品味》《美学诗话》,并参与编写教材多部。
目錄
在线试读泥火与文学的结合
艺术奇葩陶瓷诗
中国是陶瓷之邦,更是诗的国度,陶瓷在发展历程中与诗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方面,陶瓷器物在造型、釉色与装饰方面体现出来的美,以及窑工们的技艺与艰辛等,打动了历代诗人和有着诗歌素养的人士,这些人写下无数吟咏陶瓷的诗歌。历代大诗人,例如杜甫、顾况、许浑、陆龟蒙、皮日休、施肩吾、徐夤、苏轼、黄庭坚、梅尧臣、陆游、李清照、赵孟頫、徐渭等人,都有吟咏陶瓷的诗篇,中国陶瓷之都景德镇,更涌现出许多专门吟咏陶瓷艺术、陶瓷工艺、陶瓷经济和瓷都风俗的诗人、诗集,例如清代龚鉽的《景德镇陶歌》,郑廷桂的《陶阳竹枝词》等。堪称陶瓷收藏家、鉴赏家的清代乾隆皇帝,吟咏陶瓷的诗,据统计有200首之多。

夺得千峰翠色来
咏青瓷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晚唐诗人陆龟蒙在这首题为《秘色越器》的诗中,称赞巧夺天工的越窑青瓷,美丽的釉色有如群峰山色,翠绿可爱,人们用这种越窑茶盏品茗,月上中天之时还兴致不减,茶盏中盛满夜间氤氲的水气可以同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共饮。

泥火与文学的结合
艺术奇葩陶瓷诗

中国是陶瓷之邦,更是诗的国度,陶瓷在发展历程中与诗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方面,陶瓷器物在造型、釉色与装饰方面体现出来的美,以及窑工们的技艺与艰辛等,打动了历代诗人和有着诗歌素养的人士,这些人写下无数吟咏陶瓷的诗歌。历代大诗人,例如杜甫、顾况、许浑、陆龟蒙、皮日休、施肩吾、徐夤、苏轼、黄庭坚、梅尧臣、陆游、李清照、赵孟頫、徐渭等人,都有吟咏陶瓷的诗篇,中国陶瓷之都景德镇,更涌现出许多专门吟咏陶瓷艺术、陶瓷工艺、陶瓷经济和瓷都风俗的诗人、诗集,例如清代龚鉽的《景德镇陶歌》,郑廷桂的《陶阳竹枝词》等。堪称陶瓷收藏家、鉴赏家的清代乾隆皇帝,吟咏陶瓷的诗,据统计有200首之多。


夺得千峰翠色来
咏青瓷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晚唐诗人陆龟蒙在这首题为《秘色越器》的诗中,称赞巧夺天工的越窑青瓷,美丽的釉色有如群峰山色,翠绿可爱,人们用这种越窑茶盏品茗,月上中天之时还兴致不减,茶盏中盛满夜间氤氲的水气可以同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共饮。
九秋风露越窑开 , 诗人在这一首诗句中使用了我们迄今最早见的越窑一词,于是有人据此断定越窑起源于唐代,例如《景德镇陶录》所说越窑,越州所烧,始唐代。即今绍兴府,在隋唐曰越州。瓷色青,著美一时。其实,越窑是我国最早发展起来的窑场,早在汉代就开始创建于古越人所居住的上虞、余姚、绍兴一带。这一带烧制的青瓷,是中国陶瓷史上最早逐步成熟起来的瓷种。起初,瓷色偏绿,故有绿瓷之称。六朝人的《西京杂记》中有醪酿既成,绿瓷是启。唐人季南金也有诗云:听得松风并涧水,急呼缥色绿瓷杯。青瓷的工艺水平在晚唐、五代达到高峰,以至后人有李唐越器天下无的推崇之语。越窑青瓷釉色翠绿晶莹,玉洁冰清,所以赢得诗人的喜爱,晚唐屡屡可见赞誉越窑青瓷的诗篇。

桂树绿层层,风微烟露凝。
檐楹衔落月,帏幌映残灯。
蕲簟曙香冷,越瓶秋水澄。
心闲即无事,何异住山僧。
(许浑《晨起二首》之一)

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揽来匀。
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
(施肩吾《蜀茗新词》)

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古镜破苔当席上,绿荷含露别江。
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
(徐夤《贡余秘色茶盏》)

水边含露的绿荷等。此外诗人们还屡屡用玉形容越窑青瓷的釉彩: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孟郊《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顾况《茶赋》),岂如圭璧姿,又有烟岚色(陆龟蒙《奉和 袭美茶具十咏茶瓯》)。五代前蜀王报后梁帝的信物中有越窑秘色青瓷碗,称其金稜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玉之响。用越窑茶盏品茗,诗人们觉得茶味特别香醇:蜀纸麝煤沾笔兴,越瓯犀液发茶香(韩偓《横塘》),箧重藏吴画,茶新换越瓯(郑谷《送吏部曹郎中免官南归》)。
这些诗篇诗句,令人遥想越窑青瓷曾经有过的辉煌。
(节选自《陶瓷诗话》内文)
內容試閱
泥火与文学的结合
艺术奇葩陶瓷诗

  中国是陶瓷之邦,更是诗的国度,陶瓷在发展历程中与诗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方面,陶瓷器物在造型、釉色与装饰方面体现出来的美,以及窑工们的技艺与艰辛等,打动了历代诗人和有着诗歌素养的人士,这些人写下无数吟咏陶瓷的诗歌。历代大诗人,例如杜甫、顾况、许浑、陆龟蒙、皮日休、施肩吾、徐夤、苏轼、黄庭坚、梅尧臣、陆游、李清照、赵孟頫、徐渭等人,都有吟咏陶瓷的诗篇,中国陶瓷之都景德镇,更涌现出许多专门吟咏陶瓷艺术、陶瓷工艺、陶瓷经济和瓷都风俗的诗人、诗集,例如清代龚鉽的《景德镇陶歌》,郑廷桂的《陶阳竹枝词》等。堪称陶瓷收藏家、鉴赏家的清代乾隆皇帝,吟咏陶瓷的诗,据统计有200首之多。


夺得千峰翠色来
咏青瓷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晚唐诗人陆龟蒙在这首题为《秘色越器》的诗中,称赞巧夺天工的越窑青瓷,美丽的釉色有如群峰山色,翠绿可爱,人们用这种越窑茶盏品茗,月上中天之时还兴致不减,茶盏中盛满夜间氤氲的水气可以同“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共饮。

  “ 九秋风露越窑开” , 诗人在这一首诗句中使用了我们迄今早见的“越窑”一词,于是有人据此断定越窑起源于唐代,例如《景德镇陶录》所说“越窑,越州所烧,始唐代。即今绍兴府,在隋唐曰越州。瓷色青,著美一时”。其实,越窑是我国早发展起来的窑场,早在汉代就开始创建于古越人所居住的上虞、余姚、绍兴一带。这一带烧制的青瓷,是中国陶瓷早逐步成熟起来的瓷种。起初,瓷色偏绿,故有“绿瓷”之称。六朝人的《西京杂记》中有“醪酿既成,绿瓷是启”。唐人季南金也有诗云:“听得松风并涧水,急呼缥色绿瓷杯。”青瓷的工艺水平在晚唐、五代达到高峰,以至后人有“李唐越器天下无”的推崇之语。越窑青瓷釉色翠绿晶莹,玉洁冰清,所以赢得诗人的喜爱,晚唐屡屡可见赞誉越窑青瓷的诗篇。


桂树绿层层,风微烟露凝。
檐楹衔落月,帏幌映残灯。
蕲簟曙香冷,越瓶秋水澄。
心闲即无事,何异住山僧。
(许浑《晨起二首》之一)


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揽来匀。
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
(施肩吾《蜀茗新词》)


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古镜破苔当席上,绿荷含露别江。
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
(徐夤《贡余秘色茶盏》)


  水边含露的绿荷等。此外诗人们还屡屡用“玉”形容越窑青瓷的釉彩:“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孟郊《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顾况《茶赋》),“岂如圭璧姿,又有烟岚色”(陆龟蒙《奉和 袭美茶具十咏·茶瓯》)。五代前蜀王报后梁帝的信物中有越窑秘色青瓷碗,称其“金稜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玉之响”。用越窑茶盏品茗,诗人们觉得茶味特别香醇:“蜀纸麝煤沾笔兴,越瓯犀液发茶香”(韩偓《横塘》),“箧重藏吴画,茶新换越瓯”(郑谷《送吏部曹郎中免官南归》)。

  这些诗篇诗句,令人遥想越窑青瓷曾经有过的辉煌。

(节选自《陶瓷诗话》内文)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